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拜碼頭(1 / 1)

年輕的小戰士吃著燉菜,滿臉幸福的模樣。   陳紅心也是一臉陶醉,他也好幾年沒有吃過肉了。   唯一一次吃肉的,還是某次掩護主力撤退,負傷後吃了一點點。   這味道,簡直就是神仙的味道。   林鎮南震驚了:“什麼?沒有日本人。”   “還來了一個大好人,給百姓飯吃?”   “有這樣的好事情?”   政委在一旁說道:“中國這麼大,總有少量的開明鄉紳。”   遊擊隊可不是無腦的打土豪,分田地。   有些鄉紳對老百姓還不錯的,而且不會主動和國軍打小報告的,這些也是遊擊隊的爭取對象。   要不然蘇區的急缺物資怎麼弄進來。   還有山裡的礦石,原木,怎麼運輸出去呢?   對於新四軍的來訪,馬有才是極為震驚的。   眼前這位自稱是林震南的新四軍支隊長,簡直顛覆了他對遊擊隊的想象。   土黃色的軍服和軍帽,配有青天白日標徽。   清一色的新布鞋,乾凈的七九步槍,還有中央軍才有點皮具子彈包。   你說他是中央軍的精銳,估計很多人都會相信。   隻有袖章上的印著“N4A”,表示他們確實是遊擊隊改編的新四軍部隊。   並不是影視劇裡麵的“新四軍”三個字。   林震南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他想要拉攏馬有才去新四軍附近的駐地落戶。   不管馬有才的糧食是從哪裡弄來的,他都願意高價收購。   馬有才踹了踹衣服兜:“那個,日本餅乾要嗎?”   林震南吃驚:“有這好東西!”   餅乾可比普通的糧食好多了。   糧食需要煮熟吃,而且有一定的保質期。   餅乾在遊擊隊看了,保質期是無限長的。   最關鍵的是,這個時代的餅乾大部分是鹹味的(糖太貴了)。   這就是等於買一份餅乾,同時解決了食鹽和食物的需求。   馬有才招呼他走到一旁,從兜裡拿出來一包。   “這玩意,你嘗嘗,有點膈應人。”   所謂的日本餅乾,其實是日本的陸軍軍麵包,其實是一種壓縮乾糧。   味道是真的一言難盡。   放入開水煮,需要加糖才能相對好吃一點。   林鎮南弄了一點,嘗了嘗:“這味道可以啊!”   馬有才吃驚的盯著他:“你確定?”   林鎮南說道:“真的可以。”   “當然,這和您平時吃的大米飯沒辦法比較,不過我們非常需要它。”   “你說個數。”   馬有才點點頭:“這樣,你給我找個好一點的落腳地方。”   “我告訴你東西放哪裡。”   “我先供貨,你在看著給,怎麼樣?”   “這樣你絕對不吃虧。”   林鎮南滿意的點點頭:“這樣在合適不過了。”   馬有才順利的在王家溝住了下來。   這裡距離寧國縣城並不遙遠,直線距離隻有3公裡左右。   距離新四軍的臨時駐地,也是大約3公裡。   這樣,無論哪方發難,他都可以往另外一方及時逃跑。   安置在這個地方還有一個好處,遠離國軍控製。   畢竟他兩個媳婦嬌滴滴的,保不齊哪個癟犢子就看上了,要暗算他。   所以,他需要去拜一拜地方大佬的碼頭。   寧國守備司令部。   司令張文忠好奇:“來了一個有錢的大財主?”   副官回答:“是的,此人名叫馬有才,曾經擔任無錫守備團的少尉排長,據說有些名堂。”   “這是他給老爺的孝敬,謀求個部隊的官。”   張文忠掀開一看,皺了皺眉頭:“有多少?”   副官回答:“八百(法幣),底下還有半個金牙。”   一顆金牙,大概是10克,價值大約是150塊大洋。   民國初年和民國二十六年的白銀價格是不一樣的。   比如民國三年(1914年,歐戰沒有爆發前),外國步槍進口價格是35塊大洋,約等於30美元。   到了民國九年(1920年,歐戰結束),列強大甩賣步槍,進口價格下跌到40塊大洋。   到了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恰逢歐洲經濟危機。   於是美國人開始了金融操控,大肆提高白銀的價格。   具體的行為,有點類似於九十年代日元大幅度的升值。   白銀的價值看似大幅度上漲,但國際軍火價格也隨之飆升到80銀元一支步槍。   當時南方普遍使用的是孫小頭,比起北洋時期的袁大頭的購買力要差一點。   所以實際武器的進口價格是100銀元左右。   而國際上,用美元購買德國槍械,也就30美元左右。   後來中美協商,簽署白銀法案。   銀元和美元的匯率,逐步演化成3:1,最後是2.8:1。   到了民國法幣時代,這個匯率繼續抬高,變成法幣2.5:1。   但實際上,法幣在外國壓根沒辦法用出去。   所以實際換算的時候,需要從法幣先變成銀元,再兌換美元,最後購買國際軍火。   至於中間的匯率差價,那就隻能由老百姓來承擔。   簡單理解就是,銀元也會有通貨膨脹。   畢竟紙幣可以無限印刷,銀元則是有限的,所以法幣的通貨膨脹惡果更加嚴重。   黃金相對於白銀,這保值率就更高了。   一顆厚實的金牙,是比較值錢的。   張文忠眉開眼笑:“既然這樣,咱就開個條子給他。”   “他不是在王家溝一帶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給他一個少尉當當。”   “允許設卡,自行募捐抗日救國救難金。”   哢!   大公章一蓋,一切萬事大吉了。   馬有才感嘆:“沒能見到張司令,可惜啊!”   “對了,李副官,那這衣服和裝備?”   李副官笑著說道:“好說好說,你跟我來吧。”   “武器呢,國府上下都緊張,就剩下這些軍裝被褥了。”   “本來呢,按規定,這些是要收錢的。”   “如果你願意給出這個。”   馬有才恍然大悟:“我懂,我懂。”   隨後,他繼續掏出幾張法幣。   李副官一臉嫌棄:“誰要你錢了?本長官為官清廉,潔身自好。”   馬有才懵逼了:“您再指點指點?”   李副官回答:“你手上的東西。”   馬有才反應過來。   手上的東西,駁殼槍?   不對。   手槍在他眼中,是很常見的東西。   那就是另外一件東西,馬鞭。   靠!這是要外頭那一匹東洋馬的節奏。   馬有才說道:“長官,那可是東洋戰馬,我好不容易弄死一個日本軍官,才搞到手的。”   “起碼價值500大洋。”   李副官一臉不信:“你就吹吧,馬我還沒有見過?”   “最多價值200。”   馬有才回答:“這個可是戰馬,不懼怕槍炮,好馬?”   “您再給我添點洋芋(土豆)、毛芋什麼的。”   “有吃有穿,我這邊好招兵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