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1 / 1)

漫漫梅溪路 轅宸曦 1010 字 2024-03-17

在關於我們世界起源的神話中,有個不知在哪裡居住的神人說聲:“哈“立即就有虛空。神人又對虛空說聲:“哈!“就有了水,火和塵埃,再說聲那個神奇的“哈“風就吹動著世界在虛空中旋轉起來。——《塵埃落定》今晚我也對著這說“哈!“,希望這明天會更好。   有時候我在想“哈”到底意味著什麼?“哈”一個簡簡單單的語氣詞真的就“哈”一聲這麼簡單。後來,我終於明白其實我們生活中處處充滿了“哈”。   “哈”是一條路。為什麼這樣講?1945年8月之前的那段歲月中國人民飽受屈辱,如同身處於“奧斯維辛”的碉堡之中,但是中國人民有著““身殘”誌堅,不墜青雲之誌”的決心與毅力,最終因為這一聲滿腔熱血,英勇無畏的“哈”,從此中國人民獲得了自由,中國人民終於有屬於自己的自由資本。隨後的一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國人民從此將站起來了,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到後來的中國人民打破了奧運金牌“零突破”,中國舉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再到如今的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居於世界之首,這些無不標誌著中國的強大,無不標誌著這麼一聲滿懷激情的“哈”凝聚著多少中華兒女的渴求與心願。   “哈”也是文人筆下回腸蕩氣,縱情於山水的自然之美。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道出的是李白“尋找金陵下的美酒,尋找放白鹿的天涯,尋找雪大如席的軒轅臺”的那種自信與灑脫。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象征的是陶潛“不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裡小兒?”的嘆息之氣,禾鋤而作,日落而歸,這便是“哈”的與山林共樂,與川流同鳴之興。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彰顯的是一位“以國為重,憂國憂民”的忠誠之士的愛國之音。   “哈”更是一種“取其長,補其短,銳其誌,堅其心”的成功之匙。為什麼應這樣講?“不是任何竹子都可以做成笛子,吹出悠揚的笛聲。質地柔軟的竹子並不是沒有用的,他們可以用作編製竹席的材料。”所以說,人故而非十全十美者。我們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優勢,不斷放大它,當我們的優勢彌補我們的不足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一聲“哈”,我終於成功了,我終於兌現了我的承諾,我終於成為了那個我想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