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襄仁走向了最近的禁魔石雕塑而成的巨大雕像。 越是靠近這雕像,他體內的魔力受到的壓製就越嚴重。 當他走到雕像前幾百米的距離時,體內的魔力便無法流動了。 再向前,魔力便湧動著要被抽出身體似的。 “據說德瑪西亞治療染魔病便是將禁魔石的顆粒混入藥物中,讓患者服下。” “但按照這禁魔石的效果,如果隻是要抽離法師體內的魔力,並不需要藥物。” “求的是根治?” “法師體內有產生魔力的器官!” 易襄仁仔細的用精神力檢查自己的身體,卻沒有發現生產魔力的器官,隻有吸收、釋放魔力的器官。 而這個器官的位置在腦海。 “這麼說來,要根治染魔病,就得破壞腦海裡的那個器官。” “難怪傳記裡染魔病被治愈後的那些人,都瘋瘋癲癲的。” 染魔病,是德瑪西亞獨有的說法,意為擁有魔力。 在那個國度,天生便擁有法師才能的人,被視為災厄,是天生的染魔病患者。 思考中,易襄仁已經走到了禁魔石雕像腳下。 他的身體狀態被鎖定,即使是如此巨大的禁魔石,也無法吸收他體內的魔力。 他便安心的將手放在禁魔石上,用精神力感悟著禁魔石。 “感受得到,堅硬術的法術節點。” “原來如此,模型由點和線構成,每個點都有著每個法術獨特的法術符文,用魔力將法術符文相互連接起來,就構建了法術模型。” “最基礎的附魔方式,便是將這些法術符文節點刻畫在物體上。” “禁魔石這種天然的堅硬術載體,每個細小的晶體中都含有堅硬術的法術符文。” “即使外形被破壞,也不會影響其本質。” “而我要做的,便是把堅硬術的法術符文刻畫在土墻上。” 他當即呼喚周圍的魔力, “土墻術。” 隨後,堅硬術的法術符文在他手中凝聚,他將這枚法術符文塞進了土墻內部。 附魔,就此……崩潰了。 “因為堅硬術的法術符文破壞了土墻術內部的魔力結構,所以,附魔的位置需要仔細挑選。” “同樣,越是精密的魔法造物,其內裡的魔力結構填充得越緊密,就越難以附魔。” “再試一次。” 此後,易襄仁又嘗試了幾次。 他發現自己對魔力的掌控並不細膩。 好幾次快要附魔成功時,就因為附魔符文與原有魔力結構的點和線之間相距太近,乾擾到了魔力結構的運轉而失敗。 “技術活呀,按照這種做法,想要建設好避難所,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終於,他成功了。 【檢測到法師完成所有關卡,剩餘學習時間13小時,開啟吸收魔力權限,可自行選擇去留,離去後剩餘學習時間保留】 “我耗費了這麼久時間,居然還剩13小時!” “吸收知識耗費的時間更少了?” 易襄仁略作思考,臉上的驚訝逐漸消失, “理應如此,現在的我和之前的我可不一樣,我可是擁有精神力,有了更高的處理速度。” “而我學習的是和土墻術同為1級法術的堅硬術,消耗時間減少是必然的。” 易襄仁當即開始吸收魔力。 幾秒過去,他決定挪個位置。 雖然吸收魔力權限開啟後,禁魔石仍然無法吸取他體內的魔力,但是,還沒有進入他體內的魔力會受到禁魔石的影響。 他吸不動。 “來都來了,不如去城堡裡逛逛?” 然而,這雕像背後那城堡的入口就幾十米1遠,他卻無法縮短這距離。 仿佛是一條長度無限的通道。 偏偏他往後退一步,能輕而易舉的達成目的。 “有原!” “不去就不去。” 說著,他掉頭向著偉大廣場的出口走去,那裡應當是離禁魔石雕像最遠的地方。 即便如此,易襄仁吸收魔力的速度也大打折扣。 直到剩下的13個小時消耗完,他都沒有將200點法力值回復滿。 沒錯,在學會了堅硬術之後,他的法力值又增加了。 法術強度卻沒有改變。 法術攻擊力=所消耗的法力值*法術強度。 想要成為一個強大的法師,隻有法力值高是不行的。 “又出來了。” 饑餓?似乎沒有那麼餓。 也沒有上一次那麼口渴。 就是……怎麼說呢……大的要憋不住了。 …… “暫時不能在那裡用土墻術了。” 接下來數日,易襄仁每日都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學習三小時。 學習的法術是照明術。 他可不能學五老星給海軍省電費。 他以最快的速度將照明術學會了。 這一次授課的地點是光明哨兵的據點,那裡的光明哨兵正在為布爾魯人授課,教導的正好是照明術。 不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聽起那教師的言語,照明術還有上位的魔法,能夠用來對付黑霧。 照明術的考核就更加簡單了,隻有一個關卡,那就是釋放。 如此一來,易襄仁剩下了17個小時在修煉空間裡恢復魔力。 若非他恰好要給避難所照明,而選擇了學習照明術,他還沒法這麼迅速的建設好避難所。 畢竟在這外麵,一天都回復不了一點法力值。 “依然是沒看見一隻動物,這個世界不對勁。” 建設好的避難所,看起來還是有些令人矚目。 畢竟山坡上那麼大一塊洞,想不發現都難。 但這附近別說人了,連動物都沒有,暫時也沒有暴露的風險。 易襄仁便隨便的找了塊大石頭,將洞口堵起來。 這塊巨石高大三米,三人合抱粗細。 以一個法師的力道自然難以將其挪動。 但他隻需要用土墻術一點點的將巨石下的泥土挪走,便能將這塊原本位於避難所上方的巨石安穩的挪下來。 以後開關“門”也方便,左右不過是用土墻術弄出了一個三角柱的事情。 “太可疑了,明明沒有看見有什麼災難再度發生,動物卻不在這一片區域生存。” “土地、植物、水……” “植物有問題?水有問題?” 動物的感官比人類更加敏銳,倘若食草動物察覺到了植物有問題,便會遷移,食草動物一走,食肉動物也不會留在這餓死。 至於水有問題,那動物們就更應該跑了,水是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