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收攏潰兵(1 / 1)

當然,再好的防線,也需要有人駐守才行。   所以,才需要憲兵隊在這裡駐守攔截潰兵。   高雅不理解:“你還不走?到時候可就走不了了。”   老賈回答:“馬少尉是重情重義之人,是個英雄人物。”   “我們雖然能力有限,但保護你一個弱女子,還是可以的。”   高雅顯然不相信老賈的言論,她堅持要在這城外頭等著馬有才。   老賈讓其他人先走,自己留下來陪同高雅。   不然一個弱女子在郊外,很容易被人欺負的。   即便是她拿種手槍恐嚇,也未必能嚇走這些潰兵。   馬有才這邊慢慢悠悠的,一路打掃戰場走過來。   不知不覺中,身旁又聚集了一批難民。   肩膀上的機槍,就是最好的武力證明,安全。   等他到了無錫城下,高雅附近周圍已經聚集了一大群人。   馬有才問道:“怎麼回事?為什麼不進城?”   幾個怯生生的士兵回答:“長官,那邊在抓逃兵。抓到了就是槍斃。”   馬有才拿著望遠鏡,定睛一瞧。   還真的是有憲兵隊把守著。   別以為督戰隊都是吃乾飯的,其實督戰隊是部隊裡最精銳的老兵組合而成的。   八路軍中沒有所謂的督戰隊。   因為有完善的政工乾部體係。   他們會告訴所有士兵,為什麼要來當兵?是不是自願的?當兵是為了什麼?   類似的問題似乎習以為常,共和國的服兵役規則就是這樣。   你說你不想去當兵,人家武裝部還真就不要你了。   很多人喜歡推崇《亮劍》這部電視劇,甚至認為電視劇後半段沒有拍攝最大的可惜。   其實,導演和編劇就曾經吵過架。   李雲龍的個人想象,根本就是在抹黑八路軍的形象。   八路軍是把組織和紀律放在第一位的,絕得不允許有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   其中,誘拐和尚和誘拐段鵬的行為,就是嚴重的抹黑。   還有孔傑招降臭名昭著的土匪這種例子。   其實這通常是國軍的手段。   穿越者要想搞小山頭,隻有走國軍這一條路,要麼自己當土匪。   其實八路軍的擴軍速度並不算快,而且都是以政工乾部為核心,慢慢建立起來的隊伍。   但是,大部分電視劇都把政工乾部描繪成隻會內鬥的小人。   對於部隊的戰鬥力,其實最重要的並不是指揮官個人魅力,而是紀律。   紀律大於一切。   也就是說,所謂的亮劍精神,其實是文人筆下的情懷說法。   真正去部隊的就知道那是什麼。   管你有沒有勇氣,連長一聲令下,乾他就完事了。   唯唯諾諾的人,在部隊裡壓根待不下去的。   《士兵突擊》裡頭,鋼七連那種敢打敢殺的麵貌才是部隊的主流麵貌。   可以說,部隊每一刻都在亮劍。   還用得著指揮官主動強調?   渾渾噩噩的普通人,壓根不知道紀律是何物。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在部隊裡除了班長、排長以外,指導員才是最關鍵的。   鐵打的營地流水的兵。   鐵打的班長,流水的排長。   鐵打的指導員,流水的連長。   八路軍的核心,就是政委這個角色。   也因為這個,所以八路軍的紀律和作戰意誌高於國軍的意誌力。   至於指揮天賦?   再天才的指揮,也架不住中間傳遞信息造成的誤差。   比如滬寧杭三角陣,三大國防線為啥沒有作用?   除了某人瞎指揮以外,那些中高級將領不懂得調整戰略戰術嗎?   這種戰略縱深為什麼用不起來。   根本原因就是上下信息傳遞,被層層扭曲。   所以,國軍隻適合最原始的戰鬥和戰術方式。   塹壕站,一字長蛇陣。   給他們三三製戰術,他們也用不出來。   即便是最基本的戰術,也需要部隊有紀律。   否則日本人一開炮,全員就潰逃了。   國軍是怎麼塑造紀律的呢?   就是打造一個又一個紀律嚴明的軍官,配上紀律嚴明的戰士。   這一批人,就是督戰隊(不是憲兵,憲兵是獨立的)。   他們擁有部隊裡最好的武器裝備,最高的薪資待遇,最好的夥食。   所以,潰兵拿著步槍,沒有幾發子彈,壓根打不過督戰隊。   有督戰隊壓陣,前線的士兵就不得不和日本人拚命。   日本人不死,他們就得死。   一個小老頭撕心裂肺的吶喊著:“三娃啊!三娃!你死的好冤枉啊!”   他的身旁倒著一具年輕的屍體。   很明顯,督戰隊乾的。   國軍每次在人手不足的時候,就會強行拉壯丁。   敢有不服從命令者,“軍法從事”。   這個年輕人,就被軍法從事了。   他們壓根不需要做甄別士兵和百姓,就是要強行逼著逃難的人上戰場。   “我說你是逃兵,你就是逃兵。”   雖然手段很殘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效果顯著。   要不然,那些沒有人駐守的防線,怎麼會有人來抵抗呢?   人都是隨波逐流的。   原本是需要去防線上駐守的士兵,看見了大潰敗,搞不好都要混到難民堆裡進去了。   於是乎,長官的命令就是一刀切。   想要活命,簡單。   男的青壯年,統統上戰場。   老弱婦孺,通過關卡,進入無錫城。   見此情形,馬有才也沒有過多的猶豫。   不就是上戰場嗎,他早就習慣了。   高雅死死的拽住他:“不要走。”   馬有才大意淩然的回答:“國事如此,吾輩義不容辭。”   其實馬有才是怕自己墮落了。   溫柔鄉是英雄塚。   就像是啞女和他那短暫美好的時光。   那種默契的搭配,讓他曾經一度忘記了戰爭。   即便是遠處的炮火轟鳴,依舊阻擋不了他那一顆墮落的內心。   我想要種地。   馬有才怕跟著進了無錫城,就此墮落了。   馬有才不走,高雅也決心留在無錫。   一邊打仗一邊帶著家屬,這個行為其實也是國軍特色。   如果純粹從軍事指揮層麵考慮,這其實是兵家大忌。   大家都知道,八路軍不帶家屬打仗的。   因為歷史上很多著名的戰役,就是因為家屬所在的老營被包抄,導致了軍隊突然間就潰散了。   比如明末清初,鄭成功北伐南京城。   滿清騎兵突然偷襲了後方的婦孺隊伍,導致明軍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