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零二十四.一.二十六 禁言(1 / 1)

隘村日記 深秋梧桐90 4616 字 2024-03-16

在我望著窗外陷入回憶的不知不覺裡,車子忽然的停了下來,阿旅說道,我到家了,我先回去了,下次見麵同學們。我和阿磊,同聲應道,再見,下次見。我看著阿旅下車,然後穿過馬路,走進小區。阿磊啟動了車子,繼續前行,我的手機裡也傳出了微信消息的鈴音,我點開手機一看,是我們這個臨時聚餐群裡的信息。   阿明發出的消息,我已經安全到家,這是我們每次聚會後的一個好習慣,每個人到家後,一定要在群裡發個信息報平安,今晚也都還好,是在小區裡喝酒,沒有猜碼,隻是閑聊,微醺即可,大家也都還是清醒著。平時聚餐,燒烤攤上,不來幾碼,總覺得這聚餐是不完整了,不猜碼之前大家都一片和氣,你言我語,猜碼之後,分了幫派,這男人的勝負欲望就突顯了出來,總有那麼一兩個不省人事,三四個搖搖晃晃,五六個踉踉蹌蹌,七八個話不搭腔,喝到最後,沒幾個是能清楚說話的,但是回家的路,不管醉成怎樣,隻要不是趴在路邊睡著了,基本都能找到自家的門,進了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淘手機,發信息,報平安,這種習慣,確實需要練上一段時間,就自然而然的習慣城自然了,喝酒誤事,但不能誤命,確實不能。   我看著群裡陸續跳出來的信息,阿旅已經安全到家,並說,下次燒烤攤聚,酒得夠,走路不晃不給走。阿城也報出了平安到家,看見阿旅的話,跟著說,今晚的葡萄甜酒太溫和,你小子是沒過癮哈,下次搞白的,哪個來,哪個跌。阿勝和阿波也紛紛報了平安,阿勝說,你們真是可以,下次再搞,哪個來,哪個跌。阿波沒有跟著他們喝酒的話題,隻是說了一句,你們牛B你們聊,我去洗腳睡覺了,明天還要搬磚頭。   群裡也都安靜了起來,回到家後,大家各忙各的,各洗個的,也各睡個的。因為路途比較遠點,我還在車上,阿磊也還沒到家,還沒到發信息報平安的時機,群裡安靜了,車裡也安靜了,窗外更是安靜了。我盯著手機,我扒拉著群消息。這個群說早上不阿明剛建的,就是為了這次到阿貴家聚餐溝通交流用的,信息並不多,往上一劃就到頭,我無聊的看起群聊天來。   阿明:那就100吧,每個人發紅包給我,我去換現金。或者你們誰手上有現金的,就不用換了。   我見到阿明召喚,當時正開著車,趕去做工的路上,我沒有發言隻是往群裡發了100的紅包。阿勝隻是草草的說了句,現在很少有現金。然後也往群裡發了100的紅包。阿明看到我在群裡冒頭,於是@了我說。   阿明:以為你回老家了。   我:出工路上。   阿明:詩人。   我:底層勞動力,我現在都不接項目了。還有兩個之前跟的,要到年後開工,做完最後這兩個,才能安心回村。   阿明:有搞。   阿勝:真的回村嘛,回村有什麼好的項目,跟你混了。   等著紅燈的間隙,和阿明聊了幾句,看著有搞兩個字,我發了一個無奈的表情。阿勝見我們聊著,也加入了我們的閑聊。但是紅燈已經轉成了綠燈,我隻得開車走,沒辦法停留,也離開了他們的閑聊。到了做工的地方,我再打開手機,看著群聊信息,阿城也加入了進來,並@阿阿勝說。   阿城:你先去跟橦哥買幾本書,肯定有收藏價值。   阿旅@我:振興鄉村嘛,等我在做十幾年也回去養老了。   我:對的。就是回為鄉村振興出一份35歲的中年勞動苦裡。十幾年後,我們南鄉見。   我@阿勝:國家級的大項目,鄉村振興大戰略,要回來嗎?   然後又@阿城:我的書,寫到最後怕是要吃牢飯的,不要收藏,會引來牢獄之災的。我都在瑟瑟發抖中。   正如我最後給阿城的回復一樣,我的寫作確實不是危言聳聽,確實有點言不由衷的抱怨也可。我寫的東西,發布在了平臺,不是被屏蔽刪掉就是被篡改,篡改的,都不是我想要表達的本意,屏蔽掉的,那是連話都不給你說出的計劃,平臺給出的理由是,涉及風險內容,無法查看,著也是早上發生的事情,看著阿城在群裡聊著我寫書的事情,多少是有帶著些情緒在群裡和大家吐槽著來的。   是的,早上我發表的文章,後來被平臺判定為風險內容,確實讓我很是憤恨,也是截了文章被屏蔽的圖,往朋友圈裡發,並配有文字心情。看著群聊聊到書的記錄,我又返回到早上的那條朋友圈心情看了看,朋友圈裡有評論,我也就退出了群裡,在評論區裡和朋友聊了起來。   我的朋友圈:不知道審核能不能通過,以前寫得,現在寫就是風險內容,以前好像也寫不得。確實難,是在輪回了嗎?或許。   阿雪評論:魯迅的文章逐漸被撤出教材,你可以與時俱進,研究點新的東西。   我回評:魯迅思考的事情,才是中國人那麼多年的疾病。   阿森:我發現吳老師很喜歡下定義哈。   我:民國有大師?都是一潑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的大閑人的自言自話。有定義嗎?那句定義了。   阿森:告訴你,魯迅先生在國統區的日子很長,這個你可以查查,別這麼激動。   我:然後呢?說明什麼?拿著軍閥給的工工資,反過來倒罵軍閥,軍閥能容忍嗎?你喜歡的那些大師們,倒是不敢罵軍閥,過得是挺悠閑的日子,寫寫文章,做做研究什麼。   阿森:你說文學的本質是什麼?   我:休閑娛樂?貴族們的消遣?   阿森:文學最後都是反映人性!   我:在我的觀念裡。有文字概念,沒有文學的說法。文字隻是表達,文學是什麼,我就不知道了。   阿森:你寫的都是碎碎念,還沒有成體係。   我:我從來就沒需要什麼體係阿。也沒想過要成為體係。還是你們這些喜歡研究學問的人喜歡這套思路。文學是反應人性?這個你倒是可以做個對比,文學有很多的娛樂用的,教化用的,包括你喜歡的那些大師們。自娛自樂用的。   阿森:不敢茍同。   我:立場不同。你和他們很像,要是喊你拿出實際行動來,對不起,我不能,我隻喜歡研究,並不希望他改變們真的有所轉變或者有所   和阿森的一番激烈爭論後,大家也沒有往下繼續,我陷入了我關於我寫作的沉思,寫作為何,又為何而寫,重要的是寫出來,讓別人看到,對嗎?但是會有人看嗎?看不看都無所謂了罷,本就沒有什麼期待,也就無所謂意足,我喜歡的是寫作過程中的思考,邊寫邊思,邊思邊想,然後成文字,輸出成文,我寫的不是爽文,不是看完過後,刺激你那不切實際的腎上腺素,激發那些令人興奮的多巴胺,爽文一時爽,爽後空虛感,真的很一言難盡,我的文字,還是需要做些思考,才能看得進去的,引不起思考的文字,我寧可刪除也不去做那些無聊的文學文字,關於我的寫作,大抵如此,如此而已。   看完了早上的評論和群裡大家的聊天記錄,車子緩緩停靠在了路邊,我望向窗外看了一眼,我住的小區到了,我和阿磊道了再見,說了感謝,開了門下了車,再次打開手機,在聚餐群裡,發了條安全到家的信息,然後向著小區大門走了進去。   確實,我的寫作大抵是從去年十月開始的,去年十月份得到阿嫻的鼓勵,於是再次拿起筆,開始舞文弄墨了起來,寫了些東西,往那裡發表,有時候給發,有時候需要審核過了白給發,有時候直接把我的文字禁止廢掉不給發表。不給發表的文章,公眾號這裡並沒有禁止我的文字,日更的影響,也就索性把每天寫得的一些文字,也算是留個記錄,也做個日更,這樣就有了我公眾號的日更計劃。   計劃是日更365天,每天一篇文字記錄,或多或少,總有事記,記一點,錄一點,錄一點,存一點,存一點,忘一點,這大概就是我想做記錄的原因或者緣由,第一篇是從2023年12月4日開始記錄的,寫的是公眾號的一些簡介,今天2024年1月26日,持續得還不錯,已經記錄了五十多篇了。一件事開頭了,那必定會有個結果,這是我做事的原則,凡事有始有終,方得正果,期望365天後,能有個不錯的果食。   還是如副隊所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讀書也好,創作也好,我們持續做某一件事也是這樣。一開始可能覺得枯燥,困難,沒什麼效果,沒什麼價值,但你隻要繼續去做,隻管去做,像存錢一樣去做,存到一定的量,快樂就會悄悄分泌出來,自此以後,存入一文錢的意義,等於全部積蓄的意義。堅持的背後,是“相信”。相信寫作這件事本身的意義,並且相信時間的力量。   關於意義,能夠留個記錄,存下文字,這於我已經就是有意義的事情了,況且公眾號後臺,每天都有閱讀數據,後周也有數據匯總,總還是有些讀者在看,這個層麵上的意義,又更發過我存文留字的意義稍大一些,正如魯迅先生在小說集《吶喊·自序》所言語,這樣說來,我的小說和藝術的距離之遠,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還能蒙著小說的名,甚而至於且有成集的機會,無論如何總不能不說是一件僥幸的事,但僥幸雖使我不安於心,而懸揣人間暫時還有讀者,則究竟也仍然是高興的。小記。要能寫出點有思想的東西,那就得先寫30萬的垃圾文字,50萬的略有所思,100萬字過後,才開始能有深層之所究。71天,19萬字,平均每天2600個字,還是得加把努力,寫出30萬的垃圾先。   我上了樓,回到了家,結束了我在小區這段路程飄忽不定的思緒。進了家門,連忙洗漱,洗完之後點開手機,還是群裡的消息,阿磊已經安全回到家,我沒有回復,隻是看了看時間,十二點多一點,頭發也還沒乾,坐在沙發上,拿起留在沙發上的書《瓦爾登湖》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