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1)

夜間燈明 庸人俗事 1510 字 2024-03-17

在此之前,楊林想法和大部分人一樣,努力賺錢,娶妻生子,過上所謂理想的生活。   而這兩段短暫卻又漫長的夢境,讓楊林腦海裡多了層思想,“人為什麼活著?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從哪來?而終又要到哪裡去?是單純的為了活著而活著嗎?還是另有使命?”   這成了困擾楊林人生的一個大問題,當然世間也遠不止楊林一個人困擾在這問題上。為探尋問題根源,楊林後半生可謂是費盡周折。   “若單純隻為活著,那維持最基本的生命消化,不就可以了嗎?那為什麼會有欲望呢?為什麼會有不滿足?為什麼還會有更高的物質追求?”   “難道活著是為了更好的活著嗎?更好的享受豐盛物質嗎?那為什麼有了更高物質享受之後,又會靈魂空虛,精神匱乏,又得去追求精神和靈魂的享受?”   “那精神和靈魂得到滿足後,又要最求權利地位呢?權利地位有了後又要去追求長生呢?無窮無盡直至生命的終結呢?”   “難道人活著就是為了不斷的追求?甚至可以無情無義,不擇手段,直至到死去的哪天嗎?那這般活著又是什麼意義嗎?難道是老天爺開的玩笑?”   “或問,人的到來除了父母因素外,還有其它因素嗎?人死後是不是就消失了呢?還是換個我們無法理解的形式繼續存活著?那又會是怎樣的一種世界?光明的?還是黑暗的?多彩的?還是寂滅的?有人知道嗎?”   “或者說,人是帶著使命而來的嗎?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天命嗎?找到它並完成它便是這人生的意義嗎?”   “那天命又在哪裡能找到呢?有人找到過嗎?是不是每個人的天命都不一樣?大概這些都沒有準確的答案吧?”   楊林開始有個假想,或者一直所認知的這個自己並非真正的那個自己。或許有個真正的自己,他傲然立於天地之間,坦然無畏、與光同塵、日月同輝。即便上遊九天、下墜九幽也不變其本性。有個預感,或許找到那個真正的自己,便可明白自己的天命了。   至於怎麼尋找到真正的自己,這個又不同與尋常的尋物尋人,無特征無參照無明確,即便出現在自己麵前,自己也不一定能認識。   “罷了!罷了!多思也無益,或許在某年某月某天某刻會明白吧,或者至死不知,如今先做好現在的自己吧!不管怎麼樣生活還得繼續。”楊林搖了搖頭,再次打斷了短暫的沉思默念道。   家務清理完畢後,清靜的呆在家裡一整個下午,這種沒有目標的慌閑著,最容易引發思想躁動,若是換成從前,這日子除去吃飯,便是玩遊戲玩到天昏地暗,日夜顛倒了,隻是現在的楊林實在起不了玩電子遊戲的念頭。   曾有那麼一瞬間,楊林也設想過死去會不會沒那麼煩惱,從某個角度來講也算是一種解脫呢?   不過楊林也隻是想想,一個是因為沒這個勇氣,一個是世間還有父母親人等羈絆,還有一個就是萬一死後的世界比活著的還慘呢?那得不償失。又會不會因沒完成天命,被那個真正的自己又重新安排一次更難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