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楊林的回答,這位中年大姐也就打消了懷疑的念頭,雖覺得還是有些不可思議,可楊林自身散發出的那種內斂和沉寂的氣質,倒是有幾分符合大師的形象。 接著這位大姐便自我介紹道:“我叫李惠琴,主要負責醫院內部後勤和接引這一塊,昨天收到上層的指示,特意來帶您熟悉醫院的一些情況!” “那麻煩李姐了!”楊林簡潔的回答道,擺出一副莊重的模樣。按蔡建國所說,做這行業在陌生人麵前盡量突出一個“話少”。 李惠琴帶著楊林繞著醫院各分區走了一遍並加以大概介紹,同時也告知楊林平時主要負責些什麼事情。 當然這些之前已經在蔡建國那裡打聽過了,無非每天早晚在祭壇上香作法進行祈福;每周分批給病人驅邪;逢初一、十五等傳統節日要舉行一個隆重點的祭禮。當然若病人那邊有額外要求,還得單獨給病人作法驅邪。 因上一任大師的緣故,這裡已經停滯許久沒運作起來了,故楊林了解完醫院的大概情況後,便開始正式著手自己的工作,開啟了所謂大師的職業生涯! 回到自己的工作室,披上從蔡建國那裡弄來的素色舊道袍和戴上舊道冠。為何選舊的,因為在楊林看來,舊的也許還能加點專業分,畢竟現在的初始底子太薄了,任何小細節都能加分! 換好服飾後,楊林還在更衣室的鏡子麵前演示了幾下基本專業動作,確認沒什麼大紕漏,有點道長的模樣時才慢慢走出來,雖然表情很莊重,不過還是難掩內心的小慌張,當然還帶有點想笑。 這職業若在從前都是以道長稱呼的,不過不知何時起?這稱呼逐步被改成大師或師傅之類,後續也就定型了。當然楊林還有點小糾結,就是往後麵對他人時,應該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自稱“貧道?”“貧僧?”還是我? 按照慣例,上班的第一天就是去醫院設立的祭天臺那裡,舉行上香拜祭的列行節禮!祈求上天的保佑與賜福。 因早上熟悉環境耽擱的緣故,此時已經接近正午,陽光猛烈,加之醫院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忙碌的事情,故即便是復祭的第一天,除了遠處的幾個人眺望外,並沒人前來觀禮。 也因如此,楊林的顧慮少上許多,用著不太嫻熟的動作,恭恭敬敬的按著習俗做完整個禮節,過程總算是順利的! 真正考驗楊林的是下午要去內院區給那些精神病患者驅邪,精神病患者楊林不是沒見過,可是一群精神患者紮堆的陣勢還真的沒見過,每每想到這裡就有些忐忑,難免會有些多慮。 吃過午飯後,楊林並沒有午休,而是在房間裡多練了會下午所要派上用場的儀式,待預定的時間一到,楊林便換好道裝,徐徐走過去,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當然內心虛的很! 楊林來到醫院大樓的右側外,一個較大的大庭臺前,前邊還放置著許多人工仿製的石頭長凳,足以容納兩三百人。這是平時集合病人舉行各種活動的地方,也稱這裡為右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