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輪到我退伍了?(1 / 1)

到底留不留   謹以此篇,獻給部隊歲月   獻給無數默默奉獻的基層戰士們   吳小康把電腦上的小紅叉一個個點擊完,瞄了瞄右下角的數字:03:03。還有十分鐘就要站哨去了,算一算,兩個小時一崗,離起床也隻剩下了半個小時。還能睡好嗎?他嘆了口氣,在冰冷的玻璃桌麵上小憩起來。可幾乎是剛剛與周公碰麵,往外“冒”著一身秋寒的哨兵就把他晃醒了。   “文書!換崗啦!”   邁著略顯沉重的步子,吳小康在操場上來回踱步。今晚的月色很好,手裡的照明燈似乎顯得有些無用武之地。他抬頭望去——這似乎是他五年來第一次好好欣賞這個朝夕相伴的營部呢,平時太忙了,身在此山卻不見此山。   座落在閩南腹地的251團是全師最新一批的營房新建項目:外觀現代化、布局人性化、設施便利化,哪怕從美學角度也是無可挑剔:磚紅色的屋頂,乳黃色的馬賽克墻體,烏黑發亮的扶欄桿和銀白的窗框交相呼應,在明亮如鏡的玻璃窗映襯下,整個通信營簡直像個令人贊嘆的工藝品。逢到大晴天,那藍天才叫藍、那白雲真叫白,顆顆“軍姿”挺拔的橄欖樹呼應著士兵們的橄欖綠,美得令人窒息。五年前,小康下連的那一天正是那樣一個風景如畫的日子,251團是他一來就愛上的地方。此時此刻,夜色中的營房色調暗了幾個度,但仍美麗莊重,守護著沉睡的全連戰士。   一晃眼,自己竟已是走過五個年頭的“老兵”了。入伍前,小康是個普普通通的計算機專業中專生,因著一份好奇一份崇敬走進了部隊。由於技術在手,他甚至從第二年起就調到了營部學習當文書。他想起了自己的“師父”老陳。老陳退伍之前,戰友們都尊稱他為“老文書”,而他吳小康則是“小文書”。老陳是個十二年的老兵,班長、軍械員、衛生員、駕駛員、司務長這些崗位他無一不通,小康覺得自己有幸能與這樣一位“大神”級人物同室共枕眠三年多,絕對是軍旅一大幸事。在老陳的言傳身教之下,自己儼然已經是個合格的文書了。不過,自從老陳退伍以後,大家也就不再好意思“小文書””小文書”地這麼叫他了,而是給他“調級”,去掉了“小”字,直呼其為“文書”,簡單而正式。去年老陳退伍那一天,自己舉著相機在人群中捕捉著戰友們的擁抱和淚水,可當他把鏡頭對準老陳的時候,他卻還是一如既往地不愛拍照,擺了擺手,接著扭過頭望著營部大樓出神。他堅毅的側臉一直沒有轉過來,直到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漸漸遠去……   吳小康知道,老陳是想留的。一紙縮編命令讓他和小康團機關裡之間形成了一種不可明說的矛盾,但無論是乾部還是戰士們,誰也沒有明裡提起過這個話題。傳聞說,以後營部的文書崗位可能隻能留一人,本來,在當時還是個“新手的”的小康已經做好了重回戰鬥班排的思想準備,可出人意料的是,老陳卻主動打了退伍報告並笑著說:“是時候給年輕人挪挪窩兒嘍。”這個年輕人是誰,小康很清楚,送老陳上車的時候,他用相機擋住了肆意泛濫的眼淚。   小康正回憶往事,忽然看見一個人影正遠遠地從營門崗方向走來,他馬上按亮了手電。   “站住。口令?”   “2,回令。”   “1。營長好!”原來是李營長查崗。小康把手電換到左手,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怎麼樣,人員都在位吧?”李營長一向和藹可親,常服上的兩杠一星在月光下熠熠生輝。   “報告營長,哨位無異常情況,營部在位22人……”   “好。小吳啊,怎麼想的?今年打不打算留二期?”李營長在崗哨簿上簽了字,微笑看著這個自己得力的助手。在整個通信營,這個老陳帶出來的徒弟已經有口皆碑,甚至比連裡的二期三期文書說話辦事還要麻利,為人處事也是無可指摘。李營長也是從通信員乾起的,他深知有時候一個部隊的政治工作水平如何,隻要需瞅一眼他們的文書室就可摸個大概齊:有的文書室文件資料辦公用具井然有序擺放整齊,文書正襟危坐在電腦前,迅速及時接起每一通電話並妥善處理;有的文書室一腳踏進去,就要被裡麵如同生化武器般的香煙泡麵臭鞋味兒熏得兩眼一黑,你要想找到裡頭的文書啊,還得在堆積如山的文件裡或者陳列櫃和烏烏壓壓進來辦事的人群裡裡搜索一番。通信營部的文書室就是前者,而吳小康的大腦就如同windows的“我的電腦”,司、政、後大大小小的通知、計劃、通報、名冊在裡頭分門別類有序歸檔。有他這樣的“士兵參謀”在,自己和教導員在每一次的大項檢查後揚眉吐氣的幾率就很大。   小康喜歡當文書,喜歡把老陳教給自己的一切傳承下去。聽到問話,他暗想:自己怎麼可能不想留二期呢?這幾天,他甚至開始在二年度兵中挑選著下一個“小文書”了。   十月的夜風已經帶來了絲絲涼意,但小康在營長的提問下一顆心很熱乎,同時又有點不好意思:“嗯!想留下,再乾幾年!”   “嗬嗬,小康啊,無論工作還是各方麵表現,你都很不錯。營裡能有你這樣的文書很難得。不過,咱有紅心,也要有準備。年底就要改革了,你也知道,到時候得走一批士官。我問你,如果走的人有你,你能接受嗎?”李營長語重心長,一口氣說了很多,卻說得小康的心降了溫。   “……”。部隊的消息是四通八達的,他當然知道年底部隊大改革精簡裁兵的消息。文書群體是軍隊中的“萬事通”,上至師部機關的小道消息,下至營連主官昨夜與嫂子吵架,幾乎全都裝在他們腦中的“文件夾”裡。可現在遇到“走”與“留”的抉擇,小康再也不是什麼萬事通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服從組織安排!”小康明白,部隊有很多領導往往並不是想要你的真心話,也不是想和你拉家常,而是在考驗你的政治覺悟。很多時候,適當的一些“違心話”反而能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你們這樣的老兵對連隊感情都很深,也各有各的困難。營裡麵肯定會充分考慮。行,好好站崗,我再去各連看看。”營長得體地代表“組織”回答了吳小康,可卻又讓人覺得他什麼都沒有說——就像機關下發了十幾頁紙的學習文件,隻有那麼一兩行字是核心乾貨。   “營長慢走。”小康用手電為營長照亮了前方的路,自己心裡卻亂了方向。師父老陳穿了十二年的軍裝,乾了十年文書,退伍後進了老家的派出所做了個普通片警。他在電話裡告訴小康,外麵的生活和部隊一樣忙碌,卻少了很多滋味。老陳說他挺懷念文書室的那臺比小康服役時間還長的的電腦的。小康暫時還沒有品嘗出他指的“滋味”到底是什麼,但也許他隻有繼續留下來才能懂得老陳話裡的禪意。   清晨五點。遠方的地平線上泛起了蒙蒙的微光。一夜滿天的星子昭示著又一個晴天,月牙兒此刻正影影綽綽,戀戀不舍地退出駐地上方的天幕。小康下了崗,重重躺在文書室的床上蓋著大衣蒙頭補覺。床頭的“豆腐塊”橫平豎直,隻是綠色的表麵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纖塵——前段時間季度性考核和檢查頻繁,自己和教導員一塊兒忙得連軸轉,這被子幾乎有一周都沒有打開了,每天淩晨,小康不是蜷縮在床上就是趴在電腦前合衣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