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假日軍(1 / 1)

從上海逃難出來的百姓數量,高達百萬。   潰逃的士兵有十幾萬,這麼多人密密麻麻的的出現在大路邊上。   反擊?   反擊什麼?   人都是隨波逐流的心態。   也有一種人潮湧動裹挾著你強行前進的姿態。   想要逆流而上,可以說是在人潮湧動的旅遊風景區,一路逆向行走試試看。   所以,潰兵也越來越多,潰敗的速度越來越快。   潰敗的速度越快,潰兵越多。   沒有人願意主動去擋住日本人,日本人就從容不迫的在身後追殺他們。   直到日本人也追累了,殺人也殺麻了。   上百萬人啊!   日本人也有一種無力的感覺,真的殺不完的中國人。   “日本人來了!日本人來了!”   幾個潰兵發出來撕心裂肺的的吼叫聲。   無數難民蜂擁著狂奔,那些曾經死死的護著弱小的成年人,此時也一狠心,把孩子拋棄到一旁。   老人、小孩、行李,損壞的車輛,總之一切可以拋棄的,他們都會拋棄。   這些無家可歸的難民,就是傳說中的“流民”,也叫“流寇”。   馬有才緊急護著高雅隱蔽到一個損壞的卡車附近。   卡車上的貨物已經空空如也,司機死在了方向盤上,玻璃碎了一地。   看樣子,是炸彈產生的爆破片,擊殺了司機。   馬有才把一把柯爾特手槍交給高雅:“拿著槍!這裡...這樣打開保險。”   “要是壞蛋靠近了,你就扣動扳機直接開槍打他。”   高雅滿臉驚恐:“你要去哪?”   馬有才回答:“我要去看看,你在這裡躲好了。”   “日軍斥候一直騷擾我們,這樣我們誰也跑不了。”   “藏好了。”   隨後,他毅然決然的彎腰快跑過去,然後埋伏在路邊的叢林裡。   然而,讓馬有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樹林裡走出來的並不是日軍斥候,而是中國人。   幾個可能是潰兵,也可能是偽軍。   拿著日本槍,說著中國話,一邊搜刮財物,一邊肆意的屠殺自己的同胞。   他們身後拉著兩輛馬車,上麵裝滿了沿路撿來的值錢貨物。   這些人果然是生財有道,居然能想出這種主意。   馬有才默默地數著數,一共是11個百姓。   3個人牽著馬車,8個人分散在各地搜刮錢財。   高雅則是驚恐的躲在副駕駛位置上,死死的趴著。   其中一個人突然說道:“有個小娘們!”   另一個驚喜:“真的!”   “小娘們,你別跑!”   待他們幾人相對集中以後,馬有才突然架著九六式機槍猛烈的開槍射擊。   “噠噠噠...”   不到100米的距離上,七八個人瞬間被打的體無完膚。   殘餘的3個人則是慌不擇路的逃跑。   連槍都丟掉不要了。   馬有才呸了一口唾沫,嫌棄的說道:“一群垃圾。”   其實他自個也不是什麼好人,也懂得什麼叫黑吃黑。   殺日本人不心軟,殺自己人也是。   至於這些人所得的錢財,就是自己的了。   高雅有些惶恐的看著眼前的這個男人。   “你會妖法!”   馬有才回應:“你咋不說是仙法呢?”   馬有才打死這幾個作妖的家夥後不久,身邊又來了一波人。   中國人太多了,所以才感覺像是永遠殺不完一樣。   馬有才認真的打量這幾個被他打死的“中國人”。   說實話,看麵相不太像中國人。   等他扒掉死人外套,裡頭露出了日軍的軍服。   再扒掉他們的褲子,真相豁然開朗。   怎麼會是日本人。   這是日本斥候?   “沃柑!這特麼不是拍抗日神劇吧。”   馬有才不理解,為什麼日本人能說這麼流利的中國話?   後來,馬有才理解了為什麼。   來的這些人,既是中國人,也是日本人。   他們來自海峽對岸,是我們的同胞。   但是馬關條約之後,她們離開了祖國的懷抱。   而當地人也被日本人馴化成了侵華日軍。   曾被吹上天的賽德克巴萊,在1930年“霧社事件”僅七年後,這些人就踴躍參軍來到淞滬戰場,變成了侵華日軍的一部分。   這些人和另外一種朝鮮人的特征都是十分明顯的,軍紀極差。   正常的日本人進攻,著裝都是端著三八大蓋,背上背著行軍背包。   大部分累贅物品,都會舍棄給後方的輜重部隊。   這兩種假日軍喜歡用中國百姓的床單,或者大件的衣服組合成一個大布包。   甚至衣服都是穿著搶來的名貴衣服,套在身上。   他們不像是來正兒八經的打仗的,而是純粹的來搶劫的。   後來的侵華日軍也有樣學樣的。   日本普通士兵的每月津貼是10日元左右,約等於10個大洋,二等日軍直接打5折。   10日元的購買力,約等於中國法幣15塊錢(1937年初期的物價)。   說白了,他們和中國的工廠底層工人差不多的薪資待遇。   日軍的夥食不能說多好,最多吃個半飽。   這個時候,淞滬會戰末期,國軍潰敗。   國軍輸的潰不成軍,日本人贏得潰不成軍。   日軍的編製被打亂了。   你是選擇頭鐵的繼續追殺中國士兵?還是選擇撿地上的錢?   現在,滿地都是中國上海的有錢人丟下的值錢物件。   這種機會,幾十年難得一見。   第二次鴉片戰爭打滿清的北京城,一部分日軍發了大財。   庚子事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有有一部分日本人跟著發了大財。   九一八,相當一部分日本關東軍發大財。   現在,輪到他們了,能不心動嗎?   一張應征入伍的信件,才區區8分錢,有必要為帝國獻出生命嗎?   還不如學習這些假日軍,搶劫錢財來的實惠。   說來也真的是有趣。   四十萬殘兵敗將擋不住日軍進攻的步伐,百姓們遍地丟錢的財物,卻嚴重遲緩了日軍的進攻速度。   真的是神奇的很。   傳說中的吳福防線就在眼前,但是大部分碉堡都形同虛設。   很多人歸結於國防線上碉堡群的工程建設進度不夠及時,施工的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換個通俗的說法,這些都是豆腐渣工程。   但即便是過了90年,這些吳福國防線的碉堡依舊豎立在江南的平原上。   或許,相對於後人而言,那確實是豆腐渣工程。   但是在1937年,這些國防工事還是非常可靠的。   有一部分地方的守軍,就是依托國防工事,給了日軍巨大的殺傷。   但要求所有的防線要都是密不透風的,就有點異想天開了。   很顯然,這裡是有問題的。   就一個水泥碉堡,和提前預備挖好的壕溝就可以擋住日本的攻擊嗎?   決定戰爭勝利的因素主體是人,而不是武器,更不是虛空的防線。   一群打了敗仗的殘兵、傷兵,連武器都丟了七七八八的,還能擋住日本人嗎?   除非這裡原本就有一支預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