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張良並沒有再同行。
見狀。
何瑊眉頭一皺,疑惑道:“子房兄還有其他事要做?”
張良搖頭,他看向何瑊,沉聲道:“何兄,等這次的事結束,我恐要獨自離開了。”
“這是因何?”何瑊道。
張良道:“我想再去鹹陽一次。”
“去見一個人,去驗證一些事情,去了解一些東西。”
“現在的我們,根本就做不了任何事。”
“歸根結底,便是我們對現在的秦廷不熟悉,甚至不知究竟何人在暗中算計,我想要去調查一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秦廷做了很大的改變,有了很多的變動,我們也當變一變了。”
“若是再不做一些改變,恐會被秦廷一步步的蠶食乾凈,這次是江東的貴族遭難,但日後恐就是我們了,再這樣下去,韓國復國無望,滅秦也同樣無望。”
何瑊沉默。
他神色復雜的看向張良。
卻也沒有阻止。
隻是眼中充滿了擔憂,何瑊道:“子房兄,鹹陽畢竟不同於其他地方,尤其現在的秦廷更過去,也有了很大改觀,你這一去鹹陽,隻怕會兇多吉少。”
張良輕笑一聲,淡淡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而且鹹陽我又沒少去,這次前去算不得什麼,若是不將事情原委弄清楚,我實在是有些不甘,因而還請何兄諒解我的突然跟沖動。”
何瑊道:“子房兄言重了。”
聽到張良要獨自前去鹹陽,何瑊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韓國覆滅已近二十年。
在六國之中,也是最先亡國的。
這些年,若非張良不斷為韓國張目,天下的這些貴族中,恐無人會多看他們韓國貴族一眼,即便如此,韓國原本之舊貴族,現在還抱有復國之心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歸根到底。
韓地離關中太近,離齊楚之地太遠。
而他年事已上去了,在這天下也走動不了幾年了,到那時,為韓國復國之希望,就全落到了張良身上了,這也是為何,張良分明比他年輕,卻始終是他在外走動。
他同樣想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奈何,終究是不夠。
他們的勢力太過單薄了,很多時候不得不依仗其他貴族,而韓地的其他貴族,眼下就跟過去的江東官吏一般,模棱兩可,隻想著兩頭討好,兩方不得罪,卻也僅此而已。
讓他們主動參與復辟,這是萬萬不會答應的。
何瑊輕嘆一聲。
心中也是感到了一股沉沉的疲倦跟乏力。
二十年?
韓國覆滅已有二十年了嗎?
當年韓亡國之時,他正處壯年,眼下已年過半百。
歲月如刀。
卻是斬的讓人絕望。
他還能等到韓國復國的那一日嗎?
見狀。
張良也察覺到何瑊狀態不對,連忙道:“何兄,我非是嫌棄與你,隻是鹹陽為秦國國都,我一人赴險便足以,實在不願讓何兄也涉險。”
何瑊笑著道:“我知道。”
“我隻是想到我韓國竟已覆滅二十年了。”
“而這二十年裡,我見到太多人從原本的堅定復國,變的遲疑,以至最終徹底喪失了信心,唯有子房兄,始終堅定如一,此等意誌跟心性,為兄也是佩服。”
“為兄也沒有什麼可贈送的。”
“唯有一些錢財,便送給子房了,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這也是我唯一能做得了。”
說著。
何瑊從懷裡掏出幾塊碎金餅。
張良露出一抹遲疑,但見何瑊態度這麼堅定,也是伸手收下了,他緩緩道:“張良謝過何兄。”
何瑊輕笑道:“你我兄弟之間,談什麼謝字?”
“隻是這一別之後,全都靠你自己了。”
“韓國也都靠你了。”
張良沉默。
他如何聽不出何瑊的消極。
但正如何瑊所說,韓國已滅國二十年了。
二十年足以改變很多東西。
原本堅定的復國貴族,眼下依舊還堅定的,卻是已屈指可數,韓國已無人可依靠了,僅有的一些,也都是些投機之徒,根本就不是真心想復國的,隻是以復國為名,為自己謀利。
想到這。
張良也目光一黯。
他將這幾塊碎金餅緊緊的攥在手中。
他堅定道:“無論秦廷又何動作,都無法阻止我等復辟,這是天下大勢,非是秦廷用一些陰謀算計能改變的,而且秦廷能算計,我等又何嘗不能?”
“我韓國的確無太多餘力。”
“但其他五國可未必,他們反秦之心依舊高漲。”
“我們大可以為借力。”
“眼下秦廷越是猖獗,越是蠻橫,越能將我等勢力凝聚在一起,六國合力,未必不能攪動天下,而民怨沸騰,就注定我等今後大有可為,何兄不用妄自菲薄,秦廷現在表現的越張揚,越積極,越能證明秦國內部的空洞。”
“而且方才何兄也見到了。”
“始皇的身體早就大不如前,下山甚至都不能為人攙扶下去,隻能讓人抬下山,始皇若是死了,那我等的機會自然就來了,而這一天,不會太久的。”
何瑊點點頭。
他又重新燃起了鬥誌。
隻是他現在還有一事不明,張良去鹹陽究竟要乾什麼?
何瑊問道:“我還有一個疑問,子房兄,你此番去鹹陽,究竟想尋什麼答案?”
張良默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遲疑片刻,不確定道:“我也不知道,隻是覺得鹹陽有我想知道的事情,但具體會如何,我其實心中同樣沒底。”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秦廷都在積極求變,我們又何必墨守成規?”
“當變則變。”
“而且我若猜想的為真,有些事或許會變得簡單,我張良雖一介書生,但也有劍術在身,說不定我這劍還能派上用場。”
何瑊深深的看了張良一眼,最終也沒有再多問。
兩人互道聲珍重。
便各自朝著一個方向走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