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小卒(1 / 1)

大明小卒 初·十三 4094 字 2024-03-17

李自成確實當官了。但官不大,就和李玨說的那樣,做了楊總兵的親兵小旗。   其實,這件事不難猜,楊總兵很欣賞李自成,早就說過讓李自成去找他的話。   再一個就是,李自成這種身量,還有做驛卒的經歷,還識字,到了邊軍這裡,妥妥的親兵小旗。   “李玨兄弟,楊總兵說了,也讓你做親兵。隻是,暫時不能做小旗,怕其他人不服……”   李玨火了,心說你做小旗就行,我做就有人不服是吧?   倒不是李玨看上了小旗這個芝麻官,而是李玨覺得楊總兵不給義父麵子。   楊鶴給楊總兵的那封信,李玨看過,上麵說讓楊總兵妥善安置李玨帶來的那些流民,千萬不可放他們回陜西。   還說李玨是他的義子,請楊總兵照顧一二……   沒有給李玨要官,隻說是義子,讓他照顧一下。   不給李玨要官,是因為楊鶴還等著李玨回去。請楊總兵照顧一下,估計是楊鶴想讓楊總兵給李玨行個方便。   可不知道楊總兵是怎麼理解這封信的,竟然要讓李玨當他的親兵。   想了想之後,李玨突然看著李自成,說道:“李兄,楊總兵想讓我做親兵的事情,是不是你搞的事。”   李自成嘿嘿一樂,道:“楊總兵得知你是楊總督的義子以後,本來是想等你到了以後,派人護送你回去。我想了又想,覺得離不開你,就請楊總兵留下你,說是做親兵,實際是書辦……”   李玨聽到這裡,心說去你的書辦吧,我要去肅寧。   在李玨的印象中,肅寧城堅炮利,是個茍著的好地方。   李傳勛也告訴他,肅寧出了一個魏公公,就把肅寧修的比京城還要堅固不說,城頭上還擺滿了大炮。   肅寧是魏公公的老家,李玨相信魏公公會把老家修的比京城還有堅固,擺在城墻上的大炮,肯定也比京城多。   “城墻全部包磚……”   聽聽吧,就這城墻全部包磚,這大明有哪座城池能比得上。   李玨覺得這大明太亂了,陜西也已經是無法收拾了,覺得還是回肅寧茍著的好。   至於義父楊鶴,一個空頭總督而已,要錢沒錢,要兵沒兵,他會死在那裡的。   還是回肅寧好,至少那裡沒有賊寇,也沒有流民,適合自己茍在那裡。   “哦,差點忘了,楊總兵給你的信……”   李自成拿出一封信,交給了李玨。   李玨打開後看了看,隨後就把信揣在了懷裡。   完了,隻能先暫時留在這裡了。   “自成兄,麻煩你回去告訴楊總兵,我願意做他麾下一小卒……”   “啊?”   “啊?”   “啊?”   ……   一聽李玨這話,別說是李傳勛等人了,就是李自成也驚了。   做過驛卒的人都知道,做驛卒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消息靈通。   他們可以從那些使用驛站的達官貴人那裡,打聽、或者是聽到一些消息。   不做驛卒以後,再想知道什麼內部消息,那就很難很難了。   李玨等人已經不是驛卒了,也就不知道這兩個多月發生了什麼事情。   當然,這裡說的事情,是朝廷大事。   楊總兵在給李玨的這封信裡說,朝廷有很人彈劾楊總督,說他花了很多錢,賊寇卻沒減少,還有日益增多的趨勢。   而且,還有人說,楊總督養寇自重……   所以,楊總兵告訴李玨,讓他先在他這裡暫時避難。因為,有人把綏德發生的事情,告到京城皇帝那裡去了。   “此事密,不可對外人說。”   這是楊總兵信中最後寫的話。   李玨很想罵人,可又不知道該罵誰。   他看了看周圍的人,好像沒有一個找罵的。   於是,他就看見了阿福。   阿福正在朝他搖尾巴,嘴裡裡好像還含著什麼東西。   “阿福,吃的什麼?莫非是人骨頭嗎?”   阿福搖搖尾巴,把嘴裡的東西吐了出來……   李玨瞅著這個即像老鼠,又像兔子的東西愣了一下,隨後就喊道:“獺兔!”   再看那些流民,此時正在荒地上撅著腚刨土……   李玨樂了,心說他們一定會活下來。   楊總兵很給楊鶴這位三邊總督麵子。   雖然,楊鶴慘遭彈劾,還有人告黑狀,但他還是把李玨帶來的這些流民,都分散到各處軍田裡了。   邊軍有地,雖然已經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可不管在誰手裡,都需要有人種地。   對此,李玨十分滿意。能救活一個就救活一個,這樣,大明就少了一個賊寇,而多了一位赤子。   李玨則去了楊總兵那裡,真正的做了一名小卒。   楊總兵對李玨很客氣,畢竟是三邊總督的義子,麵子總是有的。   但李玨拒絕了書辦的差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的理由是不想讓人覺察到他的存在。   對此,楊總兵很是贊許。   楊鶴的下場不妙,他的義子在楊總兵這裡做書辦,傳出去對楊總兵不好。   再說,綏德發生的事情,朝廷有抓捕李玨的說法。   還是做小卒好啊,不顯山不露水,跟藏起來差不多。   就這樣,李玨成了李自成手下的一名小卒。   李自成是親兵小旗,手下隻管著十個人。   李玨卻帶著李傳勛、郝搖旗、劉國龍、劉佳良、哼哼和哈哈兄弟,還有李玨和郝搖旗的那些親兵,都來到他手下,差點讓他直接坐上總旗的位置。   楊總兵知道此事後,根本就不想管,反而還挺高興的。   反正李玨帶去的那些人,又不用他發俸祿米糧,反而還是他的親兵,給他出力,他還能說什麼呢?   天下少有的好事啊!   李玨卻很懵逼,覺得自己這是自帶米糧給別人賣命。   所以,李玨就不願意呆在軍營裡,而是整天帶著他那些人去野地裡訓練。   李自成表現的則很盡職,每天忙進忙出的,一刻也閑不住。   因為,陜西賊寇已經到了甘肅地界。   得知此事後,李玨便說道:“他們終於還是鬧到這裡來了。”   陜西,賊寇已經是越鬧越兇,朝廷那道不許賊寇外流到山西、甘肅境內的軍令,現在已經擋不住賊寇的腳步了。   所以,身在甘肅的李玨,覺得自己那位義父,已經快要死在陜西了。   看著楊鶴送給他的那把佩劍,李玨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