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分權,控財!(1 / 1)

最新網址: 隨著又一場三日後的宴會,扶蘇已將關東、關中大部分官員都見了一麵,也將朝堂接下來的動作告訴給了百官。 十日後。 就在城中依舊好奇,扶蘇兩次宴請所為何事時,一道告書,就這麼明晃晃的張貼在了城中。 看完告書內容。 城中原本好奇的市人,也當即知曉之前發生了什麼。 陛下意欲在關東設立幾個經濟特區。 不過什麼是經濟特區,這特區具體要做什麼,告書上泄露出的有用信息其實很少,還需日後公布。 西城。 城中的告書,也傳至了嵇恒之耳,嵇恒稍加思索便清楚了扶蘇的做法,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隨即。 他翻開了一份書信。 這是扶蘇今日差人送來的書信。 書信上的字跡很簡練,也很樸素,但透著一股古樸大氣,這是扶蘇的親筆信。 信中。 扶蘇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決定改革天下體製,而首當其沖的並非是百官憂慮,及地方好奇的官職,此事急不得。 等真正落實,沒有三五年,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也不敢貿然就這麼大動,若是因此攪亂了當下的發展節奏,實則是得不償失。 他需要先觀察一下。 尤其是要看看這幾個經濟特區的實際情況,再便於他日後定奪。 而今的扶蘇,變得更為謹慎,也更為成熟穩重,不會真就腦袋一熱,就興沖沖的將想法推進。 而是會有所甄別,取舍。 先易後難。 以觀簡單改革的後效,再徐徐圖之其他。 已是明君之象。 在信裡,扶蘇認為天下集權,首重的當為兵,唯有兵權不失,他這個皇帝才能坐穩天下。 這是始皇告訴給他的道理。 隨著關東平定,天下兵馬迅速膨脹,如今已超百萬,這麼龐大數量的軍隊,每日耗費的糧草都是海量。 為此。 扶蘇決定按之前的計劃,將部分關東士卒填充進南海跟北原兩大兵團,同時將部分服役當年的關中老卒退下。 繼而達成精簡士卒的目的。 按扶蘇預估,這一番精簡下來,關中至少能回來二三十萬秦人,關東也能放回十萬上下民人。 對天下都是極大的振奮激勵。 隻是他現在焦慮一件事,就是如何論功行賞,韓信手中很多士卒,嚴格意思上並不是‘秦卒’,也不是朝廷征發的。 但這些人又的的確確在平定關東的戰事中,斬立了軍功,也的確該行以功賞,隻是按軍爵製,大秦要給出的錢糧太多了。 他並不願意。 也實在不想拿出來。 大秦國府中剛剛有錢,就這麼一下又拿出去,實在讓扶蘇有些心疼。 因而扶蘇想取個巧。 這部分未登錄在冊的士卒,不以戰功封賞,而是以《盜律》中的捕盜去論功。 如此一來。 朝堂給出的錢糧會少不少。 同時,借助此法,削弱韓信在軍中的威望,同時打散關東、北原、南海舊有的軍隊格局。 繼而保障扶蘇對軍權的控製。 對於扶蘇的想法,嵇恒搖搖頭,頗為哭笑不得,他本以為扶蘇會對軍隊作出神什麼建設性的改動,結果隻是零敲碎打。 與其如此。 又何必扣扣搜搜? 歸根到底。 扶蘇現在是茫然的,並不知該如何該,也沒有具體的方向,因而隻能去做這些零碎的改變。 但這明顯是不對的。 改革,為的是將天下引向一條更為康健的大路,而不是在一條胡同裡麵打轉。 他放下信函,淡淡道:“扶蘇,對天下的理解不夠,對天下的認識也不足。” 一旁。 嬴斯年好奇的瞥了眼那份已合上的樹書信,很疑惑自己的父皇給夫子寫了什麼,為何會遭到夫子這麼低的看法? 胡亥撇撇嘴。 他倒是對此習以為常。 這是扶蘇一直以來的問題,目光太局限,看問題太淺,思考的層次也不足。 當然。 這主要看跟誰比。 跟嵇恒這麼怪胎,那是沒可比性,但相較過去已好不少了,至少會主動謀求改變。 片刻後。 嬴斯年問道:“夫子,我父皇書信中如何說的?為何夫子會如此的貶低?” 嵇恒瞥了眼嬴斯年,又收回了目光,他知道扶蘇的想法,就是讓嬴斯年代為傳話罷了。 他緩緩道:“扶蘇的理解沒錯,不過這應該不是扶蘇的理解,而是當年始皇告訴給他的。” “天下之重,重在四事。” “槍桿子。” “刀把子。” “錢袋子。” “筆桿子。” “掌握了這幾樣,便徹底掌控了天下。” “扶蘇為長公子,儲君時,唯一能觸及的便是錢袋子,其餘三樣,並不敢有染指的念頭。” “如今大權在握。” “卻是在借此,將天下政權的大權徹底攬在自己身上。” “所謂槍桿子,顧名思義,就是軍權。” “皇帝的威信,很大部分,其實是來自軍隊,隻要軍隊在皇帝的控製下,那皇帝就能始終把持朝政。” “讓所有人忌憚跟臣服。” 聞言。 嬴斯年若有所思。 嵇恒又道:“至於刀把子,則是有清理朝臣以及斧正天下的能力。” “錢袋子,則是錢。” “筆桿子,大秦過去相對是有些忽視,尤其是獨尊法術之後,對於輿論的控製力其實是有所降低的。” “輿論同樣是一種權利。” “公權力。” “而這部分,也是掌控天下的必經之路,唯有將這四樣全部控製在手中,才算得上真正的大權獨攬。” “隻是並不怎麼容易。” “就扶蘇而言,他想集權,提高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降低軍中將領對軍隊的影響。” “故想對軍隊做些改變。” “不過他並沒有明白,該如何掌握軍隊,也沒有真正的理解,該怎麼對軍隊做調整。” “大秦的軍製該變。” “不過應當是進行統一的改變,從上到下,裡裡外外的改變,因為扶蘇不是始皇,他固然在這邊積累了不少的威信聲望,但依舊是達不到始皇的高度。” “軍中士卒對他這位皇帝,有敬有畏,但若是談及忠心,願意為扶蘇赴湯蹈火,恐就未必了。” “因而大秦軍製的改變,不該隻盯著些許蠅頭小利,也不當注重於削弱軍中將領對軍隊的控製力,而是當從製度上做改變。” “從製度上限製將領的權力。” “而這明顯是扶蘇沒有考慮到的,但若說扶蘇真的沒有考慮過,倒也未必,隻是扶蘇一時半會想不到好的主意,所以就有了這封書信。” “想從我這尋求方向。” 嵇恒輕笑一聲。 嬴斯年尷尬的笑了笑。 嵇恒道:“扶蘇的想法其實是沒錯的,隻是他對軍隊的是涉獵較少,並不知軍隊的運行情況,霧裡看花,作為一個門外漢,自然想不到什麼好的限製辦法。” “但其實很簡單。” “分權!” “將現有的軍權,一分為二,分為對內跟對外,兩者涇渭分明,不得朝堂許可,不能輕易越界。” “對外為國防軍,負責大秦邊疆穩定,主要以對外戰爭,防禦匈奴,百越等邊疆勢力。” “對內則以安保軍為主。” “用以鎮撫內部,這裡麵又做一定的區分,從地方的亭卒,再到郡縣的士卒,再到鎮壓地方叛亂的軍隊,等級分明。” “借此將內部兵權,一而再的分化,各級也都由不同的朝臣控製,並不會集中到一個官署。” “大秦的軍製其實本就有所考慮。” “雖然大秦有一個太尉的官職,但太尉本身是調不動兵的,一切都以虎符為準,甚至都不是太尉,大秦任何將領沒有虎符都無權直接調兵。” “太尉的主要職能,是負責對士兵進行征發和訓練,運輸糧草以保障後勤,各處關塞的防務等等,也必須有皇帝授權,太尉才能領兵出征。” “因而太尉官職是高。” “但手中真正掌有的兵權,反倒不及郎中令跟軍中的將領,地位高但權力是有一定削弱的。” “這其實也是必然的。” “一個身居高位的大臣,既控製著軍權,又有極高的身份地位,這如何不讓皇帝忌憚?” 聽到嵇恒的講解,嬴斯年恍然開朗,也一下明白了其中關鍵,想靠提防將領去避免兵權旁落是不現實的。 唯有分權。 讓將領手中權力不能集中,這樣除非所有軍隊都叛變,不然朝堂實在是掌有兵權的。 而是軍權內外兩分合情合理。 在對內作出細致劃分,對外的大軍,同樣做一些分權,身份地位威望高的將領,並不直接領導大軍,隻掌有大軍的名義控製權。 想真正調集軍隊,必須得皇帝開口,拿著虎符才能調兵,不然隻能在軍隊內部做一些動靜。 我麾下將士的士卒,並不意味著是我的士卒。 就是靠著這種分權,讓軍隊始終被牢牢控製在皇帝手中,並不能再為外界染指。 而且若是內部生亂,則可直接派國防軍鎮壓,若是國防軍有問題,則可以拍內部的軍隊去討剿。 這樣朝廷始終有餘地。 “夫子高明,學生佩服。”嬴斯年一臉崇敬,若非嵇恒說出,他恐根本就想不到,還能這麼操縱兵權。 見嬴斯年一臉激動,胡亥咧嘴一笑,他當年跟扶蘇,又何嘗不是這樣?佩服的都快五體投地了。 胡亥凝聲道:“還是有一些問題,內外的軍隊總歸是不一樣,你說的國防軍,就算有意分權,手中掌有的兵權,依舊很大。” 嵇恒點頭。 他笑著道:“僅靠對軍隊進行分權自然是不夠的,但內軍跟外軍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外軍是駐紮在邊陲,或者是一些偏遠之地,用以進攻或者防範敵軍入侵,他們相較遠離繁華地界,日常所需糧草輜重,都需朝堂調撥。” “因而最後一道門栓是錢。” “外軍的糧草輜重一年一劃撥,如此,則能進一步壓製住軍中軍頭的跋扈跟傲慢。” “所以……” “想控製好軍隊,必須讓軍隊受到朝堂各方掣肘,不能真正的獨立在外,更不能讓其有自謀經濟的可能,杜絕一切自己做大的可能。” “軍隊嚴禁經商。” “更嚴禁一切違背朝堂律令的經商活動,違者皆斬。” 聞言。 嬴斯年連連點頭。 若是軍隊能自謀錢財,這對大秦而言實在太危險了,一旦做大,無疑成為一方諸侯,這是大秦決不能容忍的,更不想見到的。 財政大權必須經由朝堂之手。 而且還要不斷對士卒進行不斷的更替輪換,依次來保障,軍隊的控製權始終掌控在朝廷手中。 而退伍士卒,也可以繼續本職,進入內軍為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亦或者領一點軍功獎勵回家。 也算是有了條退路。 整體而言,夫子的想法,都是高屋建瓴的,也都一針見血,僅僅十來句話,就將軍隊的改革,徹底的梳理完畢了。 “斯年記住了。”嬴斯年恭敬的作揖行禮,態度很是恭敬。 嵇恒擺手。 他並不在意這些虛禮。 他沉思了一會,沉聲道:“大秦改革真正的難處,其實並不是在製度上,而是在執行上。” “再一個。” “便是在收稅上。” “掌握軍隊,並不意味著能完全把控天下,天下終是人治,而人都是有欲望,有野心,也私心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但天下的錢財就那麼多,終有一日,朝臣不會再滿足朝堂一年發下的年俸的,到那時,大秦真正的困難才真真的浮出水麵。” “朝堂收不上來錢!” “坐上皇帝位需要依靠兵權,但想坐穩靠的卻是錢,天下熙熙攘攘都為利來利往。” “無錢百事難。” 聞言。 嬴斯年眉頭一皺。 他有些不解,為何會收不上來錢?大秦的稅收製度可謂嚴苛,真的有官員敢冒這大不韙? 不過嵇恒卻沒有多說的想法。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一口吃不成胖子,唯有軍權徹底降伏了,才能有後續。 而那才是真正的深水區。 也是真正的難點。 隻不過那些隱患,本該還有一段時間才會凸顯出來,他隻是提前說了出來,讓扶蘇有個警覺。 不至最終尾大不掉!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