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大好人馬老爺(1 / 1)

我們通常把日軍的師團,分類為甲乙丙三類。   實際上日軍內部的劃分不是這樣的。   日軍把在島國的部隊,稱之為守備師團。   侵華日軍的主力稱為野戰部隊或者野戰師團。   還有負責統治地方的部隊,這個叫做治安師團。   其中,大部分丙類師團,也就是治安師團,不屬於野戰部隊。   治安師團軍費開支,非常便宜。   武器基本上都是大正年間封存的舊武器。   最重要的是,夥食標準極差,一個飯團外加少量醬油就足夠了。   可能養一個治安師團的成本,還沒有一個野戰步兵聯隊的費用來得高。   野戰部隊的開支是最高的,比如侵華日軍的主力部隊一個師團的開支,是高於在東北的關東軍部隊。   在國軍內部其實也是類似的做法。軍費緊張的情況下,要養活一支精銳部隊並不容易。   所以國民政府在收編地方軍閥部隊後,重新給各個勢力製定番號。   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主力部隊,比如德式調整師,桂軍、川軍、東北軍、西北軍等等   還有各省的地方保安團。   其中,南方的大部分保安團不是雜牌,它隻是野戰部隊的簡化版本。   由正規軍事學院的學員當任長官,退役的軍官負責督導。   可以理解為,這些其實就是一種預備役部隊。   民國的物價並不便宜。   一把步槍,哪怕是舊槍,都要50大洋。   新槍更加要150大洋左右。   很多人說國產槍便宜,或者幾十塊就看買到什麼槍。   那是批發價,而且沒有包含運費的。   現在讓皖南的國軍,自己去武漢買槍試試看?   200大洋都買不到一把步槍。   徐州會戰即將打響,最重要的是,蔣某人就在徐州。   兵工廠的軍需,必然是優先供應那邊。   在這種情況下,馬有才看見眼前一支人人帶槍的部隊,難免會提高警惕。   這一切,太不正常了。   馬有才躲在暗處觀察了許久。   他不知道的是對麵山頭也有人在看他的位置。   倒不是馬有才暴露了,而是飄雪和那一匹馬把他給暴露。   新四軍某支隊,他們是前兩天接到緊急通知,日本人要進攻寧國了。   國軍這邊當即給了一百把七九步槍,要求新四軍駐防寧國。   雖然南方遊擊隊和國軍以前是死敵,但現在是全麵抗日,握手言和了。   而且新四軍的計劃裡,本身就有要在寧國建立抗日根據地的想法。   這不是一拍即合嗎?   國軍需要替死鬼,新四軍需要地盤,雙方愉快的合作了。   新四軍可是在蕪湖一帶和日軍交手過的,知道日軍的戰鬥力非常強。   正麵陣地仗上壓根扛不住日軍的猛攻。   所以接到阻擊命令的支隊長林鎮南,連夜派遣部隊,優先搶占各個有利的地理。   結果埋伏了一天,等了一個寂寞。   林鎮南無奈,借用國軍的舊哨卡設卡攔截百姓。   他倒不至於打劫老百姓,因為新四軍的紀律要求是非常嚴格的。   可以說好幾層的監督和把控。   他主要是需要區分百姓和偽裝特務,順帶問一下日本人到底在哪裡。   結果是十個百姓,九個沒有聽說過,還有一個說了半天,也沒有說明白的。   當哨兵說發現可疑目標的時候,林鎮南大為振奮,親自上山查看。   林鎮南:“人在哪?”   潛伏哨兵:“司令員,3點鐘方向,對麵山腰上有人活動而且規模。”   林鎮南當即命令:“讓老陳帶人去看看,盡量留活口。小心日本人誘敵深入。”   傳令兵:“是。”   馬有才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盯上了。   他觀察了一會兒,看不出多少結果後,就忙著安排人找柴火,做午飯。   皖南的山區可不是一般的難走,很多地方都是沒有開發過的原始森林。   為了避免濃煙滾滾,他會盡量收集乾木頭和早就準備好的木炭燒火做飯。   隻不過這木炭現在基本上用完了。   於是隻能用木頭燒火。   飄雪年紀相對小,負責放馬休息。   白雪負責指揮埋鍋造飯,分配食物等等。   馬有才自己則是指揮一群人拿著斧子劈柴,同時還有提高警惕,防止其他人過來搶食物。   沒錯,他身邊又聚集了一小撮人,還是難民。   那些返鄉回家的老百姓,發現家沒了,又回來了。   盡管大家討厭國府,討厭國軍,但國軍裡頭還是有少量好人,會發稀粥救濟百姓。   雖然這個福利很一般,但有總比沒有好。   HS市是第三戰區長官部所在地,很多糧食集中在這個地方。   國軍麼,隻要有錢,總能買到黑市的軍糧。   日本人可就不一樣了,糧食是嚴格把控的。   所以一部分老百姓又回來了。   寧國這邊的國軍誤以為日本人打過來了,土匪和國軍都不設哨卡攔截。   這就導致返回山區的人越來越多。   與其毫無頭緒的跟著其他人走,不如跟著某個帶槍的大哥。   這個大哥就是馬有才。   馬有才恨不得給自己抽一個大嘴巴子。   才兩天時間,他身邊就從五六個難民,暴增到一百多號人。   照這樣走下去,可能沒有到寧國,自己的糧食就吃完了。   養活幾個人,和養活一群人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一百萬算多嗎?   很多人幾輩子也存不了那麼多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如果有幾千幾萬人的部隊,幾天功夫就能夠把你吃窮了。   所以他隻能靠精打細算過日子。   有糧食也得裝成沒有糧食。   馬有才大喊:“誒!那邊新來的,想要吃飯,可以。”   “要麼給老子去劈柴,要麼去挖野菜,要麼你們就滾蛋。”   “看什麼看?”   新四軍戰士:...   陳紅心問一個年長的老人:“老伯,那位什麼來頭?”   老頭回答:“打上海來的馬老爺,人還怪好的。”   “雖然說話難聽了點,但給米粥喝。”   陳紅心問道:“老伯,你們走過來,沒有遇到日本人?”   老頭好奇:“日本人?這窮鄉僻壤的地方會有日本人?他們都在城裡貓著呢。”   隨後幾個人相互作證了一下,難民裡頭都沒有說過發現日本人的蹤跡。   兩個人混入難民隊伍中,看看馬老爺什麼來頭。   有幾個則是回去報信。   馬有才管人,用的是最原始的辦法。   人分三六九等。   人高馬大的青壯年,收編為小弟,吃小灶。   有米飯,有上好的野麂肉,還有一小勺雞湯,和優先挑選的精致野菜小炒。   那些難民則是混到一大鍋菜。   蘿卜、鹹菜,刀口肉,還有一些被挑剩下的野菜。   反正就組合成一鍋大亂燉。   雖然看上去亂七八糟的,但這玩意有油啊!   所以這些窮苦老百姓才會在他身邊越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