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德國的首富(1 / 1)

馭風空騎 護叔寶 4164 字 2024-03-17

齊格弗裡德陪維多利亞·路易絲公主痛快的玩了幾天,才得以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布雷斯勞,時間也已經進入了7月。   這天上午吃早飯時,齊格弗裡德在漫無目的的翻著報紙,曼弗雷德也漫不經心的戳著煎蛋。   因為庫寧古德給曼弗雷德設置的課程強度越來越大,他又開始做噩夢了,他很希望能從齊格弗裡德這裡搞到一些好玩的東西放鬆一下:“齊克,《曼弗雷德歷險記》裡主角團已經到了克裡特島,接下來他們會去哪裡呢?”   齊格弗裡德打算讓漫畫劇情在希臘多停留些時間,因為希臘還有很多歷史古跡沒有被涉足,比如邁錫尼和特洛伊城都是1870年代後才被發掘出來的,屬於很新鮮、且有話題度的的考古發現,但他還沒決定下一段情節去哪裡展開。   沒等齊格弗裡德想好怎麼回復,曼弗雷德又自說自話的問道:“齊克,你之前說在戰錘世界裡還有精靈、矮人等其他種族,那什麼時候我們能看到這些種族的棋子呢?每次都是讓人類殺來殺去,有點單調了。”   齊格弗裡德醒悟過來,這是曼弗雷德在課業高壓下的又一次日常發泄,如果不快點轉移話題,那他可能會為此嘮叨一個上午。匆匆掃了一下手中報紙,齊格弗裡德發現正好有一條新聞是曼弗雷德關心的,於是就他就假模假樣的驚呼:“曼尼哥哥快來看,瑞典探險家的北極氣球探險出事了。”   “什麼?什麼?”曼弗雷德果然對報紙上的新聞立馬有了興趣,他湊過來看著報紙,但以他現在的詞匯量還不太能看懂:“齊克,報紙上講了些什麼呢?”   於是齊格弗裡德就給曼弗雷德念了新聞,原來經過去年夏天的蹉跎後,瑞典探險家安德烈和兩名同伴,終於在今年7月11日再次開啟了氫氣球探險北極行動。安德烈為他的“鷹號”氫氣球設計了一種奇特的操縱模式,他把三根各重半噸的重型繩索掛在吊籃下麵,繩子的重量和它們拖過地麵時產生的摩擦力能幫助安德烈操控氣球。   報紙上刊登了瑞典記者在丹尼斯島現場的見聞。氣球起飛後,起初很順利的升空,並飛越了圍觀人群上空。但不久後,一陣突如其來的寒冷氣流,把氣球吹到了水麵上,引起了圍觀者們一陣驚呼。安德烈三人急忙扔掉了部分壓艙物,才讓氣球恢復爬升,然後平緩地向東北方飛去,這是人們最後一次見到這三位探險家。   氣球升空一個星期後,安德烈的信鴿帶來了一條消息。這封寫於7月13日的信上說:“北緯82度……旅途順利,向東前進,向南10度。氣球上一切順利,此為第三封信鴿投遞。”按照安德烈的計劃,這個時候他本應該到達阿拉斯加了,但是在那隻信鴿之後,人們就再也沒有收到他們的任何消息。   現在報紙上眾說紛紜,各種猜測都有,有猜測他們可能墜落在北冰洋裡了、有猜測他們可能被北極土著抓住並殺害了、最離譜的是猜測他們可能被北極深海中不可名狀的恐怖存在控製了。雖然這個時候的媒體和公眾都不清楚安德烈探險隊的情況,但齊格弗裡德知道他們最終難逃犧牲在極地的噩運,雖然很遺憾,但他自己卻幫不上什麼忙。   這天下午,上完家教課後,心情不佳的齊格弗裡德為了消除心中的無力感,就去了裡希特霍芬商店,想要幫忙推進一下飛機的進度,沒想到李林塔爾給了他一個驚喜。李林塔爾沒有在1號機的設計上進行零敲碎打式的修改,而是進行了全新的設計,並且已經完成模型測試,甚至開始製造真機了。   原來李林塔爾在改進1號機時,通過試驗發現箱形結構的設計過於保守,在機翼上存在著不少冗餘的結構重量,而且主機翼在飛機尾部的布局給操縱帶來了不少困難。在與幾位助手討論之後,李林塔爾決定把1號機的設計推倒重來。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李林塔爾拿出的設計是一款全新的雙翼飛機,他命名為李林塔爾2號機。這架飛機從前往後的結構分別是:前置的小型升降舵、飛行員坐席、雙層矩形主機翼、推進式發動機和螺旋槳、箱形尾翼和方向舵,中間用一個方框形機身串起這些部分。齊格弗裡德覺得這架飛機,很像上一世法國飛機設計師加布裡埃爾·沃辛在1907年製造的雙翼機,那也是上一世歐洲第一架比較成功的飛機。   與1號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2號機把主機翼和發動機挪到了機身前部的三分之一處,並在確保結構強度的前提下取消了雙層主翼之間的隔板。飛機前後都有輪式起落架,開放式駕駛艙是一個安裝在主翼前緣和發動機之間的柳條座椅,配備了一個圓形方向盤,方向盤的前後移動會通過推桿偏轉升降舵,方向盤的左右旋轉會通過導線轉動方向舵。整架飛機還是用雲杉製作,但機翼蒙皮從絲綢換成了氣球氣囊所使用的那種塗橡膠的紡織物。發動機仍舊使用邁巴赫提供的25馬力發動機,但優化了雙葉螺旋槳的外形。   李林塔爾2號機是李林塔爾和幾位助手的才智結晶,為了能讓德國航空促進會的觀察團見證它的成功飛行,李林塔爾已經申請把見證飛行時間延後到8月下旬。   齊格弗裡德對2號機的助力不多,隻幫忙改進了幾個小設計,因為他接下來又要以音樂家的身份去營業了。   這次演出邀約來自德國首富——克虜伯家族,當代家主夫人瑪格麗特·克虜伯(Margarethe Krupp)同樣出生於布雷斯勞,自從去年在柏林聽了齊格弗裡德的鋼琴音樂會後,就對這位小老鄉非常喜歡。這次借著克虜伯家族山丘別墅的周年慶,就邀請裡希特霍芬一家去做客,順便希望齊格弗裡德能表演一下才藝。由於這位克虜伯夫人熱衷慈善,阿爾布雷希特和庫寧古德對她也很尊敬,於是就高興的接受了邀請。   克虜伯家族的山丘別墅( Hügel)坐落在德國西部城市埃森。埃森可以被稱為是克虜伯之城,正是由於克虜伯家族在這裡設立工廠,埃森逐漸發展成德國的鋼鐵和煤炭中心,並成為魯爾地區的第二大城市。原本克虜伯家族在創業初是住在工廠旁邊,方便日常工作。但由於工廠的不斷擴建,以及各種大型設備的普及,刺耳噪音和汙濁空氣使得工廠附近不再合適居住。克虜伯的上一任家主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於是就在附近的高地上買下一座別墅和鄰近土地,然後推倒重建了現在的這座山丘別墅。   山丘別墅獨據高地,又被樹林環繞,附近還有一座水庫,即便在夏天也能享受涼爽清風,是一個能讓人放鬆身心的地方。它占地28公頃,擁有有269個房間,建築麵積超過8000平方米,曾經招待過德皇威廉二世、俾斯麥、李鴻章等各國政要,是克虜伯家族彰顯財力和企業實力的一塊招牌。   到達山丘別墅後,瑪格麗特·克虜伯和她的丈夫弗裡德裡希·阿爾弗雷德·克虜伯(Friedrich Alfred Krupp)親自迎接了裡希特霍芬一家。克虜伯夫婦隻有兩個女兒,因此都十分喜愛曼弗雷德和齊格弗裡德兩個男孩子。而克虜伯家族的兩位小姐,11歲的貝莎·克虜伯(Bertha Krupp)和10歲的芭芭拉·克虜伯(Barbara Krupp)也很喜歡這兩個乖巧的小弟弟,尤其是對齊格弗裡德。從她們看到齊格弗裡德的那一刻起,她們的好奇心就抑製不住的從嘴巴裡冒了出來,連他們參觀別墅的一路上都沒停過。   “小齊克,聽說《天空之城》的故事是你從維多利亞·路易絲公主身上獲得的靈感,她真的有飛行石嗎?”   “聽說奧地利的伊麗莎白·瑪麗公主也很喜歡你的《雪絨花》,這首歌是你寫給她的嗎?”   “聽說拉齊維爾侯爵夫人認出你是她上輩子的情人轉世,她會把所有財產都留給你嗎?”   齊格弗裡德被這兩個八卦的小姑娘煩得快要暴走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表麵上隻能裝傻賣萌,一問三不知。他現在終於知道,上一世著名的克虜伯產420毫米超重型榴彈炮為什麼被稱為大貝莎(Dicke Bertha)了,因為這小姑娘嘴巴的殺傷力太大。還好克虜伯兩姐妹作為小主人,也需要去招待參加慶典的其他小賓客,讓齊格弗裡德得以“逃出生天”。   等到了晚上慶祝活動時,齊格弗裡德和曼弗雷德這兩個來自布雷斯勞的“鄉下”小男孩,被德國首富的土豪程度嚇了一跳。夕陽還沒完全落下時,山丘別墅就已經點燈照明了,主樓和副樓裡的幾百盞煤氣燈同時亮起,把別墅所在的這片高地照如白晝。絡繹不絕的賓客從外麵湧進別墅,他們的馬車也已經把樓外廣場塞得滿滿當當。晚宴時,在克虜伯家族雇傭的樂師伴奏下,上百名傭人不停的給賓客們上菜。   阿爾布雷希特和庫寧古德一邊照顧著兩個孩子,一邊還分享著他們所見到的賓客信息,齊格弗裡德也邊吃飯邊聽他們聊天,比如這位是巴西皇帝特使、那位是西班牙親王等等。齊格弗裡德甚至還看到穿著清朝官袍的亞洲人,那肯定是中國駐德使節。看著看著,齊格弗裡德才醒悟,在場的賓客大都是與克虜伯公司有生意往來的國家使節。比如中國就是克虜伯的大客戶,克虜伯出口的大炮裡有超過13%是賣到了中國,因此克虜伯非常重視與中國官員搞好關係,從李鴻章、醇親王載灃到歷任中國駐德公使,都是這座山丘別墅的座上嘉賓。而所謂別墅周年慶隻是一個由頭,實際上這場活動是克虜伯的客戶答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