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紙上談兵(1 / 1)

大明小卒 初·十三 3676 字 2024-03-17

賊寇大首領李定國,帶著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向陜西雲陽方向蠕動著……   真的是蠕動,隊伍走的很慢很慢,一日所行不過才三十裡路。   可即使再慢,隻要不停地走,總有一天會走到他們想去的地方。   就這樣,這支隊伍千辛萬苦的進入到陜西境內。   這一路上,李定國所見到所知道的,使他覺得這陜西比起數月前,他帶著那些流民去往甘肅的時候更是蕭條了。   之前,他帶著那些流民去往甘肅,沿途見到的饑民雖然也很多,可主動跟著他去甘肅的並不多。   那些路上見到的流民,到底是故土難離,還是害怕他們,李定國也搞不清楚。   可僅僅過了大半年的時間,情景就很不一樣了。李定國他們大隊人馬走著走著,不一定就從那處山溝溝裡竄出一股股流民來。   這些流民也不多說什麼,徑直進到李定國帶著的這支隊伍,便是一路跟著走。   去往哪裡,他們不管不問,隻是跟著走。但他們都知道,他們已經從賊,已經做了朝廷那些官員嘴裡的賊寇。   李定國數次看著已經是越來越壯大的隊伍,心裡也是一陣陣的發懵。   這個樣子,不等與王左掛匯合,自己這支隊伍就會招來官軍。   而且,李定國已經得到確切的消息,楊鶴被押回京城後,陜西兵備道洪承疇先是做了延綏巡撫,後又做了陜西三邊總督,專事剿滅賊寇一事。   並且有人說,那個在綏德有一麵之緣的王二,也已經死在了洪承疇的手裡。   楊鶴主張剿扶並舉,洪承疇力主剿殺為主,安撫為輔。   李定國覺得吧,這洪承疇也算的上是大明的一個狠人,但這人-----   這個時候最好不要碰到他,就自己這點實力,估計不夠他手下的“洪兵”砍的。   當然,如果一旦遇到他,也可以選擇投降。但投降後,估計別人沒什麼事,而自己這個賊首就有被乾掉的可能。   據最近投靠到這支隊伍裡的一些人說,他們被洪承疇招降後,先是被遣散回籍,隨後,他們的大小頭領,幾乎全被洪承疇殺了。   至於這些被遣散的人為何又跑出來從賊,是因為他們回家後隻能等死。   莊稼依然是顆粒無收,然官府的催征依然是一次比一次狠。   “坐等家中也是死,出來搶糧尚有一線活路……”   李定國聽了這些話以後,心裡很不是滋味。   此時的大明陜西一地,老百姓的最後一條活路,就是從賊。   沒有賑濟,隻有無窮無盡的催征。沒有安撫,隻有棍棒加謊言。   李定國認為,現在自己想活下來,陜西的百姓想活下來,隻有拿起刀,搶他娘的,吃他娘的,喝他娘的,乾他娘的-----   鑒於先前搞到的那些錢,已經買不到多少糧食,也鑒於跟隨自己的人越來越多,李定國覺得該施展一次賊寇的手段了。   不然,真的就會像郝搖旗說的那樣,坐吃山空,然後散夥。   散夥是不可能散夥的,散夥以後,誰的日子也不好過。   於是,賊首李定國召集手下各位當家的議事,並下達了第一條軍令,圍困清澗縣城。   二當家的李自成聽到這道軍令後,頓時大喜,覺得終於可以施展一番拳腳了。   於是,他問李定國,需要他帶多少人攻城。   在甘肅的時候,大凡打仗的事情,那是根本不用勞駕李定國的,基本上都是李自成領頭打仗,郝搖旗助威,李定國跟著看熱鬧。   現在也一樣,李定國是賊首,自然也用不著帶頭沖鋒陷陣。   李定國聽到他問帶多少人攻城,頓時皺眉,道:“二當家的,沒聽清楚我的軍令嗎?”   “啊?聽清楚了,打清澗城啊。”   李定國看了一眼劉國龍,意思是你對他說。   劉國龍微微點頭,然後對著李自成說道:“李兄,大首領剛才說的是,圍困,圍困,圍困。”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李自成愣了一下,心說莫非自己是聽錯了,還是一心隻想攻城,故而誤會了大首領的意思?   這時,李傳勛也說道:“我家小叔確實說的是圍困,不是攻城。”   劉佳良卻有些不解的說道:“圍困和攻城有異乎?”   李定國猛然看向他,喝道:“喝水與吃飯有異乎?”   劉佳良被嚇了一跳,搞不清楚大首領為何發火。   “你以後不用吃飯了,別人吃飯的時候,你喝水好了。”   李定國說完後,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隻有劉佳良臉上青一塊白一塊的,顯得很是尷尬。   等眾人笑完了,李定國說道:“圍困與攻城,就是吃飯和喝水的區別,一個是為了填飽肚子,另一個是為了解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雖然都是為了肚子為了嘴,然手段不同罷了……”   “圍困,圍而不打,竅門就在圍上。攻城,必須攻必克,竅門就在克上------”   眾人都是靜靜地聽著,覺得這位大首領不愧是大首領,紙上談兵的水平就是高。   因為,這些人當中,沒有一個人看到過李定國拿著刀與人打仗。故而,他們常開玩笑說大首領是在紙上談兵。   但他們知道李定國不是趙括,李定國的紙上談兵,哪一次也落到了實處,並贏了。特別是李定國以百十個隻會打架的人,打贏了數百賊寇一事,他們對此都很服氣,且心甘情願服氣一輩子。   所以,當李定國與他們說完後,眾人都是趕緊準備去了,並沒有人提出絲毫異議。   隻有那個劉家良不看眼色,多問了李定國一句小屁孩都能聽懂的事,且叫的還是李定國原先的名字,差點被李定國命人把他拖出去砍了。   智商如此,直接壓低這支賊寇隊伍的智商。但劉家良卻不這樣想,他想的是,總有一天他會被李定國砍了。   現在想想,不是他首先出刀砍了王參將,可能現在還沒有這支賊寇隊伍吧?   劉家良也很鬱悶,數次對著李定國的後背暗自喊著,“若是沒有我,你現今估計在肅寧受氣呢,而不是在這裡做這個神氣的大首領------”   有一次,他又對著李定國的後背無聲地喊著,卻冷不防被李傳勛拍了一下。   自此,劉家良就落下了一個病,那就是隻要有人從後麵猛然拍他,他就會背過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