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1 / 1)

最新網址: 聽著嵇恒描述的前景,嬴斯年眼前一亮。 若是真能如此,那關東又豈會再生出異心?大秦天下又豈不固若金湯? 惟有胡亥眉頭一皺。 他可是記得分明,嵇恒說過不止一次。 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 代價呢? 見嵇恒沒開口,胡亥主動問道:“天下熙攘皆為利來利往,這麼多人得利,那誰人少利?” 嵇恒一臉怪異的看向胡亥,也是不由莞爾,胡亥倒是很警惕,不過卻是有些警惕到頭了,笑道:“胡亥,你現在倒是有點一驚一乍了,此舉,看起來的確是天下所有人都能從中得利,但你看到的其實是戰後,若是從戰前去看呢?六國貴族、地方官吏、豪強鄉紳、士人,他們過去占有的利益都被分了。” “假如天下的財富是定額的。” “過去關東很大部分,都落入到了六國貴族、豪強手中,戰後,隻不過是朝廷將這部分收到了手中,而後再以‘戰後重建’的名義,將其中一部分利益分潤給了關東底層,好讓他們盡快恢復過來,而關東底層拿了錢幣,最初隻能去購買關中傾銷來的糧食、商品等,從而將這些錢幣進一步消化了。” “此舉的確是多方得利。” “而這。” “便是朝廷下放鑄幣權跟蒙毅在關東將田地收歸國有的意義。” “為的就是讓朝廷有足夠多的錢去重建關東,去維持大秦這個龐大的體係。” “有錢才好辦事。” “簡而言之。” “大秦是將關東跟關中做了劃分。” “整個關東都是在給大秦做嫁衣,甚至戰後十幾年,關東依舊會因為生產效率的關係,為關中壓榨,這個剪刀差,至少需要十來年關東才會追上。” “大秦要做的便是提高關中的生產效率。” “讓大秦不受戰亂影響,即便關東生產情況大為縮減,但在關中大幅提升下,整個大秦的生產情況,實則並不怎會受到影響,而後朝廷在向關東大撒貨幣,讓關中生產的商品,大量的被銷往關東,繼而到手更多的商稅,以此讓大秦征收上來的租賦稅並不會因戰亂而減少。” “等到關東人口漸漸多起來。” “大秦能征收上來的租賦稅隻會更多。” “繼而保障朝廷的正常運轉。” “關東戰亂,朝廷的確可以借此大發橫財,不僅能收回大量的田地,還能收回大量的錢幣,以及收攏大量的銅礦,但朝廷是不可能真一直將銅礦用以鍛造錢幣的,也不可能一直維持這麼多的外來收入,最終還是得依靠最基礎的租賦稅。” “租賦稅才是大秦政權穩定的根基。” “而大秦的體製,對於錢糧的需求量很大。” “若是因戰亂,減少了收上的租賦稅,朝廷就算國庫有再多的錢糧,也經不起十來年的恢復消耗,坐吃山空是不可取的,因而隻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盡可能的維持現狀,並長久而悠遠的增收租賦稅。” “想要穩定的征收。” “放眼天下,隻有兩個辦法。” “要麼提高人口,要麼提高生產效率。” “經過戰亂,人口凋零,就算想恢復上去,至少也要十幾年,而十幾年過去,大秦能征收上來的租賦稅,還跟過去一樣,依舊是不足以維持這個龐大體係的,因而真正的辦法,隻有提高生產力。” “讓商品貨幣流通起來。” “繼而收取更多高額的商稅。” “舊有的情況,就是一塊碗那麼大的餅,讓天下分食,隨著人口增加,每個人能分到的份額,隻會越來越少,最終也會有越來越多人不滿,繼而天下不斷滋生動蕩。” “而今,我提出的辦法。” “便是不斷將這塊餅做大,這樣就算人口增加,也能大幅減緩不滿的人口數量。” “從而為天下爭取到更多安寧的時間。” “不過.” 嵇恒頓了一下,凝聲道:“生產效率提高,固然是很好的,但大秦能養活的人口是有限的,對於商品的消耗,也是有限的,隨著關東生產效率也日漸起來,最終大秦會逐漸出現商品過剩的情況,大秦到那時恐會不得不繼續開啟下一段的征伐。” “人為打開一個商品傾銷的口子。” “匈奴、百越以及更遠。” “這隻是未來大秦的一個方向。” “大秦真正想踏上這條路,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可能上百年,甚至數百年。” “乃至更久。” “而且提高生產效率,並沒有想象的簡單,需要日積月累的成長,我之所以讓扶蘇在天下修建學室,並準備日後推行更為上層的太學,原因便在於此。” “從天下數以千萬計的人口中,選出真正的可用之才,讓他們去踏出前路。” “從而奠定大秦長久昌盛之根基。” “至於為何,我會提出這樣的建議,便在於大爭之世,數百年來,天下已積累了很多技術跟經驗,隻不過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推廣跟實踐。” “若是秦廷能夠利用起來,我雖不知關中的生產情況會提高多少,但決然會比過去提高至少兩三成,如此情況下,大秦就能用更少的人口,完成更多的事,也能獲取到更大的價值。” “而這才是大秦朝堂現在必須要考慮的事。” “如今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關東的戰事上,卻是鮮少有人注意到,大秦財政上即將麵臨的問題,若是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勢必會危及朝堂的運轉,而且關東戰亂,讓朝廷減少了很大的負擔,關東三十幾個郡,五六百個縣,這麼龐大的官吏體係,需要的年俸,可謂是海量。” “如今朝廷很大程度是不用支出的。” “雖然也收不上錢,但這個收支,其實是入不敷出的。” “然而一旦天下重新歸一。” “財政的缺口,也就會徹底撕開。” “而且這個豁口會越來越大,至少幾十年都填補不上,幾十年的入不敷出,還有犒賞功賞,大秦很難支撐的下來。” “所以啊,治國,很大程度上就一件事。” “就是搞錢!” “有了錢,才能治國。” “沒有錢,空談隻會誤國。” 嬴斯年拱手道:“學生記住了。” 嵇恒搖搖頭。 他擺手道:“你少年老成,不過眼界太窄,做事比較沖動,大秦如今的情況,其實是很好的,關東財政上的壓力,隨著戰事,其實大為縮減,而朝廷又隻派出了十萬將士,對朝廷的負擔其實也不大,加之,還有戰敗的,壓力更小了。” “隻要將過去數百年積累下來的技術跟經驗,真的大力研究,讓墨家那些人,從天文星象上收收心,回歸自己的老本行,還是大有可為的。” “隻要能提高糧食產量、各種礦石產量,什麼搬運效率等等,大秦未來可期。” “畢竟戰亂之後,人口會有一段井噴期,而隨著技術的推廣,也能養活更多的人,這也算是一種正向循環,隻要大秦老老實實不再去弄各種幺蛾子,至少能有五六十年,甚至更久的上升期。” “至於上升期後,如何避免急轉直下,就要看大秦朝堂的智慧了。” “要麼繼續拔高技術,要麼就隻能對外擴張了。” “不過這要你們自己考慮。” “我就不多嘴了。” “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大秦本質上是一個軍國主義的帝國,骨子裡是有著擴張的野性的,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若是不能從政治經濟上得利,毫無意義的擴張,其實是得不償失的,而想要謀求到政治經濟利益,就必須要從技術上突破,唯有技術上突破了,大秦才能以最小的代價謀求到最大的利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或許.” “有朝一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秦土。” “凡天下之民,皆為秦民。” 聞言。 嬴斯年也不由瞠目。 隨即就是一陣振奮跟激動。 這才是大秦該有的氣魄跟霸道。 唯有胡亥眉頭一皺,他狐疑的看了嵇恒幾眼,卻是覺得有些怪異。 嵇恒似乎話多了點。 這不像是嵇恒的日常風格。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嵇恒描述的宏圖,十分的令人神往。 也十分有可行性。 隻要技術能提升,大秦便始終處於上升期,實在提升不了,那就對外擴張,這同樣也能緩解一陣,若是依舊不行,那也幾近是到了帝國由盛轉衰的時候了。 若是後世皇帝有才有能,也未必不能實現中興。 而這至少為大秦鋪了一百多年的路。 甚至更久。 嬴斯年跟胡亥出了屋。 嵇恒獨自坐在躺椅上,眼中露出一抹蕭瑟。 這一世。 他終究還是輸了。 所謂的周秦變局,其實就是場騙局。 他最終還是以身入局了。 唯一讓嵇恒有些欣慰的,他至少沒讓這場亂局,持續太久時間,也沒有真的波及整個天下,也算是為天下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跟前路。 但其他的。 他已做不到了。 嵇恒從案下取出一張紙。 稍加點墨,開始在紙上落筆。 他寫的很慢。 當最後一個‘嬴’字寫完時,嵇恒將手中毛筆扔出,整個人癱倒在了躺椅上。(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