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機遇與挑戰
破曉395年。
許久沒下雪的星城下起了大雪。
紀河穿著一襲白袍站在城門口眺望遠方,眼中的世界銀裝素裹,洋洋灑灑的雪落在他的肩頭,與白袍相融,滿頭黑發也被染成了白發。
孤獨感自心底升起。
這是他晉升星城決策層的第二年。
心中有太多的想法想要實現,但他什麼都沒有做。
現在的自己勢單力薄,想要推動改革處處是阻力,他需要擁有一群貫徹他想法的同行者。
沒有同行者,那便親自培養與尋找。
對守城戰士的慰問結束,紀河回到了星城行政處。
天寒地凍,紀河的辦公室裡沒有開空調,整個房間空蕩蕩,僅有一張辦公桌與一臺連接星城資料庫的電腦,甚至連接待客人的沙發都沒有。
紀河站在辦公室窗邊,遙望大雪紛飛的窗外世界。
許多想法在腦海中交織。
在他的心裡,成為星城決策者,並不是自己的終點。
年幼時,他曾與老師詳細談論過星城的現狀,其中就提到了星城發展中的許多弊端。
其中一大弊端就是權力的過於分散。
軍部、星城權限研究機構、城市管理層,三方力量組成了星城的最高議會。
這種權力模式早期確實對星城的發展起到了顯著作用。
但在周邊環境日漸惡劣的今天,權力的分散導致許多計劃實施起來效率變得很低。
層層審批,同權力機構之間的相互協調。
星城最高議會審核通過的計劃,就像是闖關一般,從審批通過那一刻起,需要經過重重關卡才能真正實施。
這還隻是權力分散的弊端之一。
星城最高層之間並非沒有矛盾,時常因為理念不合而爭吵。
爭吵的原因與利益無關,但與看待問題的角度有關。
例如前些日子,關於先建設新城還是鞏固星城的防禦工程,軍部與虎魄研究院的決策者就曾爆發理念上的沖突。
所處位置不同,想法便會不同。
早期的星城確實需要很多不同的聲音,甚至封棋也支持各決策者積極發表自己不同的意見。
當時很多先進理念就是在爭吵中誕生。
但此一時,彼一時。
周邊的惡劣環境加劇,人族麵臨的挑戰加重。
將太多時間消耗在爭吵上,紀河隻覺得毫無意義。
他覺得星城是該進行改變了,首先就是星城的權力架構需要重組。
但想要做到這一點何其難。
沒有哪個機構願意被剝奪權力,成為單方麵被管轄的下屬單位。
他的想法根本不可能通過最高議會的審核。
現在紀河的想法便是先拉攏軍部,這支代表星城最強力量的暴力機構。
但即使擁有軍部支持,紀河仍知道自己不可能站在星城的最高點。
在他的前麵,還有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
他是封棋欽定的接班人,也是現如今星城的最高權限擁有者。
往常私下開會時,大家調侃這位傳奇人物為城市管理員。
從前線崛起的張道文有著大量前線頂級戰團的支持,後續更是有了軍部的背景,曾經執掌過一段時間的軍部,是一段時間的軍部最高指揮官。
無論是能力還是背景,他都是星城權力的頂峰。
他就像是星城的定海神針。
雖然這位星城的最高權力擁有者因為周邊環境的惡劣,已經有了逐步退居幕後,以修煉為主,逐步將權力交給他們的想法。
但這一天什麼時候才會到來卻是未知數。
或許是幾年後,或許是數十年後,乃至百餘年後。
他沒有這位傳奇人物的壽命,根本等不起。
但現階段想要跨過張道文這座大山,他根本不可能做到。
紀河第一次體會到了老師曾經的無奈。
他想要推動改革,並非是想要推翻封棋這座信仰大山。
內心深處,他始終堅定認為人族對封棋的信仰必須存在,且必須堅定。
因為封棋已經是星城的信仰根基。
他的痕跡已經遍布這座城市,就像是跳動的心臟,為城市源源不斷創造動力。
信仰成長道路更是人族的成長主路之一。
他想要改變的是封棋給後人帶去的思想影響。
當信仰變得盲目,就像是一種政治正確,理智反倒是成了被指責的錯誤。
站在歷史的拐點,他覺得人族的發展一切都該以利益與效率為主。
摒棄舊時代的思想隻會對人族的發展有益。
紀河覺得自己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仍是如何集權。
他的想法太過驚世駭俗,腦海中的任何想法公開提出,隻會受到批判與針對,結果就像是他的老師那般,隻能被迫退出。
可縱使成功的幾率很小。
他還是想試試。
正如封棋曾經說過的那句話:
“總有人站出來,那個人為什麼不是我?”
站在歷史的拐點,他既然已經發現了問題,就站出來試著去改變,哪怕結果注定失敗。
軍部,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該如何拉攏軍部,紀河認為許以利益是最錯誤的方式。
軍部的結構注定了以利益拉攏隻會受到反作用,甚至會引起軍部的警惕。
這一年時間,紀河都沒有過激的行為。
隻是提出了對軍部結構優化的想法,並以此為理由不斷前往軍部,與軍部的高層結交。
最高議會上,他與軍部的想法始終保持一致。
他給軍部的印象始終是對軍部建設非常感興趣的星城決策者一員。
通過這些機會,紀河很快鎖定了自己的目標。
他的名字叫林正淵,是軍部下一屆最高指揮官位置的候選人之一。
紀河主動與其結交,以朋友身份相處。
相處中他要做的就是將自己的理念逐步灌輸給林正淵。
但想要做到這一步,需要時間沉澱。
身為軍部高層,林正淵的意誌堅定,絕非他輕易能夠影響。
但紀河也正是看重了林正淵穩重的性格,他要做的就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講好自己的故事。
這個故事不需要刻意添加一絲色彩,隻需要通過故事將自己的想法告知林正淵,如果他能夠領會自己的想法,並認為自己的想法正確,那麼他們就會是同行者。
麵對林正淵這樣的人物,任何故作玄虛,乃至試圖謊言哄騙,得到的必然是失敗的結果。
紀河不覺得自己想要改革星城的想法有錯。
他需要的是理智的同行者,而不是被洗腦後選擇狂熱站在自己身邊的信徒。
時間如梭。
破曉3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