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公子這般年紀便有如此智謀,實乃漢王之幸!(1 / 1)

此時。   劉盈來到後廂,見到了母親呂雉。   此時她正親自在擺放碗筷。   見劉盈來了,臉上浮現出了笑容。   “今日怎麼回來這般早?”   “左右沒事,孩兒便早些回來,陪母親多說說話!”   劉盈坐在椅子上,晃動著雙腳,裝出一副天真無邪的模樣。   聽著兒子說出這般的體己話,呂雉心情大好,復又笑問道:“可覺著餓了?用不用先吃點糕點墊墊?”   劉盈搖了搖頭:“孩兒要陪母親一道用飯!”   “用飯可還要一會兒功夫呢!”   說著,她轉身從一旁的桌子上抓起兩塊糕點,塞到了劉盈嘴裡。   “先墊墊肚子!你呀,正是長身體的時節,不吃飽可不行。”   說著,又順勢摸了摸劉盈的腦袋,一臉寵溺。   天倫之樂了一會兒功夫,呂雉好似想起了什麼一般,輕輕推了推劉盈。   “盈兒,去問問看你那死鬼老漢,讓他沒事兒的話滾回府吃飯!”   劉盈聞言,將嘴裡的糕點一口咽下肚子,脆生生答應了下來。   便從椅子上跳下,忙不迭朝外邊跑去。   呂雉見狀,趕忙叮囑:“盈兒莫要跑那麼快!慢些,仔細別跌了!”   “知道了!”   劉盈遠遠回應了一聲,便消失在了照壁後麵。   “這孩子。”   呂雉麵帶笑容,輕輕搖了搖頭,回身問了正端菜過來的廚娘一句:“還有幾個菜?”   “還有兩個燉菜,一個湯。”   身材粗壯的廚娘回應道。   “主母可是需要我等加快速度?”   呂雉擺擺手:“倒也不必……這樣,盈兒也有些時日沒吃過我下廚的食物了,我且去親手下廚一遭。”   廚娘恭維笑道:“那感情好,太子殿下肯定開心,得多吃兩碗飯!”   呂雉也笑了:“多吃點好啊,盈兒正在長身體,就該多吃飯!”   說著,便隨廚娘一道去了廚房。   另一邊。   去往了劉邦所在處,劉盈還沒踏進門檻,便聽見了裡麵傳出了討論用兵、打仗的事情。   其中韓信、章邯的名字,高頻率出現。   劉盈有些好奇,便倚在門邊聽了一會。   漸漸,他聽明白了。   章邯雖然也算得是名將範疇,尤其大秦大廈將傾之時,是他一人在力挽狂瀾。   可惜的是,他的對手是兵仙韓信。   彼此之間的差距,可不是簡單的謀略計算就能夠扯平的。   尤其暴秦不得民心,章邯的行為不啻於逆天而行,那自然更是艱辛。   反觀韓信,如魚得水,越打越順。   此消彼長之下,這趟章邯恐怕是再難有半點輾轉騰挪的機會。   不說別的,光是想要活著突圍出城,便已經是難於登天了。   但偏偏,劉邦等人,卻跟劉盈的看法相左。   尤其劉邦,他對韓信竟然是半點信心都沒有。   “韓信手底下才多少兵馬?”   “章邯手底下又有多少兵馬?”   “這個仗你告訴我,應該怎麼打?”   劉邦的聲音,充滿著鏗鏹頓挫之感,不知道的聽了這番話還以為他是章邯的人呢。   “總而言之一句話,不是我不相信韓信的實力,而是彼此之間的兵馬數量太過懸殊了!”   “我怎麼不相信韓信呢?我是擔心他打不過啊!章邯在廢丘部署的兵馬眾多,隻怕韓信這次去了,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啊!”   在場眾人,聽了劉邦的這一席話,紛紛表示應和。   “是啊,敵眾我寡,還是要從長計議才是。”   “總之這場仗,我覺得沒有打的必要。”   “當真能以少勝多?我不相信。”   聽得這些人的議論,劉邦臉上,浮現出了得意的笑容。   ……   廢丘之地。   此時,盧綰、灌英二人正在各自營帳之中歇息。   夜涼如水,盧綰卻殊無睡意。   行軍者,臥榻自然圖其方便,不會如家中一般舒適。   輾轉反側,著實無眠。   索性,盧綰挑亮油燈,披衣而起。   就著油燈,他從內襯中掏出了離開滎陽城時,劉盈私下悄悄塞給他的書信。   將書信展開,裡麵那俊秀的文字,再度落入了盧綰的眼簾。   雖則這封信盧綰已經看過不下數十遍,甚至連其中的內容都可以倒背如流。   但此時,他卻仍然心中感慨萬千。   太子劉盈,才如此年紀,竟然便可以思慮如此深遠,實乃漢王之幸也。   隻是……若要勸降章邯,必先勸降司馬欣,卻又是何意呢?   莫非,太子殿下是覺得司馬欣才是章邯的弱點所在?   盧綰本就不擅思考這些東西,此時也是被趕著鴨子上架,不由大為頭疼。   早知道是這般的話,何不請蕭何、張良來做這副將。   為何偏偏選中我。   盧綰心中嘆息著,給自己接了一杯涼水。   聽著門外巡邏士兵們的腳步,盧綰抱著太子劉盈的手書,靠在火堆前,不知不覺睡著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等到他醒來時,已經是天色微明。   盧綰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子,暗道:不想自己竟然是坐在凳子上睡了一覺!   而正在此時,中軍大帳之中響起了夔鼓的聲音。   這是有要事相商的意思啊!   盧綰頓時來了精神,馬上喝令親兵過來,替他穿戴甲胄。   夔鼓一響,勢必是有要事。   倘若等到鼓聲停止,還沒有抵達中軍大帳的話,便是要以砍頭論處了。   但也還好,此時夔鼓聲音剛起,節奏還不緊蹙。   想來,他們還有摸約半柱香的時間準備。   即便半炷香的時間,甲胄也沒時間穿太細致。   披上一層魚鱗內襯,再加上牛皮軟甲作為點綴即可。   三名親兵通力合作,很快便替盧綰披掛完成。   早有親兵將盧綰的戰馬牽到帳外等候,盧綰一出來便能直接上馬。   握緊韁繩,盧綰一夾馬腹,便朝著韓信所在的中軍大帳疾馳而去。   待到抵達時,大帳之中已經坐滿將領。   灌英也在,他沖盧綰招了招手,示意他坐過去。   灌英、盧綰在軍中的地位很是超然,由座次便可窺看一二。   但又由於他們兩人是劉邦直接點名空降的,所以注定了他們倆是會被大眾所排斥、不接納的孤軍。   此時,他倆的座次,孤零零懸在主帥韓信之下,同時又與眾人相隔。   不多時,夔鼓的鼓點變得急促了起來。   最終,伴隨著一聲“咚”的定音鼓,鼓點徹底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