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曼尼的歷險(1 / 1)

馭風空騎 護叔寶 4818 字 2024-03-17

隨著齊格弗裡德知名度的上升,阿爾布雷希特的營銷工作也取得不小的成果,不僅兩本書都賣得很好,書的版權也被歐洲的其他幾家知名出版商搶購,並很快被翻譯成其他語言。   另外一個小成果就是阿爾布雷希特拿下了普魯士國營鐵路局的獨家授權,代價隻是在正常的授權費之外多付出了幾本齊格弗裡德的簽名書。普魯士國營鐵路局不僅給出了S2、S3等幾款蒸汽機車的外觀資料,還答應為阿爾布雷希特聯係巴伐利亞、薩克森等邦國的鐵路局,嘗試開展類似的授權合作。   齊格弗裡德很高興,因為那些飛艇模型的熱度是和《天空之城》小說掛鉤的,總有一天會消散,而火車模型的熱度則是伴隨著鐵路會一直存在下去。所以隻要能拿出合格的火車模型,那模型工作室就等於拿到了長期飯票。雖然裡希特霍芬家大業大,不指望這點收入,但這個卻可以滿足齊格弗裡德擼膠的需求,【膠神】的任務還有大把進度等著完成呢。   很快,阿爾布雷希特在齊格弗裡德的建議下,安排布雷斯勞商店裡的模型技師們開始開發火車模型,比例也按1/72來執行。   等到1896年11月,在阿爾布雷希特和庫寧古德決定帶著曼弗雷德和齊格弗裡德回布雷斯勞前,他們收到了出版社的統計數據,《天空之城》小說已經賣出80多萬冊,《齊格弗裡德鋼琴曲譜》也賣出了10多萬冊,“天空之城”聯名的安克爾積木賣出5多萬盒。甚至連“天空之城”裡的各款機械模型也都接到了很多訂單,其中有很多訂單是來自國外,都是要買最大比例的飛艇模型。因此阿爾布雷希特決定繼續擴大店鋪裡模型工作室的規模。齊格弗裡德也很開心,作品賣得好能有助於提升【空騎係統】裡的任務進度,尤其是模型的銷量更是讓他心花怒放,既能借機擼膠,又能忽悠各國浪費資源去開發飛艇,真的一舉兩得。   回到布雷斯勞後,齊格弗裡德發現【空騎係統】裡的【魅神】任務已經飛速的漲到了【112級魅神-11200/11300】,這說明齊格弗裡德已經有了11200位忠實粉絲,這也令他每周“單人魅力領域”的持續時間也延長到了1120分鐘。另外還收獲兩個【書神】點數,應該是《天空之城》和《音樂神童齊格弗裡德琴譜》各貢獻了一個點,看來不管什麼形式的作品,隻要印刷出版發行就能滿足任務條件。   獲得一些空閑時間後,齊格弗裡德終於有精力啟動他的新二次元項目。憑借這次在柏林獲得的提升,他已經能回憶出上一世看過的《阿歷克斯歷險記》和《時光傳奇》的大部分內容。   《時光傳奇》是雅克·馬丁專門為《阿歷克斯歷險記》繪製的圖解歷史百科,他用寫實的手法描繪了古羅馬和同時期其他幾大文明的歷史景觀,從古羅馬的大競技場到古瑪雅的大球場無所不包,讓讀者能盡情徜徉於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中。   齊格弗裡德還從蒙森老爺子那裡,搞到一批古羅馬歷史資料和同期各種文明的考古復原圖,他每天都研究得不亦樂乎。曼弗雷德為此對齊格弗裡德抱怨過,每天隻會看這些枯燥的東西,而不肯陪他玩。齊格弗裡德心裡好笑,等他把漫畫魔改出來,曼弗雷德可能會求著他多去看看這些枯燥的東西、多畫些有趣的故事。   經過對古羅馬歷史的研究後,齊格弗裡德把故事的起點安排在公元前58年9月的阿爾薩斯地區,彼時孚日戰役剛剛結束,勝利的羅馬軍團在打掃戰場時,發現了一個大概兩歲左右、不會說話、還隻會爬的幼兒。這個幼兒有著特殊的金色眼眸,身上還帶著一顆奇特的藍色水晶石,似乎是一個日耳曼貴族遺孤。愷撒一見到這個小孩就覺得和他有緣,於是便收養了他,並給他起名為—曼弗雷德,在高地德語中其含義為“帶來和平的人”。齊格弗裡德希望把這部漫畫作為《天空之城》的前傳,盡量把那個存在飛行石的蒸汽朋克世界描繪得更真實、更有歷史感。   齊格弗裡德用幾頁畫稿交代了故事的開端,然後發給家裡人看,因為擔心這種提前五十年搞出的漫畫會水土不服,他希望能通過用戶調研來了解當代讀者的喜好。阿爾布雷希特叔叔覺得挺不錯,尤其是漫畫裡的一些古羅馬建築,他覺得很合適出安克爾積木。庫寧古德嬸嬸則放下心來,本來她還擔心齊格弗裡德會搞出類似《羅馬史》那種嚴肅的作品,那樣就有點過分妖孽了。最開心的當然是曼弗雷德,他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興奮心情了,這故事的男主角是日耳曼人,不僅與他同名,還被他最崇拜的愷撒所收養,完全符合他的終極妄想,他覺得隻要能每天看到這漫畫連載,哪怕讓他給齊格弗裡德當小弟,他都願意。   齊格弗裡德也很高興這種漫畫風格能被19世紀末的讀者接受,然後他決定先在報紙上做連載,再集結成單行本出版。他沒有參照埃爾熱在早期連載《丁丁歷險記》時,每次隻連載四個格子的形式,而是每次在一張報紙上連載正反兩麵,但每周隻發表兩次。這樣能在整版的畫稿裡使用一些特殊規格的畫格,從而提升視覺效果;另外也是便於讀者收集,隻需要把有漫畫的那頁報紙裁下來,集齊後就是一本單行本了。   但是魔改後的《曼弗雷德歷險記》剛開始連載時反響一般,性格上有點死板的德國讀者沒搞明白這到底是歷史故事、還是幻想作品。還好第二周連載有了起色,在漫畫裡愷撒帶著曼弗雷德初次回到羅馬,然後把他交給自己的妹妹撫養。愷撒的妹妹有個外孫比曼弗雷德大三歲,這個羅馬男孩把曼弗雷德當成親弟弟那樣照顧,有什麼好吃好玩的都優先給曼弗雷德,簡直就是個堪比一輝的弟控。這下引起了轟動,連威廉二世都來電詢問後續情節,因為這個弟控就是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奧古斯都,也被叫做屋大維,即第一任羅馬帝國皇帝。在德國這片一百年前還叫神聖羅馬帝國的地方,沒有讀者能拒絕,讓兩位古羅馬最偉大的領袖一起伺候男主角的幸福感。   另外秉承著“戲說不是胡說,魔改不是瞎改”的原則,齊格弗裡德把漫畫裡的曼弗雷德設定為一個聰慧善良,但又喜歡惡作劇的小男孩,他沒有什麼明顯的超能力,但又總能逢兇化吉,仿佛有神明一直在眷顧著他,故此他在羅馬鬧出不少有趣的事跡。   比如,古羅馬的維斯塔神廟供奉著“爐灶和家庭女神”維斯塔,對她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當時居住在拉齊奧地區(羅馬城也位於拉齊奧地區)的人們歷經艱辛,終於掌握了生火的原理。在那時的各個村莊中,人們將公用火種保存在一間茅屋裡,每家每戶都可以從中取用,這間茅屋和火種成為全村人防禦野獸和獲取熟食的重要資源。為了保證這重要的公用火種不會熄滅,村裡的未出嫁的年輕女孩會輪流看守火種。之後這種習俗漸漸演變成維斯塔神廟,它是保存聖火的神聖之地,聖火即是羅馬永恒的象征,聖火不能熄滅,否則羅馬城將會覆滅。維斯塔女神代表著女性的貞潔、賢惠、善良、勤勞,她終身不嫁,而神廟中的維斯塔貞女則是維斯塔女神和聖火的忠誠守護者,唯有這些貞女能出入收藏著聖火的核心神殿。這些每三十年一屆的貞女在古羅馬享有極高的聲譽,但也要遵守嚴格的戒律,每屆貞女都是從貴族中遴選出六名純潔無瑕、沒有生理和道德缺陷的少女。貞女在侍奉維斯塔女神三十年後可以離開神廟,但在此之前她必須保持貞潔,否則將會被視為瀆神而被活埋,她的情夫也會被鞭撻至死。   漫畫裡的曼弗雷德在古羅馬城偶遇了一位維斯塔貞女祭司海爾薇婭(Helvia),她對小曼弗雷德非常照顧,也把他當作親弟弟般看待。但古羅馬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因為貪圖海爾薇婭家的房產,一直對她糾纏不清,以至於有人懷疑貞女海爾薇婭與男人私通。   在齊格弗裡德創作這段漫畫時,發生了聖奧古斯丁怪獸事件。1896年11月,一塊巨大的海洋生物遺骸被沖到了美國佛羅裡達州聖奧古斯丁的海灘上,被兩個路過的小男孩發現後在當地引起了轟動,美國生物學家研究後認為這是一頭巨型章魚的屍體。   齊格弗裡德靈機一動就編了一段故事,在漫畫裡,由於海爾薇婭被克拉蘇騷擾得精神不佳,導致她失手打翻了神廟裡的聖火,聖火的熄滅驚動了大海深處的神秘意誌,神秘意誌驅動一頭巨型章魚出現在羅馬附近的奧斯蒂亞海港,妄圖封鎖海港。克拉蘇敏銳的發覺了聖廟裡的異常,就要挾海爾薇婭交出房產,否則就揭發她熄滅了聖火。但是曼弗雷德聰明的利用凸透鏡重新點燃了聖火,讓克拉蘇的陰謀破產,也讓那頭巨型章魚突然無疾而終。最後海爾薇婭組織羅馬公民們用聖火烤製這大章魚,讓全城百姓吃了一次香噴噴的章魚烤串。   隨著《曼弗雷德歷險記》熱度的提升,不僅帶動了烤章魚這類周邊產品的熱賣,其中涉及的古代歷史知識也引起了讀者的興趣,因此有幾家連載漫畫的報紙還開辟了專門的講解專欄,在漫畫停更的幾天裡介紹漫畫裡相關的知識。蒙森老爺子還受邀寫了幾篇評論文章,並夾帶私貨的誇獎了齊格弗裡德一番。有他這位寫《羅馬史》的歷史大拿搖旗吶喊,使得這部漫畫和齊格弗裡德更加受到關注。現在報社每天都能收到不少讀者點評漫畫的來信,編輯部也沒浪費這些內容,會把其中有意思的見解刊登在講解專欄中。每一期專欄裡都會有不同讀者為了各自觀點吵成一團,已經成為這本漫畫的另一個看點。   齊格弗裡德看過1896年12月的一期《維也納日報》,這期報紙上並沒有刊登《曼弗雷德歷險記》,齊格弗裡德翻到漫畫講解專欄那一頁,隻見有兩條熱評被叔叔標注了出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第一條:“在上一期漫畫裡,出現了一位來自中國漢王朝的發明家諾貝,他用自己設計的火藥武器拯救了曼弗雷德,但可惜在後麵的故事中不幸犧牲,讓主角和我都深感遺憾。就在這期漫畫發表的前幾天,瑞典化學家、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於12月10日因病去世。漫畫裡塑造的這位中國發明家諾貝,明顯是在向諾貝爾先生致敬,可見作者齊格弗裡德對社會熱點十分敏感,擅長緊跟時事。——維也納15歲小讀者,斯特凡·茨威格”   第二條:“我先是獲悉了瑞典炸藥大王諾貝爾先生離世的消息,然後在報紙上看到曼弗雷德與中國火藥發明家諾貝的故事,他們之間的友誼既讓人欣慰,諾貝因為保護男主而遇難又讓人唏噓。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漫畫作者齊格弗裡德受到現實啟發,創作出非常精彩的情節。但這也讓我非常擔心漫畫的連載會不會斷檔,因為作者完全沒有存稿!——布拉格13歲小讀者,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齊格弗裡德看著這些評論不禁有些自得,看來漫畫在年輕讀者中相當受歡迎。但越看越覺得那兩個名字很眼熟,他們與上一世的兩位著名作家不僅同名,連出生地和年紀都一樣。齊格弗裡德在得意之餘也有些惶恐,看來需要更認真更努力的創作,否則萬一被這些未來的大作家吐槽的話,可是會被記載到維基百科或百度百科裡的。   齊格弗裡德被迫勤奮的在聖誕節前突擊多畫了幾期漫畫,直到兩個人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