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文化戰(1 / 1)

心照萬千 萬千紅 4554 字 2024-03-16

趙林影做了許多西安特色美食,像陜西槽肉、奶湯鍋子魚、海參燒蹄子,還有東北的美食如小雞燉蘑菇、地三鮮、大拉皮等。嚴芳一看這些硬菜,笑著誇贊說道:“喲,你這是東西北結合啊!”   馬純豐在旁邊打趣說道:“是啊,我姐夫是東北的嘛,我姐現在東北菜做得杠杠滴。”   “出國那麼久了,讓你嘗嘗祖國的味道。”趙林影給嚴芳夾了一塊槽肉。   嚴芳一口吃了下去,閉上眼睛享受地咀嚼著。睜開眼睛說:“嗯,地道!你這水平能夠開館子了。”   “嘿嘿,那你今天多吃點。”三人邊吃邊聊起來。   “嚴芳,昨天同學聚會我沒好意思細問。“馬思然問她,”國內的科研環境雖然改善了很多,但跟西方比還是有差距的。你在哈佛更是知名教授,前途無量。到底是什麼使你決定回國發展呢?”   “有幾個方麵綜合考量吧。物質上我比較容易滿足,夠吃夠花就行。再多的錢對我沒有吸引力。國內的待遇已經能讓我衣食無憂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我所做的事情是否道路正確,道路正確才有正麵意義。就像那天我說的,美國拒絕一帶一路,可能是在犯歷史錯誤。近代西方文明幾百年的發展,是建立在海洋霸權之上的。無論是日不落的英國,還是海上馬車夫荷蘭,或是無敵艦隊西班牙,再到現在美國的航母霸權。西方價值觀是通過海洋航線影響了全球。這是因為跨國運輸成本,海運比陸運低。但一帶一路的建立,將使歐亞大陸重新成為世界中心,陸權取代海權。美國三麵環海,戰爭時期使它免於戰火是優勢,但和平時期使它無法融入大陸貿易是劣勢。這一大勢,即便美國加入一帶一路也無法改變。美國加入不是,不加入也不是。”   “哈哈,所以你選擇回到了世界的中心,對吧?”馬思然笑著說。   “Bingo!歷史大勢不可擋。而且國內發展確實快。我回國後連掃碼支付都不會弄,感覺自己快變成美村人了。而且咱們政府確實為老百姓利益著想,近幾年海外的撤僑行動,做得叫一個帥。“嚴芳興奮地說,”2016年我爸媽去新西蘭旅遊,遭遇了大地震。當時有100多名中國遊客。咱們中國大使館租了直升飛機全接了回來。我爸媽跟我說,當時把外國人羨慕壞了。他們找自己的大使館,但大使館讓他們自行解決。他們隻能等中國遊客救援完畢之後,自己花高價錢租飛機回來。“   馬思然點頭說:“當時那條的新聞我看了。規則、道義甚至權力,在資本麵前一文不值。資本在西方世界才是至高無上的王。”   “你說得對。但咱們的一帶一路卻不是這樣。我們的資金貸款給其他國家,幫助他們修路造橋,發展產業。改分而治之,為合而富之。像剛才純豐和我講的,銀行貸款給農戶,共商共建共享。資本沒有帶去控製和剝削,而是帶動繁榮和希望。同樣的資本,在東方和西方手上,產生了完全相反的效果。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影響橘子口感的是淮南淮北的水土。影響資本使用效果的,是東西方的理念和文化。”嚴芳分析說著。   “我剛畢業那幾年是反貨幣主義者。認為貨幣帶來了太多的罪惡,認為錢是骯臟的。”趙林影回憶著說,“後來我醒悟到,金錢無罪,罪的是人心。把資本用在造福百姓的人,不再是金融大鱷,而是金融大佛。”   “是呀,鱷魚太多了。近代以來,西方的入侵使中國麵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先輩們總結,是西方人在思想和理念上比中國人先進。所以提出了民主和科學,要讓中國人覺醒。但西方的先進代表文明嗎?本質是先進的野蠻而已。把野蠻加在了武力上,變成船堅炮利,再用學術美化武力,歌頌侵略,叫做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因而,叢林法則在近幾百年大行世界,人們已經習慣這種弱肉強食的文化了。但中國文化不是這樣。我們發明了火藥,用在煙花娛樂,而不是殺人放火;我們船堅炮利時,鄭和下西洋帶去的是交流,而不是侵略。這種文化傳承體現在了一帶一路上。“嚴芳自豪地說,”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搞基建,這是西方國家數百年殖民那些土地時從沒做過的。而中國做這些,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目的隻是共同發展,合作共贏。針對霸權主義、零和博弈、以強淩弱,一帶一路正在打破這種不平等的叢林法則,開辟一條全球共同發展繁榮的新道路。”   馬純豐聽到這裡,不解地提出疑問:“西方為什麼喜歡侵略呢?”   “因為西方精英想統治的世界不是目前的世界,而是剩餘20%人口的世界。他們自詡為是那20%的高貴人種,其他有色人種是80%的垃圾種族。借用二八定律,認為地球資源有限,養活不了所有的人口。所以用80%的財富供養他們20%的所謂精英,其餘80%的垃圾人種吃那剩下20%的資源,勉強活著,或者用高科技手段文明地消滅他們。”嚴芳義憤地回答,“所以在實施軍事侵略、經濟侵略的同時,他們同步進行文化侵略,讓你覺得是自己是劣等民族。用科學和神學,取代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中國建大學宣揚西方價值觀。說你是閉關鎖國、落後挨打、東亞病夫,打擊中醫,批判聖學。讓中國人在民族文化上產生自卑。這樣,即便他們滅中國,中國人自己也會有人說,咱們劣等醜陋邪惡,是活該,心甘情願被滅亡。所以,當前很多中國人以嫁給老外為榮,以生個混血兒為榮,以移民國外為榮。出國後扭過頭來罵中國,甚至研發武器打中國,在經濟上政治上遏製中國。國內也有很多國人罵中國。這幫恨國黨的心理根源,便是源自半殖民地時期至今,西方侵略者的精神控製PUA,讓中國人認為自己是劣等種族。這是文化戰!”   “太可惡了。”馬純豐氣得飯都吃不下了,把筷子放在一邊,“剛才你說用科學來取代中國傳統文化。這不是好事嗎?現在不都是提倡科學精神嗎?”   “科學精神當然是對的。我們反對的是科學霸權。科學在西方隻是科學家對某種現象的解釋性意見,不是真理。西方人很明白這一點,但中國人不明白這點。因為西方人給中國人輸入科學時,是當做真理輸入過來的。而中國人也就順了殖民主義文化,把科學當成了真理。所以現在很多人經常說,‘這個不科學’‘那樣做不科學’。把西方人的科學教條作為迷信來衡量中國的一切事物。比如說中醫不科學,焚燒秸稈不科學,清明節燒紙不科學。這是科學霸權所在。科學在西方是不斷推翻不斷前進的,而到了中國卻變成了西方人說的就是對的,科學說的就是對的。”   “原來如此,這種殖民滲透真是無處不在啊。嗬!精英?垃圾?”馬純豐嗤之以鼻地笑著,“都是爹生娘養的,大家都一樣。憑什麼他們是精英,別人是垃圾啊?太裝了吧,太自以為是了吧!”   “你這個反應,是咱們中國人的普遍反應。不管黃人黑人白人,大家都是爸媽生的,都是平等的。所以中國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無論是出西域還是下西洋,和外國人都是平等交流。但西方宗教認為他們是神的子民,認為他們比不是神的子民要高等。基督教、伊斯蘭教發源於猶太教。猶太教的教義是他們的造物主是獨一無二的真神,唯一應受敬拜,此外沒有可敬拜之物。這也就意味著除了造物主之外所有的神都是不真實的,都是虛假的。這就徹底否定了其他宗教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徹底否定了其他民族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聽你這麼說,我回想起,現在有的農村老人,在信上帝之後,不拜祖宗了,讓家裡小孩也信。是吧姐?在爺爺奶奶那個村子裡。“馬純豐看向姐姐。馬思然點頭同意,“這是不是在用神學代替傳統文化呢?”   “是的,值得警惕。當然基督教有他積極教化的一麵,在各個宗教裡都有信偏的人,多數還是好的。但這裡我更正一下,”嚴芳拿出學者的嚴謹態度說,“God應翻譯成造物主,不是上帝。上帝是中國詞,《詩經》《尚書》等四書五經裡麵都有上帝,指的是道,是無極。當基督教傳入中國初期,西方傳教士將God翻譯成了上帝。這樣讀四書五經長大的中國人容易接受。但這並不準確。因為教義中說隻能敬拜造物主,不能拜其他,這是著相,不是無極。所以翻譯成造物主才準確。”   “但即便不用上帝,造物主這個詞也很牛啊?”馬純豐憨憨地問著。   嚴芳看著他那股憨勁兒,不禁嘿嘿一笑,嘴角微揚,眉毛微挑說道:“對於辣椒,農民是他的造物主;對於汽車,流水線工人是他的造物主。”   “哈哈哈,懂的都懂,我明白了。他們把自己當成了神的子民,其他人是凡夫俗子,所以自認為高人一等。但那有什麼可驕傲的呀?中國還叫神州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中國到處都是神,咱們都沒覺得比其他人種優越。”   “哈哈,你說的是。中國的神是為人服務的。向他許願如果不靈,下次就不拜他了。因為中國的神,可以由人修成,為百姓積德行善,人人可以成神成聖,人和神是平等的。而西方人對神是臣服的。”   “那麼神到底是什麼東西啊?我是唯物主義者啊,無神論者。”馬純豐說。   “各個宗教對神的叫法不同,但都是同一個東西,也叫道、叫如來、叫天理。科學也一直在試圖描述它,尋找大一統理論。但至今尚未找到。”   “其實呢,每當我聽這些什麼道呀、神呀、如來呀,是比較迷糊的。”馬純豐暈暈地說,不知是喝醉了,還是聽暈了,晃了晃頭說:“唯物主義者是物質決定意識。咱們聽過古代有很多得道高人哈,那時沒有科學,沒有大一統理論,他們能得道,就說明這個東西跟科不科學沒關係。他們也留下很多書,但是咱們讀了他們的書,為什麼咱們沒有開悟得道呢?這就說明他們得的那個道,不在書裡。但不在書裡又在哪裡?道法自然在大自然裡嗎?咱們每天都生活在大自然裡,但為什麼咱們不叫得道?唉,暈暈糊糊的。”   “你這個問題,或許隻有那些證悟得道的人能回答了。我不是主修宗教學的,即便研究些宗教課題,也是用名詞解釋名詞。不同國家對於道和神的解釋,造成了人類幾千年的紛爭。你的困惑也是人類的困惑。或許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了,人類就消除紛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