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長大越是感覺時間流逝得快,新的親密關係也越難以建立,大多時候我們都在回味過去。 最近刷短視頻的時候刷到一段文案: “回了趟老家,發現村裡很多老人都去世了,跟爸媽一樣年紀的鄰居們也開始老了,村裡嫁進來很多外地人。 很多人都不認識,路上看見的小孩子也不知道是誰家的,他們以為我是外地過來的,其實……我才是這個村裡長大的。” 這讓我想起賀知章寫的那首《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年少不解其中意,讀懂已是詩中人,一揮手,一轉身,再回眸,子彈正中眉心,至此教育完成閉環。 我現在都還記得當時背下這首詩時感覺“鬢”有多難寫,也不知道“鬢毛衰”的含義,隻是懵懂的聽著老師述說這首詩的作者的故事背景。 說賀知章老年辭官回鄉,遇到村裡的孩童,有了這首詩。 那時的我還在想,為什麼他想家的時候不回去呢?非得等到老了走不動了才回去? 再後來,又長大了些許,我已經能理解這首詩的翻譯了,但還是不理解其中含義,隻當是賀知章那個時代是古代,交通不發達,回家很困難而已。 當我逐漸出來上學,離家越來越遠,每回家一次都發現村莊的改變,有的是房子拆了,有的是路挖通了,有的是結婚生子了,有的是老了,死了。 當我出來工作後,才發現回一次家這麼困難。 當我回到家鄉時猛然發現自己已然變成了家鄉的陌生人。 偶然間看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句詩時才徹底明白其中的含義。 就像回到家坐在桌上,無意間向比我們小很多的孩子問候時的開場白一樣:“你成績好不好?考了多少分?” 看到孩子尷尬的神色的時候,才恍然發現自己變成了年少時自己最厭惡的大人模樣。 我記得我五年級上學期讀完跟著父親出去,到GD省讀書,一方麵離得近方便教育,一方麵那邊的教育比這邊發達。 當然那時的我理解不了這麼多。 以前,在我們的觀念裡,讀完小學,再上三年初中,之後就可以出去打工了。 很多比我們大的人都是這樣的發展軌跡,那時候的我不懂初中之後還有高中和大學,盡管我已經快上六年級了,但見識還是那樣。 同一個村子裡比我們大幾歲的哥哥姐姐,舅舅娘娘,很多都已經踏上社會走上賺錢的道路。 我非常羨慕,尤其當我被揪著罵的時候,心中無奈的酸楚無處訴說。好像快點長大,快點離開這裡,想去哪兒去哪兒。 再後來,九年級下學期回到家鄉,準備參加中考。 再次見到我的兒時好友們時,我們之間已經有了深深的代溝,明明我也沒走多久,也就快四年而已。 彼此缺席了少年時代的旅程,想再像當初那樣已經是不可能了。 我不敢,我不好意思去他們家找他們,就這樣過去。 有天我從三婆家門口過,她叫我進去和小熊玩,我才釋然的走進去。 三公和外公是親兄弟,但是關係都不好,但小孩子之間的關係不受那些影響。 我進去了,三婆叫我給小熊復習一下功課,說他成績不好。 我走到小熊的臥室,看著他拿出來一本初二的物理書,上麵很多題他都不會,之後我們兩個沒有繼續學習。 反而有些拘謹的聊起天來。 因為當初四年升五年級的時候他被留級,所以原本我們是一起上的學,他現在比我低一級。 我們聊了現在村裡的小夥伴,小周奎現在不讀書了,出去打工去了。 小熊說原本他也想去的,但是三婆不讓,非要他讀完初中。 他說混完初中他就走了,我有些激動的說:“怎麼能不讀書呢?不讀書你能乾什麼?現在都還沒有成年!” “讀個好一點的高中,以後出去找工作都要更好找一點!” 那時我還不知道,其實高中出去也不好找工作,隻有讀完大學出去才好找,其實更好的工作大學生也不怎麼好找了。 我極力勸說他,希望他回心轉意,好好讀書,走正道。 那時的我傲慢的以為在這個年齡段不好好讀書都不是走正道,其實往後的人生都那樣,好一點壞一點而已,都是生活。 我激動的對他說:“我幫你補習,隻要想學!” 但對自己學習成績很清楚的小熊說:“我不想讀了,混完初中就走!” “混?”這個詞讓我有些驚訝,因為此時的我,身邊全是一心上高中的人,他們的成績有好有壞,但都很努力,沒有人說“混”這個詞。 我很難過,我的朋友“墮落”了,但我無能為力,他一心想混完初中走人。 那天我們兩個不知道說了什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反正最後不歡而散,不久我開學了,進入忙碌的九年級下學期,一心隻讀聖賢書。 再後來,我再次聽到小熊的消息的時候,他早已實現了他的理想,背上行囊,走出家鄉。 時間一晃而逝。 似乎是在高中的一個寒假,我幫外公家放牛,那是一個冬天,將牛放出去運動運動。 牛來到‘大頂子上’,我在一顆沙樹底下,見到用腳踹‘令’的周奎。 他嘴裡叼著一根煙,手裡拿著一個棍子,正在敲打冰塊。 我走上去,我們兩互相對視著看了看,我那時見他熟悉,隨即認出他來,想來他也認出我來了。 我兩都欲言又止,最終沒有一個人開口。 那時我兩已經快六七年沒見了。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見了。 我把我的童年弄丟了!悲傷淹沒了我。 我突然想起魯迅先生筆下少年魯迅和他的玩伴,明明我感覺我沒有變,他也沒怎麼變,怎麼我們之間出現了這麼深的溝壑呢? 此後的寒暑假,我的同村玩伴他們很少回去過年了,我們也很少再見。 再後來我的外公外婆搬離上大箐,我家也搬到白沙,見麵的機會就更少。 當我踏上社會才發現,回家原來是這麼困難的事,今年公司放假時間遲遲沒有公布,如果按照國家法定節假日放假,那等我放假“年”都過完了,那我還要回去嗎? 小時候想長大,想出去;長大了追憶童年,想回去。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