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雪夜(1 / 1)

如之奈何 路濘 4891 字 2024-03-17

還不知道她現在什麼樣,更不知道她愛吃什麼。那個歲數了,牙口肯定會有些弱,跟我媽一樣。那麼多吃食,不知道她喜歡什麼。我想都給她買一點,這樣的話也許就有一樣她喜歡的。   我們沒見過,也可能見過,沒有照麵就過去了。更可能我們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認識她的時候,她在那張大合影上麵目模糊——大家都穿的差不多,長得也差不多——我有時就記錯了,左麵第七個,還是第八個。第幾個都無所謂,肯定和現在相差甚遠。這麼多年過去了,靠照片上的樣子想象她,不準。   那張照片在那本書裡已經夾了很多年了,誰也不會在意一張合影像書簽一樣的存在。她的存在,就是書簽上的花紋罷了。這麼多年裡,我也不會想到這張照片跟我之間的關係——誰家裡沒幾張合影呢——有一次照片從書裡掉下來我還不小心踩了一腳。如果當時扔了也就扔了,也就不會站在這裡,把大市場看成海一樣,裡麵的波浪是我的想象,不知進退的踟躕。香蕉火龍果榴蓮以及世界各地,還有烘托氛圍的燈光,寒冷愈加彌散。   我被凍在原地,有些不願意挪動。   大家都不會流連在這樣一個下午的這個地方,他們都有來去的理由,或者能夠在這裡帶著隱秘一晃而過,所以不會猶豫。像我一樣的人,就我一個。   西環路裡邊的這個地方很多年了,十幾年來差不多已經被樓房包圍,像是西環外那片村莊的一塊飛地。的確,這裡的人到了傍晚,就會用棉被和塑料布包裹攤位,紮成一座座假山的模樣,幾乎在同一個時間發動摩托——現在是電動車——趕往西環外的村莊。他們住在那裡,那裡不一定是他們的家。   樓房的陰影每天都會吞吐這片區域,喧鬧是其間的蘇醒。到了夜晚,樓上的燈光再密集,也照亮不了整個市場。那時這裡就是一個洞穴,深不可測。燈光熄滅後大約不久,這裡又返身還陽,比太陽升起的還要早。正因如此,這裡的時光才顯得那麼不穩定,岌岌可危。它給了附近一切的供應,而附近乃至更遠的人們卻覺得這裡還是很多餘,應該種上樹,鋪上草坪,最好還有廣場和噴泉。市場裡的人也知道,所以市場就是這樣漂浮一樣的狀態,攤出無所謂的樣子。   我還是走吧,該走的路,除了自己,誰也沒法代替。   火龍果香蕉芒果,甚至草莓,都很軟和,可以一同出現在這個季節。再來兩斤車厘子,它最貴。我覺得價格貴一些的水果能代表著我的誠懇,大家可能都這麼覺得,所以許多一樣的東西都還有貴賤。守攤兒的小夥子自顧自的繼續看直播——一個東北口音的家常,他們惺惺相惜,通過屏幕達成共識,消費與被消費著時間,還不影響把水果賣給我。   人群急速在這裡聚集,讓這裡成為回家以前的補給站。他們都不喜歡這裡,而需要這裡。小夥子撂下手機,開始張網待捕——這是他今天業績的最後一個、唯一的高潮。完事了,就會撤離即將成為洞穴的市場,騎著電動車回到晚餐桌前,差不多和昨天一樣的過完今天。   今天的特殊性,在我這裡肯定是無法回避的。這是淵藪,這是自找,這幾步無從說起。對於每個活著的人來說,變化和不變想來想去也身不由已,所以我才會走到這裡,腳步觸發聲控開關,幽暗燈光,逼仄樓道,還是有人固執的堆滿白菜,把自行車懸掛成一種裝置,被燈光折射出更為張揚的姿態。   燈光滅了,我走了一步,自行車的影子又倏然出現,等待消失。   過去幾次來這裡,我沒有買水果,也沒有上樓,隻坐在殘破的藤蘿架下麵,看著小孩學步,或者中風的老人勉強鍛煉,還有推銷的年輕人,把一桌子雞蛋堆的很整齊,老人們自然就會趨近。那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上樓,看著這些跟我那個小區差不多的場景,覺得沮喪,上樓這件事情也就不重要了。   差不多的時光,包漿出的穩定,一點也不需要意外,盡管意外存在了這麼多年。   城市的兩個角落,有兩個人,因為這意外就會有某種鏈接,作為煩惱或者是澄明繼續存在,不過是因為我希望知道包裹成意外的過往。可這又有什麼意思呢,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還是坐在藤蘿架下,那時候還開著紫花,飛的不知道是什麼蟲。   就是六樓,602,頂層,暗紅色的防盜門,貼著一塊塊的電話號碼,從開鎖的裝修的到送水的,互相躲避互相覆蓋。轉念一想,這可能還保護了門的漆麵——從縫隙裡看到門的顏色,反倒很鮮亮。沒有門鈴,我敲了敲,沒人應門。   肯定是沒聽見,門口的垃圾看著還很新鮮,魚骨頭並不乾澀,亮亮的。我敲了敲門,拎著水果的手被塑料袋勒得有些疼,指尖發麻。可確實是沒有人,那這些水果怎麼辦呢?車厘子明天可能就不大行了。這時水果就是個事兒了,我抱怨不在家的人,但自作主張的來臨,與人家不在沒什麼關係。旁邊門開了,一個比我高而且壯實的人準備下樓。我不知道他比我年輕還是比我老,我們的衣著差不多,都像是差不多湊合著。他的手裡應該也是一袋垃圾。   你好,人好像出去了。   謝謝,一般就晚上就會回來吧?   家有老人,出去了。   一般都在?   在,你再等等?   哦,那就不等了,這,能放在你這裡轉交嗎?我拎了拎水果,手有些麻。   好,你怎麼稱呼?   我是他家的遠房親戚。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說,撒謊的好像是別的什麼人,不是我。   好,要轉告啥?   不用了,我再打電話吧。我哪裡會有號碼麼。   他把水果順手放在地上,瓷磚地板上零散著鞋和一些箱子。他帶上門,我要是繼續站在這裡的話,就顯得有些不對勁了。所以我們一起下樓,燈依次被他故意的咳嗽點亮,自行車的影子這時又成了俯沖的形態。   我們道別後,他去扔垃圾,我也像是有些什麼事情催促似的往小區大門去。   走了沒多遠,一輛白色的車停在前麵,他降下玻璃:你去哪兒?   我遲疑的這一下,實際上是準備繼續編造回應。這時如果我拒絕搭車,覺得編起來更困難一些。身份越來越模糊的時候,我實際上沒什麼變化,而一種願望生發到付諸實施的此時,這些計較都是自己臆想的波折。   我想見到的人,間接的接近,和想象的相去甚遠。   就像夢到的,我被鎖在屋子裡,一個人看書,直到父母下班,吃飯,每天都一樣的假期,盼著開學。開學了又盼著假期,別人捶我的時候,隻是覺得學校不好,而捶我的那人,最後還是我的朋友。放假了,我們肯定分別被鎖在各自的家裡,隔著幾條街,聽到同一群知了的叫囂。現實就是夢境,夢境裡我見到她了,在照片上和她的同學聚在一起,被合影,然後不知所蹤。   我見到她的方式,我決定不了了。   此時,她應該在我的身後,回家的路上。迎麵而來的,肯定是即將時光裡那些躲避不了的。   抽不?   哦,好,抽我的。我遞給他一根,給他點上。車窗降下一點縫隙,冷冽裡雪的前鋒馬上到達。已經想好了,我就在大十字下車,這段路,也說不了幾句話。   從眼看要下雪了——哦,已經下了——也就是轉瞬間。那麼霧霾也就不是霧霾了。外麵的鉛灰色繼續黯淡下去,路上的人比剛才更多了,大人帶著小孩,電動車挨著汽車,通往小區門口的路上馬上就濕漉漉的。北方的冬天,下雪以前的陰晦裡是骯臟的,空氣裡懸浮的不是什麼顆粒物了,是雲要降落到地麵的那種勢頭,把城市和田野都覆蓋的決絕。再過幾個小時,市場夜晚時的洞穴,應該也會映射出藍色的冷光。   他的車裡有些淩亂,座椅已經開始塌陷,頂棚也有些破損,最顯眼的是儀表盤中央的一尊佛像,也是一層灰。   一根煙沒抽完,大十字就在前麵了。他往路邊靠的時候,我這邊就聽見砰的一聲悶響,車窗玻璃暗了一下。緩緩的,我們的煙還燃著,連煙灰都沒有震落。是什麼事很明顯,他掛上P檔拉了手剎,下車。   在我這一側的地上撂著一輛電動車,旁邊已經站起來的人拎著破了的袋子看著地上的東西,有韭菜芹菜蘋果,饅頭,碎了的玻璃瓶——酒味兒躥上來。   你咋開的車你!這是乾啥啊你!她有些不解的看著自己散落一地的東西,旁邊的人又都看著我們這一處,像是暫時停頓的某個畫麵。此時的城市裡怕不止這一起事故,有觀眾了就是戲,他們常常可以放慢節奏,依此調劑一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意外如果是身外事,無論結果如何,遇上了總可以提神,或者是分神。   對不起啊,我沒看見,你咋樣。他一點也沒有慌張,下意識的扔掉煙頭,兩手插在兜裡,感覺示弱,又不像是無動於衷。我把地上的東西撿起一兩樣,不知道放在哪裡合適,不知該說什麼。這時,下的已經是雪花了,一輛警車緩緩開過身邊,沒有停。不是交警的話是不是就不用管,要是打起來就不一定了。   你這車是咋開的?你看咋辦?她的羽絨服粘上泥水,煩躁的拍打著,手套也臟了。他扶起電動車,支好,來回繞了一圈。除了反光鏡折了,邊沿的塑料護板也裂了。不知道該怎麼辦,隻是覺得今天黃昏的這些,已經發生的有點都安排好了的意思,我隻是跟著必然演了一遍,但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找人找不到接著就是這樣,也挺搭的。   他從車上拿下來一個袋子,把我手裡的東西放進去,我和他又把地上的東西和著泥水放進去。那瓶酒的碎片裡,味道還很濃烈。周圍的人對這樣的平靜不滿意,多數看了一會兒也就走了。每個人經過的時候,都聞到了酒香。如果愛喝酒,肯定可以從氣味和地上的碎片裡分辨出這是汾酒。   他拿起手機:你看,連車帶東西,五百行不行?人沒事吧?   我不用手機,五百不行。她拿起手機打電話:你等一下,我叫人來看。   我們把電動車挪到道旁,他把車也往路邊靠了靠。一個摩托警過來了:咋弄的嘛這?也不小心一下,商量好沒有?他沒有說話,她也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