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兵家4派!我為陰陽!(1 / 1)

最新網址: “十幾萬大軍?這不可能吧。”胡亥一臉愕然。 他若是沒記錯。 韓信手中總共就兩萬兵。 就算將地方的兵力加上,也不過三四萬,怎可能一下多出這麼多? 而且這麼多兵馬,糧草輜重誰來提供? 嵇恒淡淡的看了胡亥一眼,輕笑道:“短時的確不可能,或許朝廷在第一次收到韓信發回的文書時,他手中隻有三四萬兵馬,但遼東那邊畢竟偏遠,消息傳回也有一段時間,等第二次消息傳回時,他手中的兵力,早就今非昔比了。” “韓信家道落魄。” “又生性喜愛練兵,享受執掌萬千兵馬的感覺。” “見獵心喜之下,未必會循規蹈矩。” “而且” “他本就不是個守規矩的人。”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說的便是韓信。” 說著。 他似笑非笑道:“周秦這場天地變局,屬實是很有趣,兵家四派,目前已出了三。” “兵家四派?”嬴斯年一臉好奇。 嵇恒道:“兵家四派又叫兵家四勢,是軍事學用語,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 “不過準確的說,現在的兵家隻有三派。” “便是前麵的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這類將領,自來不少。” “而兵權謀家也應該是兵家中最為全麵的一類,講究的是打仗的謀略,謀定而後動,這方麵當前最為典型的就是韓信。” “兵陰陽者: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這一派.” “兵陰陽家看上去是較為神出鬼沒的,這一派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巧勁和智取。如果說權謀家是硬碰硬的,那麼陰陽家就隻是虛張聲勢,又笑裡藏刀,一擊致命。” “這方麵最為典型的當是我。” “除我之外,當屬張良。” “隻不過由於我的存在,張良被一直壓製著,並不能將其才智,徹底發揮出來。” 胡亥跟嬴斯年對視一眼,也不由麵麵相覷。 卻也深以為然。 嵇恒居於市井,卻謀算天下,若非他們跟嵇恒相熟,隻怕根本就猜不到,眼前這人,就是當今天下局勢最大的推動者,而且大多時候嵇恒的計策,都是綿裡藏刀,讓人不寒而栗。 隻是他們也有點沒想到。 嵇恒竟會把自己跟張良,都列入到兵家的範疇。 在他們印象中,兵家都是帶兵打仗的,這靠伎倆算計,當真能列入兵家? 不過想到嵇恒這天馬行空的算計,這極其善於攻心的謀畫,腦海中不由浮現了一句話。 一言可當千萬兵。 大抵如是。 他們也對兵陰陽有了具體的代入。 謀士! 嵇恒接著道:“兵形勢者:‘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製敵者也。’” “如果說陰陽家叫做智取,那麼形勢家就叫‘狹路相逢勇者勝’。” “戰場之上,形勢家沒有多少權謀,也不搞虛頭巴腦的什麼陰陽術數、故弄玄虛,甚至他們一開始都沒有詳細整體軍事規劃,但這類人是天生的武將,有著十足的軍事天賦和敏銳性,他們能根據戰場形勢,瞬間做出最為有利的判斷,看到敵方出現了破綻,就會迅速出擊,抓住對方弱點取勝。” “這人你們應該知道是何人。” “項籍。”嬴斯年跟胡亥連忙點頭。 這都不用嵇恒明說,隻是聽到嵇恒的描述,他們就直接想到了項籍。 這個分明隻有二十幾歲的青年,在這一次關東之亂中,卻是大放異彩,殺得劉季等人不敢出城,也殺得不少秦軍膽寒,聲威之盛可謂傳遍了天下。 “最後一個兵技巧為何沒有?”胡亥好奇道。 嵇恒笑了笑道:“不是沒有,隻是沒幾個出彩的將領,這一類,準確的表述當為‘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就現在大多數人的理解。” “其實就是墨家。” “大爭之世數百年,稍微有名一點的,便是田單。” “當年田單以火牛陣敗燕。” “算是一個。” “王賁的水淹大梁也算一個。” “不過他們並不能真的算入兵技巧這類。” “但在我估摸下,以後兵技巧或許才會是主流,窮者其餘三家,富者裝備碾壓。” “隻不過目前的軍事發展,還沒有到兵技巧成為主流的時候。” 聽著嵇恒的話,嬴斯年若有所思。 嵇恒繼續道:“現在的韓信,應該是在等朝廷的態度。” “什麼態度?”胡亥問道。 嵇恒輕笑一聲,淡淡道:“朝廷信不信任他,對於天下局勢,是否真有正確的判斷,也是否真敢將天下的破局重任,交到韓信的手中。” “若是不信呢?”嬴斯年道。 嵇恒譏笑一聲,搖頭道:“他恐會認為,滿朝皆是屍餐素位之徒,今後也都會認為朝堂是群酒囊飯袋。” 嬴斯年一臉愕然。 胡亥也嘴角微微一抽。 這韓信當真會這麼狂妄自大? “若是信任呢?” 嵇恒沉聲道:“他會以一己之力橫掃關東,而且基本不會讓朝廷再出手,他不喜歡在軍事方麵受製於人,而且他的眼裡,從最開始盯著的便是王翦、蒙恬這類,他的誌向是掌管天下兵馬。” “因而又豈會借助其他人的幫助?” “韓信不會容許外人插手,甚至可以這麼說。”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聞言。 嬴斯年跟胡亥都臉色一黑。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豈是一個將軍能做出的? 嵇恒掃了兩人一眼,笑著道:“行伍出身的將領,他們的職責便是打仗,隻要能贏,眼裡便看不到其他,這是他們的優點,同樣也是他們的缺點,不過相較於那些會阿諛奉承的將領,這一類將領,未嘗不是更好掌握?” “對於君主而言,並不怕臣子有能力,怕的是掌控不了臣子。” “君主能沒有汙點。” “但臣子決不能是完人。” “若是臣子有汙點,那他們的一切權力,便隻能來自君主,這樣的人,其實是較為好拿捏的,不然當年王翦何故要多此一舉,向始皇索要良田屋舍?就是在授人以柄。” 嬴斯年若有所思。 他很久聰慧,又日常在嵇恒眼前,耳濡目染下,也是提升飛快。 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道理。 嵇恒搖搖頭,並不準備就此多說,平靜道:“你們其實沒必要關心這麼多軍事,知道天下形勢的大概就行了,不要生出自己的主張,更不要隨意發表一些幼稚可笑的見解,更不要憑著自己心思就隨意插手,這是取死之道。” “到時變成叫門天子,一戰送天下,可就真要貽笑萬年了。” “軍事的事,交由將領負責。” “朝堂真正需要上心的,其實是戰後的重建,以及戰後如何快速的恢復生產。” “關東相較關中,人口較為稀疏,大戰之後,人口更是凋零,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首要考慮的,便是如何能讓關東盡快的恢復秩序,也盡快讓關東回到正軌。” “不過僅僅恢復秩序,恢復生產,這其實是不夠的。” “而且遠遠不夠。” “大秦也不可能接受。” “這是為何?”嬴斯年一臉疑惑。 嵇恒一臉森然,正色道:“這是大秦體製決定的。” “大秦這個體製,是需要很多人口來供養,需要很多的錢糧去填充的,天下未亂之時,大秦這個體係,就已有支撐不下去的狀況,隨著關東戰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人口凋敝,就算日後恢復了生產,也根本趕不上過去,收上來的租賦稅也是遠遠不足的。” “所以隻是平亂是不夠的。” “戰後重建,才是大秦的重中之重。” “如何以較少的人口,提供較大的產出,並加快商品貨物的流通,繼而創造出更多的商稅,以保障大秦體製的穩定運行,這其實才是朝廷真正要頭疼的事。” “朝廷該如何做?”嬴斯年恭敬作揖。 嵇恒道:“發展生產力。” “將天下舊有的技術更迭。” “讓少量人口,因為技術的革新,做到過去多人能做到的生產效率。” “同時.” “做好傾銷商品的準備。” “傾銷?”嬴斯年一臉茫然,不知這二字何意。 嵇恒肅然道:“關中在接下來幾年,都會進入到一段較為平和的階段,而在這段時間,關中該大力發展生產力,囤積大量戰後重建需要的糧食、貨物。” “而在關東戰事結束後,朝廷徹底接管,首要的便是將銅礦收回國有,而後大肆製造銅幣,推行‘以工代賑’,將這些錢幣發到底層民眾手中,用以他們重建家園。” “此時。” “再將關東囤積的商品,大部分販售給關東民眾。” “以此收回發放出的錢幣。” “這一來一回,秦半兩徹底為地方接受,而因為人口減少,導致的貨幣增發,也會隨著商稅,回到朝廷國庫,關中民眾則能借助關東重建,明顯的發一筆財,至於關東則重建了家園,也感受到了秦廷的恩惠。”(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