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係統的研究(1 / 1)

馭風空騎 護叔寶 4280 字 2024-03-17

接下來的幾天裡,希臘奧運會牽動著叔叔嬸嬸的情緒,而李林塔爾則牽動著齊格弗裡德的情緒。   每天一早,叔叔和嬸嬸都顧不上吃早飯,先要看看報紙上有關奧運會的新聞,連洛薩的哭聲都喊不動他們。在這為期十天的雅典第一屆奧運會上,一共有19位德國運動員參加了九個大類的比賽,其中最讓叔叔嬸嬸津津樂道的是摔跤比賽。   這首屆奧運會的摔跤比賽既沒有體重限製、也沒有時間限製,采用希臘羅馬式的摔跤,隻能用手擒抱對方的上半身使之摔倒。參加摔跤比賽的德國選手是卡爾·舒曼,他其實是位體操運動員,並已經在本屆奧運會的體操比賽中拿到了男子團體單杠、男子團體雙杠和男子跳馬三項比賽的冠軍,因此備受矚目。而舒曼在摔跤預賽上的對手也很有名,是蘇格蘭人朗塞斯頓·埃利奧特,這位也已經在本屆奧運會的舉重比賽上拿了冠軍,而且由於其出色的身材,在奧運會的女觀眾中非常受歡迎,甚至有女貴族向其求婚,堪稱是本屆奧運會上的“英國炮王”。   吃飯時,齊格弗裡德聽到叔叔有點擔憂的和嬸嬸念叨著“德國體操王子和英國大力士”的對決,就隨口寬慰道:“叔叔不用擔心,那個英國人是練舉重的,隻會用死勁;而我們的舒曼是體操選手,練的都是巧勁,那二百多斤的英國大力士可能都拗不動我們德國選手的一根手指。”   叔叔、嬸嬸聽了都哈哈大笑,都誇齊格弗裡德好聰明。   果然舒曼輕鬆的戰勝了埃利奧特,並晉級決賽。決賽中舒曼的對手是希臘人喬治·齊塔斯。叔叔從報紙上看到他是在雅典開糕餅店的,齊格弗裡德聽說後就覺得好笑,前麵預賽是對陣英國西門慶,這次決賽換成希臘武大郎了,德國選手肯定贏。果然,舒曼隻花了15分鐘就贏得了冠軍,他一個人就在這屆奧運會上拿了4個冠軍,堪稱最大贏家。   奧運會這頭捷報頻傳,但李林塔爾那頭似乎就不太妙了,他這幾天先是跑遍了布雷斯勞的圖書館查資料,還打電話請他兄弟從柏林寄來很多書籍,然後把自己關在書房裡看書,已經廢寢忘食到把出門泡妞都戒掉了。   這天中午,齊格弗裡德借著給李林塔爾送飯的機會,跟在阿爾布雷希特叔叔身後進了書房。看到李林塔爾隻是胡子邋遢,但精神很不錯,齊格弗裡德鬆了口氣。   叔叔坐下來寬慰道:“奧托,我知道設計飛行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你也不用著急,可以慢慢來的。”   李林塔爾並無沮喪,反而很真誠的說:“謝謝,我沒事。前幾天兩個小家夥做的橡筋飛行器給我很多啟發,我就想深入研究一下,然後我查到了設計這模型的法國發明家阿爾豐斯·佩諾的資料,他不僅在設計飛行器上十分天才,更是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航空探索方法,就是:先進行理論研究,然後進行模型試驗,最後過渡到全尺寸飛行器研製。我發現自己以前在理論研究上投入不多,隻是對鳥類飛行有些研究心得。而且我的自負也使我對其他國家的航空研究不甚了解,這幾天我翻閱了最近十多年的各國航空著作,發現法國、英國已經在飛行領域走到了德國前麵,甚至連澳洲人都有不少研究成果值得我借鑒。”   李林塔爾對著書房裡的一堆航空書籍攤了攤手,補充道:“我打算充分研究各國同行的成果,然後完善我的試驗工具,用更科學的方法設計下一款滑翔機,這可是個大工程,我可能需要你多收留我幾天了。”   叔叔見李林塔爾沒事就拋掉了擔心,還開玩笑說:“沒問題呀,我隻需你把泡妞的時間拿出一點來指導一下曼尼和齊克就行,你想在這裡待多久就待多久,我和庫寧古德(Kunigunde)歡迎你還來不及呢。”   終於,在復活節的一周後,李林塔爾也仿佛獲得了復活。他像打了雞血似的閱讀了所有能找到的航空著作,然後總結出自己的心得:首先旋臂機試驗已經證明了加速機翼能產生升力,那需要找出合適的機翼造型以及機翼與升力之間的關係;其次橡筋動力飛機證明了螺旋槳是種合適飛行的動力形式,接下來就是要造出足夠輕、且足夠強勁的發動機;最後就是研究出能有效操控飛行的方法,既然現在已經有飛艇能靠方向舵來控製飛行,那飛機或許也能參考一下。理清了思路後,李林塔爾並未覺得困難重重,反而覺得前途一片光明了。   第一步,他打算找出最合適飛行的機翼和機械構型,計劃先用模型做試驗,等篩選出優秀的設計再放大成滑翔機。為此李林塔爾找了一堆飛行器模型來做對比,比如:   英國人喬治·凱利( Cayley)的滑翔機模型。他在1853年設計、建造並試飛了自己的載人滑翔機。它有著風箏形的機翼,機翼下方懸掛有澡盆形駕駛艙,在機翼和駕駛艙尾部都有可動的十字形尾翼。   英國人漢森(William Samuel Henson)的“空中蒸汽車(Aerial Steam Carriage)”模型。他從喬治·凱利的著作中受到啟發,在1842年設計了一種蒸汽動力的飛行器,它有一對曲麵機翼、可操縱的方向舵和水平尾翼,靠機身內的一臺30馬力蒸汽機驅動機翼後方的兩個六葉螺旋槳進行飛行。   法國人布裡斯(Jean Marie Le Bris)的信天翁式滑翔機模型。他是一位船長,在航海中經常觀察信天翁的飛行,並研究其翅膀構造和撲翼方式。在1857年,他模仿信天翁的造型設計了一架滑翔機,機翼同信天翁翅膀非常相似,滑翔機被放在馬拉的牽引車上輔助起飛。   法國人坦普爾(Felix Du Temple)的蒸汽動力載人飛機模型。他在1874年製造了一架蒸汽動力飛行器,它有著非常特別的前掠形機翼,使用一臺坦普爾發明的緊湊型高速循環蒸汽發動機,驅動機頭的一個十二葉螺旋槳進行飛行。   法國人塔丁(Victor Tatin)的動力飛機模型。他在1879年試飛了一架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的模型飛機,它像是在一支蠟筆上裝了長條形機翼和三角形尾翼,靠機翼前的兩個螺旋槳飛行;這個模型也是歷史上第一個使用自身動力實現滑行起飛的飛機模型。   法國人阿德爾(Clement Ader)的“風神(Eole)”飛機模型。他在1889年設計並製造了這架蝙蝠式的飛行器,它就像是在一隻蝙蝠的頭上裝了一個四葉螺旋槳,使用蒸汽機為動力,並配有復雜的高壓鍋爐和高置冷凝器。   俄國人莫紮伊斯基(Alexandr Fyodorovich Mozhaisky)的“空中飛行器(Aerial Flying Machine)”模型。他在1881年設計了一架蒸汽動力飛行器,它的機翼方方正正,像一對門板,尾翼則是帶圓弧的十字式造型,使用一小一大兩臺蒸汽發動機,分別驅動一個機頭的螺旋槳和兩個機翼後方的螺旋槳,發動機直接通過煙囪排煙,開啟了俄式飛機簡單粗狂的暴力美學。   美國人蘭利(Samuel Pierpont Langley)的“空中旅行者(Aerodrome)”模型。他從1891年開始設計蒸汽動力飛機模型,它有兩對前後串聯的機翼,在尾部還有一個十字式尾翼,使用蒸汽動力驅動兩對機翼之間的螺旋槳進行飛行。   美國人馬克沁(Hiram Stevens Maxim)的蒸汽動力飛行器模型。他在1894年建成一架巨大的蒸汽動力飛行器,它有著帶上反角的雙層機翼,使用兩臺蒸汽發動機,驅動機翼後方的兩個推進式螺旋槳,飛行器可以在預先鋪設的軌道上運行。   最後還有李林塔爾自己設計的那些滑翔機模型等。   由於需要製作的模型實在太多了,齊格弗裡德和曼弗雷德又撈到了一次製作模型的機會。看著這麼多飛行器模型圖紙,齊格弗裡德的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他不僅想要製作這些模型,還打算保存好這些圖紙,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等熬過二戰後給它們出塑料模型套件。   為了方便試驗,所有模型都要盡量減輕重量,所以都使用輕木製作框架,然後用紙做蒙皮。李林塔爾發現,有了精確的圖紙後,他隻需要解決幾個難加工的零件,模型的其他製作交給齊格弗裡德和曼弗雷德就行了。   模型的製作進度被飛快推進,齊格弗裡德的【膠神】任務進度也漲得飛快。李林塔爾在高興之餘,得以勞逸結合,並用休息的間隙給這兩個孩子講一些飛行的故事,比如法國人穆亞爾(Louis Pierre )寫的《空中帝國》。在這本1881年出版的著作中,穆亞爾通過對鳥類飛行的觀察,提出了固定翼滑翔機的概念,並強調在解決飛行控製問題之前,不要盲目進行動力飛行試驗。並且他預見航空技術將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甚至預言飛行會消除對國境和軍隊的需求,會導致民族的消失,人類種族將會趨於融合,全人類有可能建立一個全球統一的空中帝國,那將是一個沒有戰爭和壓迫的美好烏托邦,李林塔爾對此非常向往。   齊格弗裡德覺得這些前航空時代的人類想法too young too naive,但他和曼弗雷德都很喜歡這些書中描繪的那些飛行場景,例如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的《氣球上的五星期》、《環遊地球八十天》等作品,都是他們百聽不厭的。齊格弗裡德覺得他們三人就像是一位絕地大師帶領著兩個絕地學徒,在用虔誠的心態去努力學習飛行這種偉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