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走到第三個房間門口,見坐在桌後看報的人向自己望來,就陽光地笑著開口:“領導,您好!” 陳逸估計的正確,看報的人是西村煤礦行政科的科長沈西良,他今年四十七歲,是江南省人的標準身材,有一米七高,在煤礦工作二十九年,當上了中層乾部。 沈西良覺得自己在行政科的管理工作上是做得得心應手,礦領導也信任自己,工作很順心,不過,也有煩惱不順利的事,可說是唯一不順利的事,這問題出在食堂用來辦招待的食材采購上,就是買不到經常聽到卻見不到的那些東西,比如甲魚,野雞,野兔,麂子,穿山甲,野豬,野山羊等等,就是去水庫求他們打網魚,拉回來的也是死魚,隻能凍著,不能養著。 翻來覆去,食堂采購到的食材盡是些豬肉和活雞、冷凍的海產品、東北乾貨,再就是費老大的勁在老山沖裡賣到的一隻羊。 縣裡的有關部門經常來檢查,招待得好點,那是立竿見影的,容易過關,人情是自己做出來的嘛。 唉!這也不能太責怪采購員,自己清楚,他們也是盡責的,隻要聽說檢查人員要來,就大清早去集市去街上逛,看能不能遇上好東西,見到當天的新鮮魚,都是要買回來的,也不能經常去水庫求他們打魚,若是見到隻野雞野兔,隻要不臭,都會搶著買回。 是市麵上的東西太少了,沈西良想。 明天,縣工業局的安全生產會議要在礦裡召開,縣政府主管領導也來參加,可食堂還沒買到一樣稀罕的食材。 礦領導很重視招待,每次開會回來都要說說其它單位的招待情況,自己是理解的,這是告訴自己,自家的招待工作不能落後於其它單位,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沈西良感覺自己看個報都走神,想的是明天的工作,正想著,有人對自己說話,抬眼一看,是個俊逸的後生,柳葉眉挺濃,眼睛黑亮,鼻子嘴巴都長得不錯,配上鵝蛋形臉,臉還比較白,難怪一看就覺得俊秀,個子挺高,他雖說打擾了自己,但笑臉看著不討厭。 “小夥子,你有什麼事?”沈西良沖陳逸點點頭,決定擺出長者和領導的和藹風度。 陳逸知道自己冒然上門就不大讓人待見,還吞吞吐吐就引人生厭,有話直說是明智選擇,就微笑道:“領導,我在河裡放蝦籠,捉到了不少甲魚,聽說礦裡需要,我就送來了。” 這就是明了歷史發展趨勢的好處,現在,吃吃喝喝開始流行,陳逸說話就可以用肯定語氣,讓對方不必虛偽和推諉,或跟自己討價還價。 “真的?”沈西良忍不住地立刻發問,那喜上眉梢的驚喜表情不要太明顯。 “就在外麵,請領導看一下。”陳逸微笑道,沒進門。 沈西良立即站起身,動作之快,讓陳逸擔心他大腦貧血。 陳逸知道這筆生意做得成了,還會是個長久生意,這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會無往而不利。同理,自己去其它廠礦單位做生意,也做得成。 陳逸讓開身,待沈西良一到辦公室門口,就指指自行車。 看到自行車上的水桶,沈西良信了,三步並作兩步走過去。 看到了,沈西良看到了水桶裡伸著頭的甲魚,再走近一步,又認出了水桶裡的黑魚,活的!沈西良隻感覺幸福來得好突然,又好及時。 “小夥子,這真是放蝦籠捉到的?”沈西良又確定地問一句,心裡其實已相信陳逸說的,這小夥子一看就不是說假話的。 確實,陳逸靈魂帶來的成熟沉穩和瀟灑大方氣質,已在身上發揮出來。 “是的,我昨晚放的,知道你們這些廠礦有需要,我就先送煤礦了。”陳逸用關心的語氣說道。 “嗬嗬,謝了,謝了。”沈西良也認了陳逸的人情。 對陳逸說過話,沈西良喊了起來:“郭科長,王科長,你們快來。” 這一喊,第四、五個房間裡的人立刻走了出來,自然是沈西良喊的郭科長和王科長,而陳逸和沈西良,彼此還不知道姓甚名誰。 見兩人出來,沈西良馬上說道:“你倆快來看,這小夥子給我們送來了好東西。”話一出口,才想起兩人還沒自我介紹。 沈西良笑道:“小夥子,你真能乾啊!我還沒問你姓名呢?” 見郭科長和王科長還沒到車前,陳逸笑道:“我姓陳,叫陳逸。領導,您就是科長吧?您貴姓?” “嗬嗬,我姓沈。”見郭、王到車前了,就笑道:“怎麼樣?是不是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郭科長和王科長一到車前,自然就看清了水桶裡裝的甲魚和黑魚,也是一個激動,兩人同樣是行政科的負責人,行政科搞不好接待工作,兩人也有責任。 沈西良是忙將陳逸介紹給郭科長和王科長:“這是小陳,陳逸,這甲魚和黑魚是小陳放蝦籠捉到的,能乾吧!” 又給陳逸介紹:“這是我們行政科的郭科長,這是王科長,他兼食堂主任,嗬嗬,這甲魚和黑魚就是他們食堂急需的。” 兩位科長也是四十多歲,兩人比沈西良稍矮,王科長兼食堂主任,身體倒沒發福,可能不是廚師出身。 陳逸和兩位科長握手,這時候的握手禮正流行,當然,也會一直流行下去,但陳逸感覺現今厲害些。 王科長笑道:“小陳是送來了及時雨。” 三位科長聚在一起看東西,引來了行政科的工作人員注意,三男三女也出來看熱鬧,他(她)們一見甲魚和黑魚,就忍不住發出贊嘆或驚訝聲,魚在一年裡能見幾回,過年時說不定發條魚,但甲魚是真的難得看見一次,有的隻見過圖片。 “小陳,到辦公室坐。”沈西良邀請道。 陳逸有成了貴客的感覺。 進了沈西良科長的辦公室,王科長給陳逸泡茶,陳逸有了熟悉感覺,這緣自上世記憶。 王科長將沖上開水的茶杯朝陳逸推推,問道:“小陳,你家在河邊不遠吧?能不能經常捉到甲魚?” “我家是在河邊上。你們多久需要一次甲魚?要多少?”這時不能客氣,陳逸問得乾脆。 三位科長互相看看,這是協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一個星期要十隻?”王科長是根據經驗提議的,礦裡一周至少要來一次上麵的人,工業局,安全生產辦,計委,物質,教育,衛生,警察,糧食,郵電,電力,交通,等等對口單位的人來了,礦領導大都是要招待的,礦領導也有九個,總之,礦裡是麻雀雖小,社會功能卻是樣樣具全。 郭科長贊同地點點頭。 “就這麼定。”沈西良拍板。 “小陳,我們每星期暫時定十隻甲魚,越大越好,小陳,要是有魚,我們也要,職工很有意見,說一年都難得吃到一次魚,不管魚的多少,有了,食堂就做了賣給職工,當然,先保證下井職工,誰先登記了,就誰先有分。”沈西良說道。話裡兩個意思,既告訴陳逸需求,又對食堂工作進行了安排。 陳逸笑著答應後,又問哪天送。 三位科長定下每周星期天送,特別強調後天就是星期天,後天就要,因為這次的甲魚明天就吃完。 王科長又問:“小陳,你的貨怎麼賣?”這是關鍵問題,太貴了,行政科也不好交待。 “我照街上的價賣,甲魚三塊一斤,鯉魚草魚青魚鯰魚鰱魚是七角一斤,黑魚和鱤魚少有,特別是鱤魚,黑魚就一塊一斤,鱤魚三塊一斤。”陳逸將黑魚漲了價,大家都清楚黑魚鱤魚比鯉魚草魚好吃又貴重。 三位科長都點頭同意,覺得陳逸挺誠實,不是無商不奸。 雙方各有需求,這才接觸不久,就如同老熟人一樣說話了。 接下來,就是將陳逸送來的甲魚和黑魚過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