婚禮結束之後,趙德進和趙林影回到東北,開始著手準備婆家答謝宴的事情。由於1月末就是春節了,所以趙林影離開上海時,向柳教授請的是長假,等辦完弟弟的答謝宴,過了年再回上海。答謝宴定在大年初六,寓意六六大順,就在自家院子裡,雇的是鎮裡知名的掌勺師傅,做的是農村大席。趙林響和馬思然來到東北,與婆家的親戚們見麵。親戚們對這位才貌雙全的西北媳婦別提多寵愛了。馬思然也第一次深深體驗到了東北鄉親們黑土地般質樸的熱情。吃過答謝宴後,這場跨省婚禮算是正式圓滿結束了。 冬去春來,馬思然很快有了身孕,這可把馬家人樂壞了,一家人忙裡忙外地照顧著她。趙林響如今不住單位公寓了,嶽父嶽母給兩人買了套新房,他下班後第一件事就是趕回家給老婆做好吃的。他學習各種營養配餐,注重飲食搭配,別提多細心了。馬純豐也是隔三差五往姐姐家跑,買來很多營養品給她補身體。 一天下班後,馬純豐拎了很多國外的乳製品給姐姐,並囑咐趙林響:“姐夫,這些奶粉是我從哈薩克斯坦帶回來的,美滴很,你每天記得幫我姐沖奶喝啊”。 趙林響接過來一看產地,果然是哈薩克斯坦,便好奇問他:“這是從哪買的呀,西安的超市裡不多見呀?” “我剛去哈薩克斯坦出差了啊,在那麵買的。純天然,營養特別好的。你倆平時多喝,喝完了我再給你們帶。”馬純豐開心地說。 “看著就挺不錯的。你們公司還做境外生意嗎?我以為隻在西北這邊做呢?”趙林響說。 “這不是國家提出一帶一路了嘛。去年9月份在哈薩克斯坦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10月份在印尼提出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現在統一叫一帶一路了。“馬純豐說,”所以我們單位也在響應這個政策,開發中亞那邊的市場呢。” 馬思然聽到開發中亞市場來了興趣:“那就是做跨國貿易了唄。你是負責什麼的?” “我目前負責農產品采購,把哈薩克斯坦的農產品引進到國內,逐步打開中國市場。後期我們打算直接在哈薩克斯坦建生產基地,在那麵做深加工,賣高附加值的商品。” “那這就涉及到跨國運輸了。以往的跨國貿易,海運方便。去中亞的話,陸上運輸是一大難題啊。”馬思然是國際經濟專業,對於這方麵話題她向來很是敏感,“各國有不同的規則標準,軌道寬窄不同,人為構築的貿易壁壘都會降低商品流動的效率。” “這點姐你放心,去年11月份西安已經開通長安號中歐班列了,貨物可以經過中亞到達西歐。這個咱們是跟重慶學的,重慶在2011年開通的第一趟中歐班列。當然目前確實存在著各種問題,過海關、辦交接、填運單等等,每個國家政策都不一樣。比如向沿途國家商定運輸計劃,還得發電報,他們翻譯成俄文,再從俄文翻譯成拉丁文等等。不過我相信這些問題在國家層麵會陸續解決的。姐你注意到沒,這幾個月咱們西安的變化多大啊,哪哪都在翻新。修大馬路、建開發區,國家很重視這事兒的。” “嗯,我注意到了,最近這半年變化特別快。畢竟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如果要建設新的絲綢之路,西安就從內陸城市變成改革前沿了。而且從08年金融危機之後,國家出臺了四萬億計劃,刺激經濟發展。當時很多錢投在了西部大開發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鐵路、公路、機場,在那段時間大量建設。這也為西安發展新的絲綢之路提供了基礎。當時還有很多人質疑政府修了大量“鐵公機”,卻沒有車在上麵跑,白白浪費錢。如今看來,國家的戰略遠見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這種天時地利你要把握好啊。” “那沒說的姐,西部大開發喊了多少年,如今國運終於來了。這是咱們西北五省的歷史機遇,西北的老百姓終於有機會脫貧致富了。而且不光咱們西北,姐夫,“他轉向趙林響說,”你們東北也在參與一帶一路呢。二連浩特通過蒙古、滿洲裡通過俄羅斯,組成北線到達北歐。你們東北經濟也要爆發了。” “如果那樣的話,真是太好了。”趙林響也開心地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也是喊了很多年。可如今,社會普遍是‘投資不過山海關’,這句話讓我們東北人很心傷。如果東北也能融入一帶一路,打通遠東、俄羅斯和歐洲的市場,那麼東北百姓也有希望了。” 馬思然坐到趙林響旁邊,拉起他的手欣慰地說:“會的老公。一帶一路給西北和東北帶來的機遇,正是在踐行十八大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人類是一個整體,消滅戰爭、貧窮、饑餓,過美好幸福生活,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共同願望。中國全線與歐亞各國陸路相連,每一條跨國鐵路如穿針引線般鉤織起歐亞大陸共同體,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這已經不光是國運了,而是人類的大運。國內的百姓,會借這股東風,生活越來越好的。” “哈哈,姐,你把人類未來的基調都給定啦。行,這些奶粉奶酪你們管夠吃,下次出差我再給你們多帶些。”馬純豐辭別姐姐和姐夫之後,開心地下樓了。開車在西安夜間繁華的街道上,他不禁再次為西安日新月異的變化所折服。 2014年,不僅西安如同年輕小夥子一樣快速發展,整個國家也充滿著朝氣蓬勃的活力。國家在對歐亞各國積極聯通的同時,對內則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精準扶貧工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湖南XX州是精準扶貧的首倡之地。XX州上百名優秀的中青年乾部下鄉鎮任職,近3000乾部組成1800多支鄉村振興工作隊進村服務。李晉也調來湘西山區,支援一線的扶貧工作。巍巍湘西武陵山,這裡有8個貧困縣市、1100個貧困村、65萬貧困群眾,李晉負責其中的鳳橋縣林山村。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他和扶貧隊的其他同誌們每天都吃住在林山村裡,和老百姓一起商討脫貧辦法。 為了解決各地不同的貧困狀況,XX州製定了發展生產、鄉村旅遊、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生態補償、教育發展、醫療求助、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十項工程”。考察完林山村的實地情況後,李晉決定發展鄉村旅遊來實現脫貧。這裡山青水美,林木茂盛,鳥語花香,而且很多村民都會苗繡。隻是交通閉塞,很難與外界方便往來,才導致一窮二白。要想富,先修路。李晉把情況反映之後,上級組織很快派來施工隊。修路現場機聲轟鳴,施工人員在各自崗位揮汗奮戰。 李晉計劃在道路修通之後,在村裡修建度假精品民宿,組織村民發展苗繡產業,把林山村打造成旅遊精品村。而這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來幫助,李晉向上級提請增加人手。適逢州裡出臺《“鄉村育才聚才行動”實施方案》,引進服務鄉村的急需緊缺人才。大批農業名師、科技特派員、鄉村老師、鄉村醫生、外出能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奔赴鄉村扶貧一線。很快,上級給林山村派來數名旅遊專業人才,幫助李晉他們打造旅遊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