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西戎長王墓(一十七)(1 / 1)

現在,我沒了“鐵線蟲”石像的威脅,但那個被我砸出來的洞口已經坍塌,進不去出不來,董倩和大龍下來的那個洞口,也被流沙填埋了。   那些流沙大部分在上層的主墓室內,但因為這邊陷下去的洞,就都流了過來,我的腿都被埋在了裡麵,好在我處於邊緣位置,埋的不深,不然我在昏迷中不知不覺就會被捂死。   掙紮著從沙子裡麵爬出來,抬手看了眼手表,我手腕上帶著的手表是野外探險專用的,適用於各種環境,一看上麵的時間,推算之下我竟然昏過去七八個小時了,現在,外麵應該是早上四五點,是我們下墓的第二天。   但是搜救隊的影子到現在都沒看到,其他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我這邊的話,除了順著董倩他們消失的這條甬道繼續走,也沒別的出口。   待在原地毫無用處,我簡單整理一下各種物資,在腦子裡做好分配,然後重新背上背包,將防毒麵具撿起扣回臉上。   我的這個是在石槨時顧總給我的,顧總的防毒麵具似乎和我們的不一樣,這種防毒麵具,麵具可重復使用,帶一個濾芯,濾芯滿八小時就要換一次,否則就沒了過濾的效果,顧總的濾芯裡似乎而外添加了什麼東西,帶著一股中草藥的味道,或許,這就是他可以在墓裡不戴防毒麵具的原因。   現在,這個濾芯也到了時間,我迅速換了新濾芯,打算戴上。   能少一點危險也是好的,墓裡的空氣不流通,萬一有毒呢,別到時候我又暈了,被毒暈的。   想起那些老鼠和“鐵線蟲”,我要是再暈倒,不一定還那麼幸了,我可不想自己被啃的滿身洞。   為了節省電池,我將手電光線調到最暗,顧總這個手電比較好的是,就算沒電了,下麵其實還有一個折疊手柄,可以手搖發電,就是比較費手,不知道搖多久才能再次亮起來,所以,該節省還是要節省的。   新的流沙覆蓋住了董倩和大龍的腳印,不過裡麵筆直向前,我也就毫不猶豫的順著走去。   甬道很短,沒過一會就到了盡頭,唯一的轉折是我的右手邊,按照我的估測,這個位置右轉再向前的話,豈不是到了右耳室的邊上,隻是空間上屬於上下兩層。   難不成這邊的甬道也是聯通了耳室,呈上坡式,最後有一道隱藏石門嗎?   這乾嘛呢。   走來走去都得到主墓室。   墓主是比較喜歡家裡門多一點嗎?   古墓的選址與建造一般有固定規律,風水在古時候是最重要的一點,《葬書》有言:葬者乘生氣也,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雖然墓主出身蠻夷部落可能不太講究這個,但修建這墓的是中原人,總會帶點那個時候的風格。   不過結合長人部落對邪神的迷之尊崇,恐怕上麵的墓葬根本不是重點,墓葬之下的這一層,是長人祭祀邪神的地點,是他們精神的信仰,這裡才是重中之重!   看著這條唯一的通道,我最終還是向前走去,走了一段,卻沒有任何一點上坡的感覺,看來這邊聯通的是其他地方。   這墓說起來也就那麼大,我不信董倩她們能消失在墓裡,現在,我與他們走的是同一條路,有非常大的機會找到他們。   找到他們之後,我們可以回到坍塌的洞口等待救援,不過我對救援隊的能力存疑,但再不濟,三個人總能挖開一條通道回到地麵上。   想到這裡,我加快了腳步,眼睛直直望著前麵漆黑的甬道,腳下卻猛地被什麼絆了一下,我連忙伸手撐住旁邊的墻壁,低頭一看,一塊骨頭靜靜的躺在那裡,與底下漆黑的石板形成鮮明對比。   這是一塊腿骨,這麼大,總不能是耗子的,這是人骨,而且,看風化程度,絕對不是兩千多年的古人,而是近代才出現在這裡的。   這座墓裡有另外兩個盜洞,下來的路還被炸出洞口,有人進入很正常,盜墓賊嘛,看見墓道能不走一遭?   隻是,他的死因就很值得思考了,而且,其他骨頭又在哪裡?   我收回視線,繼續邁步向前,隻是這次,我的每一步都更加小心翼翼。   甬道七拐八繞,兩邊也不再是單純的石壁,在我看見骨頭五六米之後,墻壁兩邊都被掛滿了人皮。   被完整剝下來的,一具一具的人皮,用石頭磨成釘子,接著在墻壁上鑿出小洞,然後將釘子隔著人皮敲進小洞,這樣就可以將人皮牢牢固定起來,每具人皮還被穿戴上了不同的裝飾,有的則沒有,隻是上麵被塗抹了礦石磨成的顏料,兩千年來都沒有褪色。   裡麵空氣乾燥,人皮沒有腐爛,反倒是呈現出一種革化狀態,是以上麵的圖案是清晰可見的,每一具人皮上都不一樣,聯係起來,講述的是邪神成神之前的故事。   這個故事我在祭臺看見過,那時我隻看見了邪神的誕生和邪神小時候發生的幾個事件,但那也夠讓我生理不適了,而這裡則講述的更加詳細,一直從出生到死亡成神,以及如何對邪神進行供奉。   這跟張說明書似的,我按自己的理解,給這個故事潤色一遍。   ……   長人部落誕生了一名新生兒,他與所有人都不一樣,他長著六隻手,每一隻手都可以靈活活動,並且,生來就有其中一隻手抓握著一塊漆黑的石頭,那就是後來的聖石。   他出生當天,母親死去,第二天,他的家人就被群鷹啄食而亡,那個時候,這代表上天的意誌。   於是剛出生的小嬰兒就成了他們祭祀的對象,他們認為這就是神的化身,可惜這個時候的神還很弱小,需要照顧。   神該如何喂養呢,當然是用同樣乾凈神聖的孩童,聖石碾碎他們的內臟,供奉給神的化身。   神一天天長大,到了後麵,部族裡的兒童顯然不夠了,於是祭品就變成了奴隸,直到最後神的肉身去世,此時他已經長的和樹一樣高,在人皮畫上,那些曾經養育他的人,都隻到他膝蓋而已,長人將他死去的肉身封在了泥土裡,某一天,泥身變成了石身,它真正成為了神靈。   神需要更多的祭品,於是長人開始大肆侵略其他部落,隨著對神的多次祭祀,他們與邪神越來越相似,高挑的身材,迅猛的速度,獲得的獵物也越來越多,在他們眼裡,這是神的賜福。   後麵還有很多祭祀邪神的方式,還有些什麼部族遭遇災禍是神拯救了他們的故事,生前身後,邪神永遠在護佑著他們,這完全就是一堆畸形人的精神洗腦和精神控製。   一個兩個四肢纖長是偶然,全部都是,那不就是基因裡帶著的缺陷,或許是生活方式促使他們基因突變,但顯然突變的並不完美,雖然比其他部族更高,但他們並不強壯,而是一個個像竹竿成精似的,速度也比常人快,但在畫中,除了前期,後麵幾乎沒有出現過老人的形象,想來這些東西都需要代價,而長人的代價就短壽。   這個邪神應該是有原型存在,長的比其他部落民都要與眾不同,加上有個悲慘身世,所以就被神化。   但什麼六隻手比樹高就屬於藝術誇張了,除非當時懷的是三胞胎,另外兩個都被最強大的嬰兒吸收了,隻剩下手臂與活著的胎兒融合在了一起,這種概率不及千萬分之一。   邪神的故事帶著荒誕和對人命的蔑視,但更離譜的是,那塊被邪神留在世間的聖石,隨著時間的流逝一直被長人供奉,最終被墓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就是當時的長王給當成了他死而復生的重要一環,直接給鑿成了棺材,然後他自己躺在了裡麵。   這裡鑿棺的人由細長的小人變成了穿戴著另一種服飾的人,可能是長人不願意鑿毀聖石,所以這項工作是由那位貴人帶來的工匠完成的。   有一點比較奇怪,那就是聖石的大小,聖石最開始出現就是在嬰兒的手裡,我也就把它理解成是出生時就帶著的,畢竟這種出生就身帶什麼寶物奇石的傳說太多了,我認為畫中就是表現這種意思。   但是隨著一張張人皮出現,裡麵的聖石也在不斷變大,似乎是會生長有生命似的,一直傳到這位長王,奇石早就已經比長人還要大上不少,正好可以用來做內棺。   僅憑這些紋繪我當然是看不出這黑乎乎的東西是奇石,但是,我們在來到這裡之前曾在一位藏族老鄉家住了一晚,他酒喝多了,與我們說起一個他爺爺告訴他的,非常偏僻詭異的故事。   一位出生就三頭六臂,並且攜帶奇石的神靈的故事,裡麵的主人公,不正與這位邪神極度相似,我相信這些傳說故事總有一個源頭,畸形的人存在,而那塊奇石也存在。   所以,我才斷定那出現多次,並且不斷長大的黑乎乎一團就是奇石。   奇石隻是一個稱謂而已,我們當時開館,裡麵漆黑的那玩意並不是石頭材質,更像是木頭,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奇石能長大了。   至於它的功效,兩千多年過去了,奇石裡的長王,倒也沒見能真的復活走出來,這材料連保持屍身不腐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