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打著邊軍的旗號做賊寇(1 / 1)

大明小卒 初·十三 4003 字 2024-03-17

關於屎殼郎這件事,李定國暫時還不想多說,因為起因來自於一個遙遠的、且是未來的故事。   但李定國知道這個故事是真的,並已經親自實測過。   所以,李定國帶著眾多流民去了甘肅以後,就讓他們沒事的時候,給他收集一些屎殼郎。   李定國要這東西做什麼,沒人知道。但那些人感念李定國給他們找了一條活路,就不管有事沒事,專門給他收集屎殼郎。   這東西在牛羊眾多的地方很多,而甘肅養牲畜的人很多。於是,等李定國離開甘肅的時候,就搞到了很多很多已經曬成乾的屎殼郎。   從甘肅搞到的屎殼郎乾,李定國都讓李傳勛交給了老營的那些健婦。   說實話,老營裡的那些女人,實在是稱不上健婦。   她們一個個都餓的皮包骨頭一樣,一陣大風就可以把她們刮的東倒西歪的,但李定國依然稱她們為健婦。   “隻要給她們吃幾頓飽飯,她們就是黃土高原最美最壯實,也最能養育的女人……”   於是,李哼哼和李哼哼就把這些人編入了第五隊,當做吃閑飯的人對待。   她們和那些不適合打仗的人,每日空閑的時候,就會把那些屎殼郎乾,用石塊碾碎,然後細磨,弄成乾粉一樣。   “小叔,我看過了,磨細的屎殼郎,隻有十多斤的樣子,大數還沒有磨好。”   李定國瞅著他,心說磨屎殼郎的事情,你大約是沒放在心上,你隻想著最能養育的那件事了吧!   “告訴你那些女人,沒事的時候手腳快一些,趕緊研磨好。不然,受潮了還要費工夫晾曬。”   整日行軍,最缺的就是停留晾曬的時間。   李傳勛趕緊說道:“是是,小叔我記得了,回頭我就告訴她們……”   李定國點點頭,繼續騎馬朝前走去……   李定國去的地方,就是李自成他們安營紮寨的那裡,也就清澗城下。   李定國等人到了的時候,李自成他們已經安營紮寨完畢。   李定國看了看他們的營寨,心說還不錯,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在邊軍裡麵混過的,營寨紮的位置很合適,都是堵在了縣城的大門外。   大明官軍新到一個駐紮的地方,一般把這地方稱為“訊地”。   而且,按照規矩,隻有到了訊地,地方官府才會供給糧米等。   但這必須有兵部或者是當地巡撫的行文。不然,當地的官府是不管的。   這一次,去京城勤王的軍隊嘩變的很多,逃跑的也很多,甚至私自跑回到原來駐地的也很多。   總之,鬧的亂哄哄的,氣的崇禎砍了好幾位巡撫和總兵的腦袋。   但勤王的軍隊之所以亂成這樣,與訊地不定有直接的關係。   比如說,山西鎮兵,還有甘肅邊兵,還有延綏鎮兵,他們到了原先定好的訊地後,不等糧米送來,緊接著又接到行文,說是讓他們趕赴下一處地方。   這士卒的雙腿雙腳都是肉長的,走了一天以後,早已經是雙腿發軟,腳下不定。   所以,遇到這種事情,很多士卒乾脆就跑了。   最讓人無語的是李定國等人呆過的甘肅邊軍,因為訊地不定,很多士卒竟然嘩變,直接跑回了甘肅。   最後,總兵楊肇基和巡撫梅之煥隻好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勤王,另一路則返回甘肅平叛。   李定國得知此事後,就覺得亂,真的很亂。同時,也覺得李自成之所以就這樣跑了,然後做了賊寇,也是情有可原。   “皇帝瞎指揮,明軍跑斷腿。”李定國總結道。   李定國在三處軍營裡都轉了轉,然後對陪同的李自成等人說道:“現在,就差兵部,或者是巡撫的一道行文了。否則,清澗縣令就要供給我們糧米等。”   兵部,或者是陜西巡撫的行文是不要想了,本來就是賊寇,也不是正經官軍,根本就不要想讓清澗出錢糧的事情。   所以,李自成等人知道他們的賊首李定國也就是說說罷了。   哪知李定國掏出幾張紙,交給李自成後,說道:“用箭射進城去。”   李自成一臉納悶的展開這些紙,發現上麵寫的是“陜西邊軍行至此地,發現近處有大股賊寇,故而主動留下保護清澗縣城。   然而,軍中糧磬,清澗有資軍之責。故而,必須在明日天黑之前,送出糧米一千石,騾馬百十餘……”   李自成心說這是打著邊軍的旗號做賊寇啊!   話不多說,李自成親自取下弓箭,然後連發數箭,將這些綁在箭桿上的書信悉數射進城裡。   做完這事後,李自成問道:“大首領,不是說好隻在這裡駐紮嗎?並不難為他們。”   李定國笑了笑,道:“沒難為他們的意思,隻是想讓他們快些送信而已。”   李自成明白了,這是大首領等不及了。不過,快一些也好,畢竟,起事以來逑事沒做,就跟著這位大首領跑路了。   是時候宣告這支義軍的存在了。隻是,大首領隻讓他做圍城的事情,不讓他做打援的事情,不知道是何故。   但他不敢問,劉佳良沒數,議事的時候多問了一句,就被大首領以“抗命”為由,差點拖走砍了。   咦,劉佳良去哪裡了,莫非看見大首領來了,躲起來了嗎?   可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你二人早晚有見麵的時候。   就在李自成東看西看的時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李定國說道:“給他們守好城門,千萬不要放賊寇進去。”   李自成大囧,心說我等就是賊寇,竟然給他們守門。   但他明白李定國這話的意思,就是可以放那些躍墻出來,去給鄰近的延安府送信的人。   從李自成這裡走後,李定國又去了郝搖旗那裡。   此時,清澗城南麵三十裡的地方,郝搖旗正帶著這支賊寇中最精銳的一部分人,埋伏在官道一側的山坡上,等著從延安府來的援軍。   看到李定國來了,郝搖旗帶著幾個人趕緊騎馬沖下山坡,迎接李定國等人。   到了近前後,李定國笑著說道:“搖旗兄,你從山坡上沖下來的時候,屁股後麵帶著一溜煙,我就想著吧,你的諢名不如叫做一溜煙好了。”   “哈哈哈……”   眾人大笑起來……   知道是開玩笑的話,賊寇中沒人會叫一溜煙,此名不吉利,容易讓人想到打輸了逃跑時的情景。   “李公子,我郝搖旗就不起諢名了,我就叫做郝搖旗,永遠給李公子搖旗吶喊,給李公子助威。”   李定國看看他,又看看周圍的那些人,說道:“米脂城下,我問搖旗兄,願不願意與我一起仗劍走天涯。   搖旗兄沒有猶豫,隻說了一聲願意,就舍棄了米脂守軍總旗的官位,跟我做了賊寇……”   “諸位請記住,今後我等甘苦與共,同生共死!”   頓時,這些人便一起狂喊著“甘苦與共,同生共死……”   喊聲隨著西北風聲,傳出去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