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要為家裡做些事(1 / 1)

陳逸聽著大哥大姐的商量,心想自己得積極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緩減家中的經濟壓力。   家裡的經濟收入有兩個,一是父親去世後煤礦每月給的撫恤金,大哥大姐的撫恤金已沒了,自己還有一年;二是靠賣一兩頭豬,再就是賣雞賣雞蛋,賣菜。第一頭豬是肯定得賣給肉食品收購站,剩餘的豬是賣給來村裡收豬的人,雞也差不多,隻有菜要挑到街上去賣,大哥不是經常去街上賣菜,賣菜耽誤時間,掙錢也不多,他與姐姐商量,多喂了一頭豬,用來賣。家裡的習慣,是每年殺頭過年豬,熏大半頭豬的臘肉,現在家裡都還有許多臘肉,是要吃到今年臘月的,這一帶絕大多數農家都是如此作為。   臘肉放在裝有生石灰的缸裡,生石灰每年會換,臘肉不會壞。家裡的收入,要先用來還債。   陳逸了解這年代物質匱乏,是計劃經濟,沒什麼物質流通,想搞投機倒把都難,但自己清楚,這時候,企業部門機關單位裡的吃吃喝喝風氣已露頭,雖說沒多少好東西吃,但都是盡量弄好的,隻是,容易買到的食材品種大多是豬肉和雞,魚和羊就不太容易了,而水裡的甲魚和山中的麂子之類的野味更難買到,或者說,基本上沒有。   陳逸知道,若是自己能弄到這些野生的東西,就不愁賣了,會有單位搶著買,而魚比肉便宜,更會有人搶著買,畢竟,如今是有錢難買到東西的時候,有了東西,一般人都會舍得買些來吃,社員上街賣東西,就是靠單位和拿工資或者沒條件種菜養家禽的人家來買。   陳逸清楚,上世裡,分田到戶後,隻要到“雙搶”,街上的家禽雞蛋就跌價,因為農家上街賣家禽的多了,這時,倒是讓二道販子大賺便宜,今年,這種情況就會出現。   自己上世出生於農村基層乾部家庭,親戚都是農民,對農村的一切再清楚不過。   二世裡,自己的家都在河邊,自己遊泳水平都是挺高的。在上世,自己就學會了放蝦籠的本事,讓家裡不少魚蝦腥味,後來,更是學到放蝦籠的好辦法,蝦籠裡還能進甲魚。而今世,河流的條件比上世更好,家門前的大河象水庫,雖說象水庫,但水是活水,河裡的魚就是河魚,是野生魚,不是水庫裡的死水魚,水產資源的質量絕對上檔次。   看來,自己先放蝦籠試水是對路的。   自己可沒忘記自己練成了內氣這件事,身懷內氣意味著什麼?就是有本事!就是武林高手!放個蝦籠應當更行。   現在報紙上也經常報道氣功師的活動,讓自己這幫學生羨慕不已,紛紛揚揚地議論著想拜師學藝,因為整個民族有神話傳說,更有兩本古典小說講述封神和妖魔鬼怪的故事,還有現實社會的少林武當門派,全社會對什麼鐵布衫、金鐘罩的功夫是耳熟能詳,自己這幫學生在打鬧之間還都說自己練有鐵布衫,如今報道有氣功師出山,自己這幫青少年不燥動才怪。   自然,有腦中記憶的陳逸清楚,氣功師在以後會宣布是假的,但自己練紅砂掌練出內氣則千真萬確,並且,這形成內氣的天地元氣還是靈氣。判斷入體的天地元氣是靈氣,陳逸認為自己的判斷是對的,隻有這樣才解釋得通,隻有這樣才符合自己對修煉之道的認識。陳逸認為,自己看的玄幻文也不是作者在胡編亂造,他們也是根據祖國的道家學說和中醫學說推導出來的,僅僅是中醫學說中的經脈理論,陳逸就認為,神話傳說就不是空穴來風,應當是傳自於上古文明。   陳逸想,引靈入體後的自己應當是入了修煉門,成了修煉者,掌握了眾多信息的自己,會修煉得怎樣的厲害呢?真的很期待。   現在先考慮增收的事情,放蝦籠要先做蝦籠。   陳逸上世的堂表兄弟有木匠篾匠,這世也同樣如此,這世,大伯家的大堂兄陳國慶和二舅家的三表兄周有財是木匠,二伯家的二堂兄陳國興和大舅家的大表兄周有福是篾匠,陳逸看陳國興和周有福用楠竹毛竹水竹剖篾挖孔做竹器,還有編製筐籠,自己看都看熟了。   陳逸念頭掠過,卻突然發現,腦海裡在自己一念之間,自己腦海裡竟構思出了用楠竹或毛竹或水竹做蝦籠的樣子了!而自己剛才不過是想想啊,這難道是說,自己這腦子是相當於超級計算機了,自己有想法,加上腦子裡的記憶,隻要想想,就能達到過去為某件事冥思苦想的效果?而這很可能是真的,陳逸明了自己已與眾不同,這應當就是事實。   陳逸屬於行動派,喜歡用實踐來檢驗,這下又思考怎麼做個竹椅子,一下子,腦海裡就浮現陳國興和周有福往常做竹椅子的過程,細節無比清楚,看起來,若自己親自動手做,隻會比他倆做得更快更好。   陳逸知道自己可能增加了本事,看過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出來,那麼,憑自己相當於超級計算機的頭腦,想做什麼,也應當能夠憑自己掌握的知識研究出來了,這不著急,以後有的是實踐的機會。   那就先做蝦籠,用蝦籠創造出效益來,讓自己在家裡多些發言權,在效益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後,自己的意見就會舉足輕重。   說到底,自己本質上不是年輕人,有著上世的人生經歷,自己盡快引導家裡走上富裕之路,讓大哥有資格找個好堂客,讓姐姐能挑個好郎君,讓兩人幸福起來,而弟弟妹妹,他們自然可以無憂無慮生活了,讀好書就行。   “哥,姐,我做幾個蝦籠,放河口裡,要是進了魚,進了甲魚更好,就拿到街上賣了,用來買豬肉。”陳逸直截了當地說道,心裡清楚,大哥肯定會笑話自己,認為自己說大話。兩個大隊不是沒人在小河裡或河口邊放過蝦籠,但他們的收獲小得可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久而久之,就沒人乾這事了。不過自己有分析,他們的收獲之所以小得可憐,一是可能餌料不對路,二是放的地方不對,三是運氣不佳,而第一點是關鍵,要讓魚們上當,餌料應當是它們熟悉喜歡的。   “你放蝦籠?還想進甲魚?”陳輝覺得自己這個大老弟真敢想,個子是與自己一般高,但會做的事情能比自己多?自己都隻想想,“你比國興哥他們還行?”   陳輝接連三個疑問口氣,因為過去見過的放蝦籠之事沒人有多大收獲。   陳逸笑道:“說不定呢,我總結了經驗,今晚就試試,我這就去山裡砍根竹回來做蝦籠。”   陳欣好奇了,二哥書讀得好,但什麼時候學了篾匠,小姑娘再不喜歡說話,天性也是活潑的,就問:“二哥,你會當篾匠呀?”   “早就看會了,還剖過篾。這放假有時間,我也得為家裡做貢獻啊,哥和姐送我們讀書,我們除了讀好書,還得盡自己的力,為家裡做事。”陳逸認真說道,說的也是真的,隻是以前的剖篾技術太笨拙。   陳輝和陳敏對視一眼,心裡感到十分欣慰,弟弟妹妹都知道為家裡著想了,這就沒辜負自己心願,父母不在了,長大了的自己兄妹倆就要挑起家庭的擔子,哺養弟弟妹妹成人,看來,大弟弟再有一年就冒頭了,按他年級前五名的排名,考上重點大學是沒問題的,老師都這麼說。   隻要考上了,家裡就少了不少負擔,上大學,不僅不要交學費,國家還會給助學金的,不象現在上高中,學雜費、夥食費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