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師兄從河邊回來後,便把他一直傳道的事情交給了三嫂。 他讓林夕每天給三嫂講故事,再由三嫂向信徒們宣講。 而三師兄這些跑了一趟廣州城,把他所能買到的所有的史書都買回來,然後鉆到屋子裡細心的研究。 林夕看著忙碌的三師兄心裡暗暗的發笑。 林夕講的這寫天氣情況對歷史的影響,其實是來於來源於後世的竺可楨和胡維庸等一眾氣象學家歷史幾十年的研究而得出的結果。 這個結論中國人的歷史記錄隻是一方麵,其他的還有西方的對於遠古生物的研究提出大陸漂移說和對遠古地質的研究提出的全球變冷地球出現大冰期為基礎而推導出來的。 如果隻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那麼也夠也能夠推導出這些結論,但是說服力不強罷了。 因為從夏商開始中國的古代的歷史資料汗牛充棟,不可計數。 古代的歷史資料可不隻有那些被文人肯定的史書,和官府修訂的歷史書。 還有很多野史和自己私修的史書。這股私修史書的風潮直到清朝時江南爆發文字獄之後才得到遏製。 但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家譜、縣誌和遊記中仍然保留了大量當時的真實情況。 比如包括寺廟道觀的一些記錄,中國的州誌、府誌、縣誌,甚至一些當時文人寫的遊記都可以當做史料來看。 尤其是中國人有記錄家譜的習慣,那些家譜都是給後人看的。他們記錄的對本家族的人記錄的尤其詳細,對他們生活的環境也仔細的描述。 其實中國人修家譜,這是一種從春秋時代流傳下來的習慣。 因為中國人現在的百姓在春秋時代就是百國,一國一氏。 在春秋時姓和氏實不同的現在的姓就是指春秋時代的氏。而當時的姓是指專指上古八姓。至於姓和氏混為一談,那是漢朝的事情。 春秋時失國的這些人都有復國的思想,但是他們的實力達不到,所以就把當時的一些習慣遺留繼承下來用來表示自己的國家還沒有滅亡。 比如祭祀祖先就是過去諸侯國的祭祀先王。比如普通人家進行殯葬的停靈、埋葬時的棺槨等習俗、還有三七,五七等祭祀之禮,這在春秋時代都是專屬於諸侯王或者士大夫貴族的。至於當時的平民老百姓連姓都沒有,挖個坑埋了就不得了。至於奴隸自己還得給諸侯王殉葬。 修史也是其中的一種,實際上就是把春秋時代的史官修史的傳統變成了家族修家譜了。後來復國的思想沒有了,修家譜的習慣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這些流傳久遠的家譜也是相當詳細的歷史資料。要不然哪來的那麼多野史,甚至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筆下都有毫不相同的兩個過程和結果。 魯迅在《老調子已經唱完》中說:“中國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換來的。無論是中國人,外國人,凡是稱贊中國文化的,都隻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 這話說得雖然有過激之嫌,卻也是大實話。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滿清號稱禮儀之邦,卻又講“禮不下庶人”;雖說漢服之美,然而大部分百姓穿的隻是粗劣布衫;上層士大夫對洋人顯擺琴棋書畫,卻掩蓋不了全國大部分人口都是文盲的事實。以上都是民國時的報紙,對於清朝的評價。 但這種情況是發生在辛亥革命之後。辛亥革命之前的清朝的前半葉和明朝一樣,識字率其實是很高的。雖然達不到全員識字,但是百分之三四十的人數還是能夠達到的。之所以隻能達到30%到40%,因為在人口的總數中有一半是婦女,她們倒是有很多人不識字的。你再看一下這個比例還低嗎? 其實這麼高的識字率是托中國漢字的一個特點而決定的。中國的漢字隻要認識三四千個字,基本閱讀就沒有任何問題了。甚至有些字即使不認識,聯係上下文,也知道這個字該念什麼和表達的什麼意思。 而且歷代的官府都會推出韻書,也就是相當於現代的漢語詞典,規定了這個字該怎麼念,也使得蒙學的發展得到了規範。因為想考秀才的人必須得會官話,所以明朝的官話普及率是相當高的。 你看明朝的各種小說話本兒,一個縣官兒來到深山當中找當地的村長族老便能打聽到當地的情況。因為這些人都是經過蒙學教育出來的,他們都會說官話。 在對比民國一個真實故事江浙和廣東的兩個商人談生意居然要用英語進行翻譯。可見當時的基礎教育已經落後到什麼程度了。 再有一個故事是黃埔軍校發生的趣事。當時廣東政府的領導人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臺下站著的北方來的同學居然聽不懂臺上領導人的演講。最後還是政治部發現了這種情況。他們把演講稿寫下來貼出來,同學們才知道上麵的那些領導人講的是什麼內容。主席臺底下的這些同學居然把吾黨所宗這四個字聽成了蘿卜大蔥。 明朝識字率高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古代尤其是明清兩代那些沒有考上功名的童生、秀才們的主要的謀生方式就是給孩童開蒙。 而中國又非常推崇萬般皆下品,隻有讀書高的理念。所以隻要家裡有條件,就會把男孩子送到蒙學中學習一下,看看有沒有能夠參加科考的天分。 而蒙學中所教授的主要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內容和釋義主要就是讓他們識字。還有《九章算術》、珠算和一些書信、公文、告示、契約的書寫方法一些日常中可以使用到的東西。通過這些學習來判斷判斷孩子們的學習能力。 等蒙學的東西學完,如果孩子比較聰慧可以參加科考,便會學習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希望他們能考出功名來,甚至全村都會為這個人提供物資直到他考出來。 即使考不出來,到一定的歲數,他也會回到村子裡成為蒙學教師,繼續教授下一代的孩子,再從中間挑選苗子,就這麼一代一代的周而復始。 這種情況也造成了明清小說的大爆發。因為識字人多,所以看雜書的人也就多。畢竟科考的是少數,大多數人還要生活的,而這些經過基礎教育的人是能夠看得懂小說的。 所以那些鬼怪讀物、市景小說變流行起來。《西遊記》《三國演義》《聊齋誌異》《水滸傳》《紅樓夢》等有代表性的著作都是寫於這一段時期。 至於為什麼到新中國建立之前,全國有90%多的文盲,那是因為到了清朝的中晚期,由於民眾的生活日益困難,所以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少。清朝廢除的科舉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便因為不能再考科舉而大部分放棄了學習。 而有遠見的家族所辦的蒙學也因為民國改革教學製度建立西式的學校,而導致大批的私塾被取締。加上那些童生和秀才逐漸老去,師資資源也逐漸短缺。使貧困的孩子們沒有地方去學習,這種情況農村尤其嚴重。 這段時間長達幾十年,所以會造成大量的人不識字。具體例子就看那些開國領袖們哪一個不是從小就在私塾學習,然後進入西式學校最後走上救亡圖存的道路的。 他們小的時候正好生活在清朝取締科舉製度的前後,所以他們小時候有私塾上學,等到成長到求學的時候,民國建立開設了西式學堂,他們開始接觸外國的思想。 雖然民國的教育製度改革培養出了很多高學歷人才,但是由於他們對基礎教育的忽視,尤其是取締了私塾之後,使大量的貧苦百姓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 先輩們從小接受的私塾儒家教育使他們樹立了中國古代思想的核心大統一觀。所以在近代的中國即使到了萬分危急的情況,也沒有人想分裂祖國。他們把所有接觸到的外國所有製度都在中國復製了一遍,最後才有新中國的建立。 林夕在張玄研究史書資料的時候,應三師嫂張馮氏的要求開始給全村的人看病。 經過幾天診斷之後,林夕發現這些人得的病。大病沒有,但是小病很多,而且這些小病都是因為不講衛生造成的。 所以林夕開始以祖神道的戒律規範為借口開始推行個人衛生。 其實也沒有幾條,就是建立公共廁所;盡量消滅老鼠,蒼蠅,蟑螂和蚊子;飯前便後洗手;再有就是號召大家喝開水。 別看就這幾條,這就是新中國建立以後歷次愛國衛生運動的核心。也是應對阿美利卡在半島戰爭時期對中國東北進行生物戰的有效手段。 這些說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相當困難。至於建立公共廁所,林夕按照後世的廁所的結構設立了三層化糞池。林夕又稍微花了點兒錢,在全村建了17個廁所算是完成了。 飯前便後洗手,也就是個人們稍加一下注意的事情,推廣也算順利。 蚊子,蟑螂,蒼蠅還好辦一點。真正困難的是老鼠,這個時代的老鼠可不是像林夕後世見的那樣,隻有巴掌大小。 這時的老鼠體形大的跟一條小狗差不多而且成群結隊,根本不怕人。 時常聽聞有母親不注意而孩子被老鼠咬死或者吃掉的傳聞。而且老鼠在田埂地壩甚至房屋內打洞。要想滅鼠調動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更麻煩的是喝開水。為什麼隻有有錢人家才以茶待客,就是因為這個燒開水是要用錢的。而且如果人們大量的喝開水,所需要的柴火是個天文數字,根本供應不過來。所以林夕這第一腳就沒有踢開。 迫不得已林夕隻好采用了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林夕給魏大人的兩個女兒吃的那種藥化蟲丸。 林夕讓人買回藥材然後又配置了幾種輔藥用最少的錢製造了一批化蟲丸。 當林夕看著這批化蟲丸,然後仔細的叮囑三嫂,必須看著他們吃下去,不允許把藥給他們。而且小孩吃藥的歲數也提高到了七歲。七歲以下的小孩是不允許給他們吃的。 張馮氏十分奇怪的問林夕:“為什麼要要求這麼嚴?把藥發下去,讓他們自己吃不就可以了嗎?” 林夕剛想說話,但是兩人的身後傳來了三師兄張玄的聲音。 “這種藥的毒性太大。疍戶人家的小孩身體普遍比較弱,如果吃了容易中毒。而且不看著他們吃下去,那些家裡的大人如果把藥留下來給孩子就會出問題的。而且不看著他們吃下去,如果有人搗鬼的話,背鍋的會是我們。” 然後三師兄領著林夕挨家挨戶的派發這種化蟲丸。兩人帶著人在村子裡折騰了兩天,才讓所有的人都吃了藥丸,還剩下100多顆,張玄就把那100多顆藥丸收了起來。 因為林夕配的這批化蟲丸的毒性比較大,如果一個人五顆一起吃下去的,幾乎就可以當毒藥來用了。 林夕在派發藥丸的時候很多人是不當一回事的。隻不過本著有便宜不占就是吃虧的想法,才把那些藥丸吃下去。 當村子裡很多人都拉出了蟲子後。村子裡的人對幾人的態度也和藹了很多也不再把幾個人當成來傳教的外人,而是真真切切的把他們當成了自己人。 張玄要把剩下的那批丸藥每顆又分成了十份兒,給三歲以上的孩子又重新吃了一遍。這個舉動把林夕嚇得夠嗆,不過好在沒有出事情。 張玄也是翻遍史書之後,從歷朝歷代的水文記錄,災難記錄中總結出來,而是對災難與王朝興替做出一番對照,這裡麵,包含了氣候變化對當時的戰爭,政治,經濟,文化,農耕,商業的研究,找到了更多氣候對王朝形成的影響例子。他是越看越心驚,越想越害怕。 在忙完化蟲丸的事情後三師兄向林夕提出了一個疑問:“那就是林夕研究這些和他傳道有什麼關係?” “從成化朝開始中國又處於由暖穩定期向冷穩定期變換的階段了。從明成化六年起,大明便開始有水旱災害,而且天氣也逐漸變冷。 其中弘治六年淮河流域各地普降空前未有的大雪,從當年九月起,至次年二月方止,降雪期竟長達半年之久,當時蘇北沿海變成一片“寂靜的冰原”。 正德八年,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同時結冰。湖麵寬闊的洞庭湖竟成為“冰陸”,不僅可以行人,而且可以通車。以上事實足以證明了這幾十年我國氣候寒冷的程度。 嘉靖年間發生的關中大地震“嘉靖乙卯大地震”,嘉靖34年農歷12月12日陜西,山西,河南這三個中原大省,人口大省成了地震重災區。 除了這重災區之外,地震威力還輻射影響了當時的大半個明朝疆域。 按照各個地方誌的記載,可知這場地震的範圍。東起南京,西至甘肅靖遠,北到陜西保德,南至湖南瀏陽都有震感記錄,就連邊遠的廣東和福建都受到這次地震的影響。 除了烈度強,影響範圍大之外,這個地震還有個特點是,餘震持續時間長。史料記載說,這場地震的大規模餘震,持續有五年之久才漸漸減輕,到萬歷年間才徹底消失。 為什麼這次地震的影響這麼長的時間。因為地震爆發的短時間內,就有50多萬人直接傷亡,無論城鄉皆成一片狼藉,大量的人口死亡,隨之而來的必定有瘟疫和災荒。通過以上和師兄查到的那些古時代災難的記錄。我得出的幾個結論。 第一、由暖穩定期到冷穩定期的周期大概是250年左右。 第二、現在的大明在冷暖變換的時間時期。不但會有劇烈的水旱天災還有頻繁的地震。 當然,我所說的頻繁是平攤到幾百年中。不是說今天這地震,明天那裡地震。而是間隔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第三、由於以前的歷史太長。而且一些記錄在戰亂中也損毀了。所以唐宋元明這段歷史就尤為重要。因為它離我們最近,記錄的也最全保存的也最完整。 根據這些推論,我們現在正處於由暖到冷變化最劇烈的時候,也就是說我們的天氣會逐漸變冷,而且水旱,地震災難也會變得十分頻繁。為了避免出現五胡亂華和五代十國那時那樣的亂世所以我們必須為大明的人找到新的口糧或者宜居的地方。” 三師兄看著林夕臉色沒有什麼變化,而是問:“這些都是你的猜想,你怎麼肯定這些事情都是真的呢?” “燧人氏猜想鉆木可得火?嫘祖猜想蠶絲可得綢?神農猜想百草的種子可得糧?兵祖蚩尤猜想銅可鑄兵? 如果沒有上古先人的猜想,吾輩至今依舊茹毛飲血與野獸無異。”林夕慷慨激昂的說。“哪怕我猜錯了又如何?我隻不過想集結一部分力量,開拓南洋,恢復交趾、水真臘和三百宣慰司這些三宣六慰羈縻統治的故地而已。” “你可以把這些事情通過你的老師張載告訴朝廷,讓朝廷統一規劃。” 林夕苦笑一下說道:“這是不可能的。你看看河槽改海就知道了。沈家為了改海籌集了一批海船在鬆江被人一把火燒掉了。要實現我的計劃必須大力發展水師,可是朝廷上那些人和靠海貿發財的這些海商們會讓水師發展起來嗎?他們連海圖都藏起來了。”三師兄聽著林夕說的這些話,然後沉默起來了。 至於林夕所說的河槽改海。就是大明疆域遼闊的國土擁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精密的內河體係,其中最核心的是一條綿延數千華裡的雄偉大運河。 數不清的物資財富在這些河道上轉運川流,它們就仿佛這個古老國度的大小血管一樣。 但其實在蒙古人創建的元朝,大運河曾一度荒廢,維係北方中樞的江南財賦、更多的是通過海運輸送到大都的。 這種廢漕改海的舉措,在效率和運量上似乎都超過了以往各代,明初北伐時的軍需輸送也多有沿襲元朝,表明它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程度。 永樂帝朱棣靖難成功後,不僅將都城遷到了蒙元故都所在,而且逐漸終止了南北海運,京師的物資供給完全改行運河漕運。 要知道正是朱棣本人,曾發起了華夏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國家級遠航行動——“鄭和下西洋”,讓從南洋列島到東非沿岸的千城百邦,都籠罩在大明天威之下。 鄭和的船隊無論從總體規模上、造船工藝上和航海技術上,都遠遠超過大航海時代初期的西、葡兩國,如果將之用於南北海運上可謂毫無困難。 但朱棣偏偏在這華夏海權大張之時,花大力氣整修好運河河道,然後廢海歸漕,從此南北間的大規模海運成為了歷史,“漕運即國運”的格局就此奠定。 其實朱棣時期的廢海改槽恰恰說明了成祖本人的目光長遠以及對治理國家手段的成熟。 以大運河為主體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古代內河水係,雖然優點眾多,但缺點也不少:特別是日益煩冗僵化的漕運官僚體係形成了龐大的既得利益,所謂“百萬漕工衣食所係”的憂慮、這表明了在漕運血管上吸血的人群多到了什麼程度。 到了現在一石米糧從江南運到京師的費用已經是其自身價值的好多倍。 所以明朝從嘉靖年間開始就有人提議廢槽改海運以降低運輸成本,但屢屢受阻,最近的一次就是鬆江的那一場大火。 那麼以朱棣的聰明,為何會放棄效率明顯高得多的海運呢? 其實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是漕運雖然對江南士民是個沉重的負擔,但對於沿途的北方州縣來說,卻是一條不可或缺的生命線。 特別是山東和整個華北平原,在明初天下太平之後逐漸恢復了元氣,擺脫了從金、元以來極度凋敝的狀態。 而在缺乏南方那樣密集水網的北中國,是大運河讓各地保持了人員和物資的往來暢通。漕運對於維持大一統局麵、降低南北之間的經濟差距和各種分歧,是能起到海運所無法替代的作用的。 這種情況就可以想象一下新中國的鐵路建設。新中國就是以貫穿全國的鐵路網代替了以前的以運河為主的水運係統。 再想想那些因為修起鐵路而發達起來的城市,比如河北的省會石家莊,開始就是一個小村莊,就是因為鐵路使他發展成為河北省的省會,它也是河北省所有城市中這是建城時間最短的。 所以在大明剛剛建立的時候,恢復漕運是有利於大明的發展的。但時過境遷漕運的弊端已經越來越大,適當的恢復一些海運也是可以的。 但是以漕運為主形成的利益集團,顯然不想讓海運分薄了他們的利潤。 公平的說海運也有其缺點。長江吳淞口以南密布著眾多天然良港、而向北走則恰恰相反,港口異常稀疏,而且海濱淺灘沼澤眾多。 這對於需要緊靠海岸線航行的海船來說很不友好,讓其很難靠岸得到補給。 從吳淞口到煙臺以北這段海岸線,在宋元時就被船工們視為畏途。當然海運的這些困難並非不可克服,但隨著漕運成為習慣,海路中斷已久後,人們對海洋日漸陌生了起來,不願意再去探索更安全穩定的航路。 無論怎麼說,朝廷的這些大人們故步自封,循規守舊,卻是他們最大的毛病。 師兄弟的兩人這一次爭論又是無疾而終了。三師兄繼續鉆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答案。 而林夕反而對三師兄保存的師傅傳下來的那幾箱子書生出了興趣。因為他在這堆書中發現了一個記載。 那就是在這篇書的一頁記載著有人可以用稻草和木炭不用母雞孵出小雞來。而且書上還詳細著寫著各種操作手法。 林夕對這個手法非常感興趣。於是從村兒裡收了一些雞蛋,按照書中的方法開始孵小雞。 林夕孵小雞的目的其實跟三師兄跟他提的被他以佯裝發怒搪塞過去的那個要求有關。 林夕在現代的時候通過網絡見過人們用配置營養土養殖蚯蚓,營養土配置很簡單,百分之七十多的動物糞便配上10%的植物殘渣再配上15%的菜園土堆起來進行發酵,等發酵完畢便可以用這些營養土來養殖蚯蚓。林夕之所以注意它,因為他營養土的配比和黑火藥的配比差不多。 蚯蚓又稱土龍,是中藥材的一種。養殖出來既可以賣中藥,而且養殖蚯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把蚯蚓煮熟,剁碎,拌上一些野菜,可以用它來養雞。 這樣就可以從現在的散養方式變成集約化大規模養殖。 這樣雖然不能讓所有的人都發財,但是保證他們能吃上雞蛋和雞肉還是可以的。 民間諺語所說的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就是說這些養殖的牲畜可能因為一場瘟疫全部死絕而變得傾家蕩產。 至於疾病的防治,那就由大蒜素來負責吧。大蒜素是可以殺菌的,而瘟疫是由於病毒或病菌引起的所以非常對癥。 林夕在村中收集了一些糞便,還有一些爛菜葉子,加上一些從地裡刨出的土,在屋門旁邊堆起了一個發酵的土堆。由於廣州的天氣很熱,這些東西發酵用不了多長時間,估計小雞能孵出來,這些土也就發酵的差不多了。 林夕連這套蚯蚓養殖和喂雞的方法的名字都想好了,稱為祝雞術。 說到這個名稱的由來,就不得不提起祝雞翁。 這個祝雞翁來自漢代劉向著的列仙傳。祝雞翁者,洛人也。居屍鄉北山下,養雞百餘年。雞有千餘頭,皆立名字。暮棲樹上,晝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賣雞及子得千餘萬,輒置錢去之吳,作養魚池。後升吳山,白鶴孔雀數百,常止其傍。人情皆殊,故道相關。 這段話的意思是,劉向《列仙傳》中就記載了一個人,姓祝,人稱祝翁。他是我國古代養雞的專家,養雞的祖師爺。我們也叫祝翁為“祝雞翁”,相傳他是河南洛陽人,住在屍鄉北山南麓,就是現在河南偃師市西南山下,一輩子就是以養雞為生,遠近聞名。 他養的雞體格健碩、羽翼豐滿、色彩絢麗、啼鳴洪亮、產蛋多、味道美。天然放養。原文說“暮棲樹、晝放散”,看來古人就懂得放養雞的優勢啦不易生病。還有一項更為叫絕的是,他養的一千多隻雞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叫出雞的名字,雞就會跑過來,因此六畜通人性還是有依據的,也可以養寵物雞,而且還有養雞成仙的先例,指不準養隻雞,時間一長還成仙了。 祝雞翁在最後要羽化時,所有雞和他一起飛升,場麵蔚為壯觀。千雞升空,中間一白胡子老頭,想想就挺有畫麵感的。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祝翁,就在呼喊雞的時候叫“祝、祝、祝”,在中原一些地區和遷徙到福建廣州等地的客家人中,還是這麼來叫雞吃食的。 其實在古代有許多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比如林逋——梅妻鶴子;羲之愛鵝、子猷愛竹、淵明愛菊、茂叔愛蓮、元章愛石、雲林愛潔、東坡愛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祝雞翁稍微奇特點,愛養雞,並靠養雞發了財。又到南方養魚,也發了財。 林夕還在那些記錄中發現了一種令林夕十分驚奇的東西,這種東西叫做青膏泥。 它的製作方法有兩種。其一由天然薑石磨細而成。薑石是一種灰石塊,常夾在黃土中,是黃土中的鈣質結核。把這種石塊兒和少量的黃土摻起來進行高溫煆燒,然後磨成細末使用時兌上水和沙子。 第二種方法便是青石加上石膏還有鐵礦石放在一起煆燒,最後磨成粉末再摻和一些細沙進行使用。 這兩種東西和林夕印象中的水泥有些相似,而且他們的效果也是相仿。 用它膠結沙石製成的混凝土,硬化後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 當林夕把這兩種東西的實物做出來之後試驗了一下和後世的水泥差別不大,隻是強度沒有後世的高標號水泥高,但使用的建築物上沒有什麼區別。 尤其讓林夕生氣的這種古代版的水泥居然沒有大規模應用,以至到現在大明的城墻的大部分還是用三合土夯築的。 這些東西被那些知道製造和使用方法的人固定在一定的使用範圍之內,而沒有大規模推廣,這才是最令人可惜的。 當林夕看到這種被稱為青膏泥的古代水泥的使用的地方都快被氣笑了。 這種水青膏泥用在內棺和外裹之間的填充物上了,用於防止盜墓賊對墳墓的盜掘。換句話說,這種青膏泥是用來給死人做棺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