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回首如夢(1 / 1)

大明小卒 初·十三 3838 字 2024-03-17

也就是這年十月,建奴突破邊墻,從北直隸遵化、薊州兩地進入,連續攻陷遵化、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等縣,兵峰直指京城。   崇禎下令,命兵部檄調各地軍隊入京師救援。   奉兵部檄調勤王的軍隊很多,其中就有甘肅總兵楊肇基帶領的這支邊軍。   楊肇基接到軍令後,便匆匆忙忙開始準備,一連忙了好幾天,等到出發的時候,好歹湊了一部分還能帶出去打仗的軍隊。   邊軍缺餉,很多士卒不願意入衛打仗。故而,楊肇基的軍隊缺員很厲害。   可勤王是大事,楊肇基也不敢誤了出發的日期,就隻好把自己的親兵營交給王參將帶領。   王參將是先鋒,估計會最先接敵。為了避免一觸即潰,楊總兵隻能把最能打的親兵營交給他帶領。   這樣一來,李自成做為親兵營的把總,自然就歸王參將帶領。   但李玨沒有去王參將那裡,估計是因為李玨已經不是邊軍了的緣故。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楊總兵說的是順路帶著李玨等人去肅寧,也就不好讓李玨繼續呆在親兵營裡麵。   其實,楊總兵也不願意看到他的親兵都喊李玨為李爺。   一幫胡子拉碴的老爺們,見到一個毛頭小夥子,卻要圍著他喊“李爺”,像什麼話?   李玨得知自己要隨著楊總兵一起行軍後,就把李自成等人找來,問李自成需要不需要人手。   因為殺了高如嶽的一些手下,回來後清點過人頭,楊總兵很高興,就把李自成升為把總。   把總,和郝搖旗做邊軍的時候官一樣大。   李把總說道:“雖是做了把總,可手下的人馬還是那麼多,並沒有增加。”   這種事情很正常,邊軍缺員嚴重,有官無兵的現象很普遍。所以,李玨問他需要不需要人手的時候,李自成連連說需要需要------   李玨問了問手下這些人,誰願意跟著李自成。   可問過一遍後,除了劉佳良和他的幾個手下,並沒有人願意跟著李自成。   這就沒有辦法了,李玨總不能逼著手下去跟著李自成吧!   李自成看到隻有劉佳良願意跟著他,而自己的侄子李過也不願意跟隨他,就顯得有些不高興。   李玨想了想,就讓李過過來,勸了他幾句。   “他畢竟是你叔父,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時候你怎麼能不跟著他呢!”   李過想想也是,就答應跟著李自成。其實,在他心裡想著,隻要李玨肯叫他一聲兄弟,他更願意跟著李玨沖鋒陷陣。   但李玨不是去打仗的,他隻是跟著隊伍行軍,然後轉道去肅寧。   吉日出發,鳴炮助威,殺雞祭旗,楊總兵的隊伍出發了。   李自成隨著王參將先行,楊總兵與甘肅巡撫梅之煥帶領大部隨後出發。   李玨帶著手下那些人,走在隊伍的後麵。在他後麵,就是輜重隊伍。   李玨看到士卒們抬著火銃,拉著大炮,趕著糧車,看著很是辛苦不說,且行軍速度也很慢,就後悔沒有隨著前鋒隊伍一起走。   畢竟,自己和手下帶的東西不多,且都是十分精乾。   李玨一直不放心的那六百人,此時也編入邊軍,走在前鋒隊伍的後麵。   鑒於楊總兵手下的兵力不夠,李玨便讓楊總兵招募那些人,並讓楊總兵許諾他們,待他們如親兵。   也就是說,他們一旦從軍,他們的餉銀不僅和親兵一樣多,且糧米有保證,還一定會足額領到。   這待遇很有誘惑力,這些原本就做過驛卒和邊軍士卒的人,根本受不了那種給別人種田,且隻管飯的日子。   所以,一聽到楊總兵開出的條件,他們大部分人都加入了邊軍。   李玨認為這大明不缺當兵的人,缺的是按時給他們發放餉銀和糧米。隻要足餉足糧,有的是人給大明賣命。   李玨看看自己帶著的這些人,除了忠心耿耿的老侄子李傳勛,還有郝搖旗、劉國龍、哼哼和哈哈等人。   護衛隊的人已經轉做親兵,現在李玨已經有一支近百人的親兵隊伍。   郝搖旗現在是親兵首領,劉國龍是副首領。李哼哼和李哈哈兩人,吃了很長時間的飽飯後,身體就跟吹了氣一樣,變的已經是很壯實了。   李傳勛很喜歡這兩人,經常沒事的時候,就拿他們練練手。   練的多了,兩人竟然能躲開李傳勛的擊打了。隨後,李傳勛就開始教他們用刀,射箭,騎馬。   “要想打人,必先挨打。等不挨打了,就可以打人了……”   現在,兩人都穿了邊軍的衣甲,一左一右騎馬跟在李玨側後,如同哼哈二將一樣。   李傳勛和郝搖旗等人看到他倆這個樣子,都是笑著搖頭,心說兩個瓜娃子毛還沒長齊呢,就想著保護他們的主人了。   真的要了緊要關頭,還不是我等沖到前麵去。   李玨收留的那條叫阿福的狗,現在也已經不是獨自一個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而是有了同伴。   這家夥不知道從哪裡領回來兩隻似狼非狼、似狗非狗的家夥,李玨便說這就是狼狗,還給它們起名叫“狼大”和“狼二”。   看著三條在隊伍旁嬉鬧奔跑的狗,李玨就想起訚川驛,想起第一次見到米脂城,和米脂的婆姨……   還有綏德,綏德的漢子,綏德的那些大戶們。   真像做夢一樣啊!   自己從一個餓的半死的前驛卒,到現在富得流油,想想之後,真是讓人既想笑又想哭。   不過,李玨很快就回到現實當中。   從綏德弄的糧米,早就消耗完了。   但他有錢啊!   從綏德的大戶人家弄了近三萬兩銀子,又從高如嶽的手下那裡弄了近一千兩銀子。   這些錢隻用了很少一部分。還在,剩餘的錢都在郝搖旗那裡保管著。   銀子是硬通貨,隻要有銀子,就不愁沒有糧食。有了糧食,就不愁沒有人。   說到人,李玨突然想起了劉佳良這個最無恥的賊寇。   這人竟然自願跟隨李自成,而不願跟著自己。   還有人說,因為他自願跟隨李自成,李自成當晚就請劉佳良喝酒,兩人說了很多很多,也喝了很多很多。   最後,兩人都醉臥酒鋪,被人抬了回去。   兩人喝酒的時候說的那些話,有人都告訴了李玨。   李玨自當他們是說醉話,是發泄,並沒有當真。   不過,聽到李自成說了“寧為雞口,毋為牛後”的話以後,讓李玨覺得這李自成的心態已經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