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回四川以後,感覺很快就進入了冬天,而且那是個特別冷的冬天。但是再冷也沒有下雪,這就是南方人的遺憾。最冷的時候屋簷下都掛上了長長的冰淩,竹子都被凍住的冰雨壓斷了許多!我的穿衣,吃飯,洗漱,睡覺都交給祖母了。不過就算是母親在家的時候,應該也是祖母張羅地更多。這也是伯母,三嬸對她頗多怨言的地方。我的個子繼承的“父係”,臉蛋卻又像極了母親,鼻子,眼睛,睫毛相當的“精致”。我從小不能說體弱多病,但屬實是有點瘦弱。祖母把我包裹得嚴嚴實實,直接讓我“胖了幾圈”,出門摔個跟頭都不覺得疼!母親離開後,祖母更疼愛我了,恨不得把我掛在身上。但她又有很多做不完的事情:家務,田裡,菜地,喂豬,雞,兔子,,,,,她閑不住。每次勞作回來洗完手就到處找我來。倆堂姐都上小學了,放學了和周末會帶著我和堂弟玩。按說我和堂弟錦河,還有隔壁小一歲的堂弟錦添都可以上幼兒園了,但那會兒村裡還沒有幼兒園。像我們這個年紀的就都“放養”,誰有空就誰看一大幫子孩子,都沒空就讓我們自個左鄰右舍的一起玩吧! 冬天田裡的農活少了,天一冷,基本家家戶戶都有一件必做的事情:“釀米酒”。這個米酒就是用自家田裡種的糯米釀的,跟平時吃的大米飯有所區別。冬天裡喝上一碗溫熱的糯米酒,全身都暖!往後村裡即便也有啤酒,白酒,紅酒,米酒始終是我們那裡酒鬼的最愛。逢年過節,招待親朋的必需品。他們說古代的“玉液瓊漿”說的就是米酒。因為釀酒過程,都是每個家庭獨自完成的,所以成品的口感還不大一樣。每到一家做客,主人都會說:“嘗嘗我們家的米酒怎樣”。如果得到客人的贊賞,主人就會很高興,很得意。 我父親也釀酒,他釀的酒在村裡還挺有名的,出了名的“烈”。見多了我也知道些釀酒的過程:先把糯米蒸熟透,再把糯米和酒曲混合充分攪拌,然後把它們壓實裝在一個膝蓋高的大缸裡,中間還得掏一個小坑;這個時候不需要密封嚴實,發酵一段時間以後,中間的小坑裡就會有酒漿原液,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把酒漿與酒糟過濾分離,最後就是酒漿與水的比例調配,調配好了高溫殺菌就可以密封保存了。中間的酒曲與糯米的比例,酒曲的選擇,發酵時間,最後酒漿與清水調配的比例都決定著酒的口感。有烈的有淡的,還有甜的,沒保存好還有酸的。我喜歡家裡釀酒,中間蒸糯米的環節一般都會多蒸一些。留起一部分,搗鼓糯米團子吃,也可以和香菇,花生,醬油等搭配做更高級的糯米飯。即便與我們家關係不和的三叔三嬸家,釀酒時給堂弟團糯米團子,也都會給我團幾個。在我記憶裡無論是父輩還是上幾輩有矛盾隔閡的都很少會傳到下一代。在同一個村裡勞作,爭山,爭田,爭水,太正常了,打罵時常有之。但村裡的同齡孩子們基本都能玩到一塊,很少有長輩教訓說不要跟誰玩,不要去誰誰家玩。除非是他們家裡有“臟東西,家鬼”,但都是迷信,瑤言。見到了長輩,叫“爺爺,奶奶,叔,伯,嬸,,,,”人家都應,都笑。 父親會釀酒但不怎麼喝酒,大伯,三叔也很少喝,小叔喝啤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個冬天開始父親變成“酒鬼”了,自己喝,要不和雙胞胎兄弟堂叔三人喝。是因為寂寞思念我的母親嗎?還是抱怨命運的不公,降臨在他身上的災禍,亦或都有之。祖母以前叫四叔不要喝那麼多酒,這個時候又開始勸父親少喝點,但都不管用,都不聽!祖母說酒是害人的東西,沒一點好處!有一次一個人醉酒了可把祖母嚇得不輕。不是父親也不是四叔,那個人是我。 父親釀酒過程中到了酒發酵好,從那個大缸中間的坑裡冒酒漿時,都會拿一個勺子,打幾勺嘗嘗。邊嘗邊砸吧著嘴,搖頭晃腦的神情,似乎讓人覺得那缸裡真是有某種神仙液體。某天,趁父親不在的時候我就帶著堂弟拿了勺子,趴在缸邊打著喝,這東西真甜!堂弟喝了倆勺就不要了,說不好喝,而我喝了好幾勺。這也許就是堂弟後來酒量一直不如我的原因!玩了會,堂弟說困了要去睡覺了。而我是醉了,都不知道堂弟說什麼,迷糊了。當祖母找到我時,我還躺在倉庫的地上,臉頰通紅,身體發熱,口齒不清。這可把她嚇壞了。當從堂弟口中得知我們偷喝了酒以後,趕緊給我灌水,使我嘔吐不止,,,,,,。邊哭邊罵說發誓要把父親的酒缸子全部砸掉!這也成為我們家族持久的笑話。隔天父親就把進倉庫的門鎖得嚴嚴實實,不知道是怕祖母砸酒缸子,還是怕我再偷喝酒。 這個冬天很冷,對父親來說,是挺難熬的!酒可以暖身,但不能暖“心”。母親有發來電報“安好勿念”。為什麼電報字兒都那麼少,因為電報是按字收費的,並且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