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伯說到這裡便轉移了話題對於林夕說:“我們這條船的目的地不是坐落在南海衛衛城裡的老宅。而是你父親的駐地肥豬灣。” 林夕這時提了一個疑問:“肥豬灣為什麼叫肥豬灣呢?” 六伯看著林夕疑惑的表情,仿佛早就知道林夕有這樣的疑惑笑著對他說:“你理解錯了,是廢物的廢,珍珠的珠。說起這個來,這個廢珠灣那裡現在叫做珠灣備倭千戶所。是那倭寇上岸以後新設立的千戶所。以前那裡是臨海道的衙門的所在地。” 六伯看著林夕,臉上的疑惑越來越重。對他的表現很滿意。 “說起這個衙門還得從合浦的珍珠說起。合浦的珍珠古已有古已有名,向來都是疍戶在海邊捕珠,以珠貿米維持生計。一直從秦漢秦漢到現在。但到了大明朝就變了。” “大明朝的高皇帝設計了官員的等級服飾。女子的服飾上用了大量的珍珠,光是皇後的一身的袍服就需要5000多顆珍珠而且是珠圓玉潤的好珍珠。 女子人人希望得到的誥命夫人所戴的那頂鳳冠上。就是用珍珠裝飾起來的一頂珠冠。你想想有多少王妃。誥命夫人,天下得需要多少珍珠。 親王、郡王等還有誥命夫人身上的珍珠,雖然也都是依次遞減,但也絕對不是在少數。 所謂上有喜好,下必趨之。所以進入大明朝以後,珍珠的身價陡漲。 珍珠在明朝以前隻是一個隻是裝飾品和中藥中的一味藥材,雖然比較珍貴,但是價格絕對沒有現在這麼高。 在進入我朝後,尤其是高祖皇帝規定了皇後和親郡王夫人誥命夫人身上所配飾的珍珠和樣式之後。珍珠就變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征所以身價暴漲。 以前珍珠買賣都是以鬥作為一種計量單位。但從那以後,珍珠都是以顆來計算的。而且尺寸大的和渾圓的珍珠,那都是有市無價,千金難求。以前的珍珠隻有南海的珍珠,現在連東北那邊的珍珠都能賣上高價。 富貴人家的女子,如果沒有幾件珍珠首飾都無法出門見人。可是珍珠價格的暴漲。對於采珠人來說,卻是一場災難。 剛開始,高皇帝把采珠人編為疍戶。由他們采出珍珠和官府交換米糧和寶鈔,加上他們平時打魚,日子過得相當不錯。 可惜人心都是貪心不足的。漸漸有人偷采珍珠倒賣。加上看管理他們的官員想出成績也不斷的欺壓他們。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寶鈔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張廢紙。而官員還用寶鈔買疍戶手中的珍珠。 在這套製度下疍戶為了生計,他們十餘歲便需要入海采珠了。隻是在茫茫大海中進行采珠,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第一件事。采取得珍珠,首先要采得珠貝。可是,采珠人並不知道哪隻珠貝裡有珍珠。所以隻能大量的采集。甚至倒黴的時候,采上了一兩百隻珠貝裡都沒有一顆珍珠。 采珠人在海底沒有任何的保護設備,停留時間過短根本采不到珠貝,而停留時間過長,則可能溺水而亡。 除此之外,采珠不僅僅是溺亡的危險,還可能遭到鯊魚等海洋兇物的攻擊,或者遇到海上刮起狂風巨浪的時候亦可能喪失性命。 這足可以見證采珠是一項風險極加之疍戶在這一片海域不斷的捕撈,已經上千年了。現如今好珍珠是越來越難采到,如果想找到好的珍珠,隻能像深海去撈取但是需要承擔的風險驟然提升。 現行的采珠模式需要二人以上共同進行。一人用長繩係腰,攜帶竹籃入水采珠貝,采到珠貝即可拽繩,令船上的人拉起。且不說會不會遭到鯊魚之類突然襲擊,但是上麵的人拉著不及,或繩子突然斷了,便可能令采珠人喪生。 你不知不知道在陸地上有一些盜墓賊。所采取的都是父子、叔侄或者兄弟進行合作盜墓。這種方法固然是被為了避免走漏風聲被官府捉到而處以極刑。其確切的根本原因是隻有這些人才能夠相互相信。不會因為從墓中挖出了出昂貴的物品,上麵看守洞口的人起了歪心而導致下墓的人被活埋在墓裡。 而采珠和盜墓是相同的道理。如果不是親近的人控製著那根長繩,采珠的人很有可能就會。因為上麵人的貪婪而死在水底,正是如此,每一次采珠幾乎都是拿著命去搏。 隨著高祖皇帝的去世和成祖皇帝的登基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先前疍戶還能搏出一點富貴來,一旦蛋戶能采到好的珍珠或者采的珍珠數量足夠。他還能得到朝廷的賞賜和發給他們的較多的錢糧。疍戶不但能夠養家糊口,甚至有錢給女兒出大筆的嫁妝和送兒子去讀書。 但隨著朝廷的管理珠池主持的官員日益貪婪,發給他們的寶鈔越來越不值錢,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疍戶的收益越來越少,甚至不足以養家糊口。而疍戶麵對這種情況。隻能把采得的珍珠偷偷的賣給高價收購珍珠的商人而換取能夠養家糊口的錢糧。 於是疍戶在珠池中的盜采現象日益嚴重也引發了管理主持官員的極度的不滿。 因為疍戶和我們軍戶一樣。都是無法從事其他行業的。而且他們的戶籍綁定在珠池所在的縣。無法隨意的遷移。 所以疍戶就無法擺脫需要世世代代接受著官府的差使,為著朝廷進行采珠。 可是那些監管主持的官員。為了自己能多撈一些油水,完成交給朝廷的份額,行事愈加過分。 特別是珠池由宮裡的太監接手之後。因為以前管轄的官員。也知道,如果把疍戶逼的太過分的話。他們是無法完成采珠的任務的。所以也會偷偷的默許但戶向外倒賣珍珠。 但是這些太監卻絲毫不管這些珠池所屬疍戶的死活,隻為了撈取銀兩和足夠的珍珠交給朝廷。 太監不但像皇帝申請的派衛所官兵住在珠池看守疍戶,防止他們外逃。而且這些負責采珠的太監毫無人性,為了防止疍戶偷懶,竟然在采珠人腳上覆著石頭,直接沉底。他們掐著點才往上拉,若是籃子沒有收獲,則會讓時間再延長一些。結果很多人哪怕拚著性命去采珠,結果由於上麵的人拉拽不及,最終直接溺亡了。” 六伯講到這裡問林夕:“你能猜到會發生什麼事情嗎?” 這些事情還用猜嗎?歷史上那些例子都是擺著的。官逼民反。 如果老百姓到了活不下去的時候,而且管理他們的官員把他們的命不當做命的時候,還能發生什麼事情? 六伯看林夕沒有回答,隻是在那裡默默的看著他,六伯也明白林夕知道後麵發生了什麼。 六伯就把這其中的來龍去脈跳過去,接著說。 “結果這些疍戶不但有人大量逃亡而且一些管理他們的官員也被他們殺死。結果,他們引來的是朝廷的大軍。他們雖然抗爭了很多次,但無一例外全部失敗了。直到像嘉靖五年冬,天氣異常寒冷,但是官吏還強迫他們疍戶下海捕珠,最終凍死的疍戶難以記數。” 六伯說到這裡也是長出了一口氣。像是把心中壓抑的感情都隨著這口氣吐了出來。然後接著說道。 “當時的兩廣總督動了惻隱之心向皇帝上書,要求把珠池交給文官來管理。並且得到了朝中當時內閣首輔的支持,最後得到了通過。” “當時雖然得到了皇帝的旨意。並把掌管、管理、珠池的太監撤了回去,但當時麵臨的情況也十分為難。那些疍戶已經完全不相信朝廷了。無論兩廣總督和當時管理疍戶和珠池的臨海道如何勸說?那些疍戶就是不下海采珠。而且當時因為大亂剛平定。朝廷也不敢采取過激的手段生怕在激起變亂。 最後由當地的士紳出麵說和,管理那些疍戶的大族頭領代表疍戶和當時管理的珠池的臨海道商定好一個協議。 朝廷以固定的價格向疍戶出售米糧。疍戶用珍珠交換這些米糧。超出米糧支付的部分朝廷可以用市價的三成進行采購,而且使用銀子和銅錢不再使用寶鈔向他們支付,這件事情才告一段落。 所謂的廢珠池,就是當時臨海道用來和疍戶貿易的地方。不過當時不叫這個名字叫做龍珠灣。後來文官覺得這個名字有些不好,就改成了珠糧灣。 這是一個小海灣,呈現著口袋形狀,三麵是內陸,南麵接連著大海入口處僅有數裡寬,兩側各修了一個堡壘左麵叫做寧海堡,右麵叫做靜海堡。 每座屯堡上還有六門神威大將軍炮。兩邊同時開火可以封鎖海灣,任何船隻都進不來。 在海灣的周圍還各修了50座煙墩。可以預防海盜的襲擊。在海灣裡麵的山前的平地上修了一座糧城來儲存糧食,以用來和疍戶交換珍珠。在城市不遠的地方,還有一條南溪河。那裡有一個船廠,可以為疍戶們修船造船。 當時隻因為當時的疍戶不相信官府。所以隻能采取這種應急的方法。後來疍戶逐漸相信了官府,便向他們所在地官府交付珍珠交換米糧。 而且文官也不像太監那樣死逼疍戶下海采珠,所以相雙方現在一直相安無事。 雖然,疍戶的生活比不了開國的時期。但是他們除了必須需要向官府交納一定數量的珍珠外還是能夠活得下去。 糧城雖然沒有以前繁榮了。但是周圍還是有不少疍戶是向這裡交珍珠的,所以糧城便一直存在,真正使它衰落下去是四十年前的一場大疫。 四十年前,不知道由哪裡傳入的一種叫天花的疫病在糧城流行起來。當時駐紮梁城的商戶、官員、軍士和居民居然死的七八成,活下來的人不足兩成而且這些人臉上還布滿了麻子。 從此,糧城就衰敗下來了,剩餘的人口也逃散一空。”說到這裡,六伯嘆了口氣。 “雖然有很多人是逃出去了無法進行統計了。但是死亡人數絕對不會少於一半。” 林夕聽到這裡心裡有些感嘆,但腦海中一直有什麼東西呼之欲出,但他就是想不起來。 後來到了。倭寇大起的時候,沿海建了很多備倭千戶所。糧城這裡就又被人想了起來。 開始這裡想叫做珠糧灣備禦千戶所。但是去戍守的軍人覺得這個珠糧這個名子不吉利,於是於是就把糧字去掉,叫做珠灣。這裡成立了一個珠灣備倭千戶所。 後來海盜被戚繼光將軍鎮壓下去之後。駐紮在這裡的軍隊逐漸回到了原來的衛所,因為這裡本來就是有南海衛、高州衛和雷州衛三位各抽調一部組成的,這裡又沒有田地可讓軍士們屯墾。 而且這裡由於發生過大疫死了很多人。至今,在糧城的北麵的山上,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還有一大片無主的墳。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在這裡呆著,當朝廷管的不太嚴的時候,軍士們就紛紛逃回了各自原來的千戶。甚至軍官們都不願意在這裡呆著。這裡就又荒廢下來了,隻留下了空空如也的房屋。周圍的老百姓也不願意到這裡來。” “直到馬尼拉事件發生之後……當時。一共有……有九個家族,組成了……組成了一隻……商船隊。……一支商隊。並把這些船員的家屬安頓在這裡。當時你爹就被選中當上這裡的負責人,一直到現在。” 林夕聽到六伯在說這段話的時候。有幾個連續的停頓,好像是六伯要考慮一下把這件事情怎麼說出來。而不讓林夕感到懷疑。 林夕如果真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不會有什麼懷疑。但是林夕身體裡裝著一個成熟的靈魂,但是林夕隻是聽著,並沒有插話。 “現在在廢珠灣兩頭的那兩個堡壘中。靜海堡之中是南海衛百戶,是你的堂兄林長健。另外住在寧海堡中的雷州百戶叫做高生藝。駐紮在糧城的百戶是高州衛的李天然。 而那些商船隊的家屬就住在糧城中,一共有1005戶。5783人他們的首領就是你爹。” 林夕雖然對六伯所說的每個字都聽到耳中,也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把所有的這些字連到一起,反而讓他糊塗了。 他總覺得這裡麵有什麼事情六伯沒有告訴自己。但是他也發覺這件事情肯定十分重要。不得到自家長輩的允許,六伯是絕對不會告訴自己。 然後他便岔開話題。聊起了明朝衛所的一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