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耿明達跪倒在地,趙佐麵容一整,認真道:“請講。” 能讓這位硬漢低頭,一定是要命的大事。 耿明達抬起頭,說道:“不瞞趙官人,我本是太湖人士,後來投到嶽帥帳下做了個水軍副將。自從那年嶽帥被...那件事以後,我便棄官而去,重回太湖討生活。” 趙佐有些奇怪的問道:“你既然回了太湖,為何又出現在洪澤這裡?” 太湖在長江以南,臨安府以北,距離洪澤有好幾百裡。 提及此事,耿明達麵露憤色,回答道:“隻因我等實在是在太湖活不下去!” “這是為何?”趙佐一時不懂。 沒聽說這幾年太湖那裡有什麼動蕩,怎麼就活不下去了? “請聽俺說完。” 耿明達目光直視趙佐,口中緩緩道:“我們水寨裡的人,原本都是太湖附近的百姓,在宋金未曾交戰的時候,大多也種著幾畝薄田,糊口度日。” “江南的田,每畝一季在豐年可產穀二石五鬥,歉年產穀不到兩石。所產稻穀攤到每人頭上,全年不足三百斤,脫粒後不到二百五十斤。攤到每天,每人不足七兩米。” “老人孩童尚可勉強充饑,壯丁則遠遠不夠。得虧靠著太湖,種些茶葉桑麻,河裡再撈些魚蝦,賣了才能繳納賦稅,倘有剩餘便換些油鹽購些粗糧勉強度日。” 這是實打實的民生之苦,趙佐麵色漸漸嚴肅。 耿明達尚未說完,他繼續道: “自打有了金人,朝廷一路逃到江南來,失了半壁江山,卻又要對中原用兵,江南百姓們的擔子自然重了不少。” “沒人能知道朝廷要多少錢才夠,隻知道稅吏一茬一茬的來,以各種名義收了一回又一回的賦稅,誰能經得住這般索求無度,沒得辦法,隻能賣田度日。” “大夥都知道,賣完田以後的日子隻能更難過,可不賣田,眼前的關口根本過不去!到頭來隻能在心裡念著,等不再跟金人打仗,日子就能好過些了。” “可是...嶽帥死了,宋金終於議和,天下總算暫定。誰知道我棄官回鄉,親眼見到的卻是朝廷賦稅竟連半點都不曾減少,鄉親們的日子反倒越發難過!” 耿明達一臉痛苦:“趙官人,扣掉朝廷的賦稅,我等每日隻剩三兩五錢米可吃!三兩五錢,敢問趙官人你能活得下去嗎?” 趙佐不語。 耿明達幽幽嘆道:“大夥不想做賊,可大夥也不想餓死。沒得辦法,我隻好帶著些沒活路的鄉親,去找個能活命的地方。” 趙佐道:“所以你們就一直走,直到來了洪澤湖才算能勉強活下去。” “不錯。”耿明達點點頭:“洪澤湖不是什麼好地方,隔著一條淮河,北邊就是金人。可這裡唯一的好處,就是再也沒有朝廷的稅吏!” 趙佐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官收一歲之賦,而民輸兩倍之積,是以苛政猛於金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此前似乎確實漏算了幾分。 隻能說趙佐犯了一點經驗主義的錯誤,拿朝天寨的情況套到了洪澤湖這邊。 在利州西路,秦嶺群山中的賊寇大多是當年宋金交戰時的殘兵流民,一時沒有出路,不得不在山中落草,屬於歷史遺留問題。 因此,當時以朝天寨為首的綠林們其實是很樂意招安的,大家都知道從良才有活路。 然而淮河邊上的這些水寇不一樣。 此處沒有秦嶺作為藏身處,當年的敗軍以及難民早就被處理完畢。 換句話說,這些洪澤湖水寇並不是因為兩國交戰的原因才做賊。與此相反,他們是單純的在大宋境內活不下去。 趙佐微微感到有些棘手。 依照這個情況,倘若招安了這夥洪澤湖水寇,倒還真是給了對方一條死路。 難怪耿明達寧死不降。 見到趙佐猶豫,耿明達大著膽子,重新提出了他最開始的條件:“求官人開恩,將我等就地安置在洪澤湖,小寨願意歸順朝廷,隻求以後的賦稅別那麼高。” 趙佐一口拒絕:“不可能。” 當然不能接受這一方案,自己雖然同情他們,但身為歲幣使,絕不能容許任何可能的風險存在。 見趙佐態度如此堅決,耿明達生出幾分絕望。 局勢一時陷入僵持。 趙佐苦思冥想,試圖找出一個合適的方案來。 按說,大宋現在之所以能夠歌舞升平,醉生夢死,就是建立在對這些底層百姓的極限壓迫和剝削上。 他如今也算是成為了統治階級的一員,理應維護這種模式。 這一點並不難辦,趙佐帶來的甲士人多勢眾,如今洪澤湖水寨上下隻有耿明達一人堅持抵抗,隻要一擁而上將其當場格殺,其餘人自然隻能降了。 接下來,該充軍的當賊配軍,該流放的去做牛馬,簡單的很。 可惜做不得。 趙佐乾不出來這種事。 且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當初在利州西路的時候其實是根本不存在這種問題的,雖然同樣要與金人作戰,同樣要因為養兵收取額外的賦稅,但川蜀那裡的百姓卻不至於難以生存。 究其原因,乃是因為四川的賦稅不需要上交到臨安,可以相當程度的留在地方,而以吳璘為代表的本地統治階級顯然是要比臨安這邊清廉高效許多,不存在那麼多的蛀蟲。 所以,如果不解決上層無休止吸血的問題,招安後無論將這些人放到哪裡,都是一樣的結果。 趙佐不是神,他沒有能力給洪澤湖的這些人解決生存問題。 眼下堪稱死局。 無解。 想到此處,趙佐聳聳肩,無解就無解吧。 難辦?那就別辦了! 他的目的本來也不是為這些水寇找條活路。 見到趙佐有所動作,耿明達緊張到了極點,水寨裡幾百人的活路,全在此人的一念之間。 沒想到的是,趙佐的話卻讓他目瞪口呆:“我說耿健將,我放開個口子,你們離開此地重新去別的地方討生活,咋樣?” 這就是趙佐的辦法。 該方案叫做:禍水東引。 作為歲幣使,趙佐的責任從來都清晰明了:保證歲幣的安全交割。 所以他的計劃就是,給洪澤湖水寇們挪個位置,挪到歲幣的威脅半徑之外的地方去。 至於他們以後該怎麼存身,以及被他們叨擾的當地政府官員該怎麼頭疼解決? 那就是別人的事了。 或者,換個更上得了臺麵的說法: 相信後人的智慧。
第14章 解決方案(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