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發現1個寶藏(1 / 1)

馬有才認為山口白雪有問題。   理由是無論是中國農民之女,還是日本農民子女,其實膚色都是偏向於古銅色。   這兩姑娘都是白嫩嫩的皮膚,明顯就是城裡人的樣子。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性。   就像是中國那種揚州瘦馬,或者清瑩小班。   這些女孩是從農村被人販子偷走的。   然後賣給特定的產所,從小培養。   盡管出身貧寒,但膚色和氣質這一塊確實是很不錯。   如果是這一類人,倒也是符合。   馬有才並沒有多想,反正他也死不了,又不怕這兩女孩對他謀財害命。   至於對方是日本間諜?   一個間諜對付一個無名小卒,恐怕太奢侈了吧。   馬有才甩了甩帽子上的白雪,給她倆留了兩把手槍做自衛武器。   “乖乖呆好了,我出去找柴火和吃的。”   白雪連忙點頭:“嗯嗯。”   馬有才兜兜轉轉,終於在村子裡找到了第二個落腳點。   一個小型的地窖。   南方人很少挖地窖,尤其是這些低窪的平原地區。   因為你一挖地,就容易出水。   而眼前有一個地窖,說明這裡原本是一個大戶人家的所在地。   其實從磚石壘砌的墻壁就可以看出來。   普通農戶家庭,隻有石頭,黃泥,稻草、木頭組合而成的小房子。   兩者堅固程度不一樣。   馬有才打開地窖一看,一股窒息的屍臭味撲鼻而來。   他打開手電筒,又點了一根蠟燭進去。   這才發現這是有錢人家的藏寶庫。   3小箱白銀,一箱是1000兩的價值。   滿清是一斤16兩,也就是60多斤的重量。   折算下來,也就30多公斤。   白銀的密度10千克每立方分米。   30公斤白銀,如果全部壓縮在一起,也就是3個立方分米。   眼前這是銀元寶,所以看起來體積會稍微大一倍多。   總體積比起一箱500毫升的礦泉水箱子,還要小一點點。   馬有才拿起白銀一看,這銀元寶真的是很醜。   有點像一個破爛小船一樣,上麵刻有“太湖”、“巡防”什麼的字樣。   但是沒有刻上多少兩。   馬有才估摸著,這是滿清時代的軍餉。   因為鑄造的問題,中間看起啦坑坑窪窪的。   另外有三四箱是金子,金子倒是沒有完全鑄造金元寶。   而是元寶、圓餅、圓珠子,壓扁的首飾,小戒指,小塊的顆粒都有。   甚至還有一箱長得像旺旺雪餅一樣圓扁平的日本金判。   這家主人看起來是非比尋常。   至於其它古董字畫,馬有才識別不出來。   他就一個土包子,哪裡懂得什麼古董值錢,什麼古董不值錢呢?   還是那些亂七八糟的大洋,看著他兩眼發光。   大洋身邊有幾具屍體   死去的屍體是兩具女屍,有被槍打開破開血的痕跡。   至於唯一的一具男屍體,估計是被活活渴死的。   因為他下來的時候,發現出口被埋了,還是鐵製門。   當然,也可能是死於其它原因。   馬有才仔細觀察,裡頭還有一個小型彈藥庫。   “呼!”   他感覺吹滅蠟燭。   “臥槽,得虧是手電筒開路。”   “這要是火把開路,直接粉身碎骨。”   這裡的火藥非常老舊,屬於是典型的黑火藥,還有老式的洋槍。   新式的步槍也有,是比較罕見的8毫米曼利夏步槍。   別被這個8毫米忽悠了。   因為德國步槍最早在中國翻譯就是8毫米德式步槍。   其實這槍就是打漢陽造7.92毫米子彈的步槍。   這個習慣是學習英國人,根據子彈或者炮彈大小,來描述步槍和大炮。   7.92毫米是步槍的口徑,測量步槍膛線的圓直徑。   步槍口凸起的,稱為陽線或陽膛,即步槍口徑。   步槍口凹陷的,稱為陰線,即步槍子彈的口徑。   曼利夏步槍的總數量大約有兩百支步槍。   此外,還有兩箱包裝精美的MM31手槍。   其實這就是駁殼槍,不過不是德國造,而是西班牙的盜版便宜貨。   西班牙造和德國造的駁殼槍,最新版本的上麵都有快慢機。   毛瑟沖鋒手槍的商標是“MAUSER”。   西班牙則是刻印“MM31”,“日造”,“USA”,甚至乾脆什麼都沒有標識。   尤其是那種沒有標識的,但是有清一色的烤藍工藝,讓德國佬乾瞪眼說不出話來。   告狀都沒地方告去。   以至於德國人在1936年後,被迫在駁殼槍上刻意有中文:“德國造”。   看中文,這才是正版的德國手槍。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商人和美國商人都曾經大量進口西班牙的駁殼槍。   美國人是認為這槍好玩,打獵非常好用。   M1911畢竟口徑大了點,超過50米距離,子彈彈道下墜厲害。   日軍則是發現在遊擊戰中,三八式在近距離上打不過駁殼槍。   而南部十四式手槍在1936年左右,才開始解決一部分技術問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日本人在1936年,也逆天的訂購了幾千把西班牙駁殼槍,裝備給日軍部隊。   所以,哪天遇見了日本人帶著駁殼槍打仗,不用好奇。   好槍就是好槍,到了誰手裡都一樣。   具不科學的統計,全球百分之八十的駁殼槍都出現在中國。   因此,有一部分美國學者認為,駁殼槍應該是中國人的。   要不然德國人乾嘛用中文給自己的手槍刻銘牌呢?   仔細想想,似乎有一點點道理。   當然,這些和馬有才無關。   他哪知道西班牙貨和德國貨的區別,就B站偷師的一點點半吊子的水平。   一看有快慢機,一看做工極細,一看有啞光色烤藍。   這一定是進口德國駁殼槍,一定是沒錯了。   糧食,財寶,武器、死人...   收了,都收了。   馬有才努力的打掃現場的一切,然後再把白雪和飄雪接過來。   白雪問道:“咱們以後就在這裡安家嗎?”   馬有才搖搖頭:“不不不,先把傷養好了。”   “等過一陣子,我探清楚了路線,再帶你們走。”   白雪點點頭。   不探明路線,壓根沒辦法走路。   這又不是二十一世紀,到處都是橫平豎直的道路。   這年頭的道路,是彎彎曲曲。   小山包更是數不勝數。   給你一張抽象民國的地圖,對著地圖估計都能找錯地方。   所以,馬有才必須要找出一條安全的通道來,再前往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