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暗潮(1 / 1)

僭神 鼠標揍鍵盤 3466 字 2024-03-17

掃視了會場,鄔國公不發一言,而是抬頭仰望殿內的藻井。   眾人也屏聲斂息,跟著抬頭看去。   隻見那外方內圓的藻井四周浮刻著祥雲,層層疊疊的鬥拱漆畫了代表西方七宿的祥鳥,一眼望去,燦若繁星,儼如天穹覆罩著樂土,正中一頭威風淩淩的白虎正雄望東方。   望著白虎,曲世榮開口道:   “諸位都知道,我國位極西方,是唯一從親玉王朝延續至今的封國,其它的,要麼早已滅亡,要麼幾經篡位,不復正統。一百年前,阿教大化身禰懿法師曾說:‘統一樂土的天命,必出於鄔國’。如今法師的所有的預言都已成讖,唯獨隻有這一個還未應驗。”   曲世榮沉穩地邁過門檻,步於巽寧殿正中,接著道:   “西平雖強,但窮兵黷武,天怒民怨。不管預言是真是偽,但為了百姓,為了我們的故土至親,我們也必須同心同德,力克大敵!”   曲世榮的洪聲滌蕩在頭頂上的藻井,諾大的巽寧殿為之一震。   聽罷,百官奮袂而起,振聲附和。米無遽顫顫巍巍地屈膝跪謝,帶領群臣起誓:   “臣等一定鞠躬盡瘁,永延國祚,萬死不辭!”   在生死關頭,隻有從上到下擰成一股繩,鄔國才有以弱勝強的可能。在殿內和群臣又商議了一番執行國策的具體細節,曲世榮最終當庭下詔,令全國各郡篤行新政,不得延誤。   會後,鄔國公鼓舞人心的陳詞立刻散布於上京的兩市九十六坊,一時群情激昂,捐錢獻物,聲勢浩大。隨著陳詞一同傳遍整個上京的,還有米無遽即將對各路豪強開刀的消息。   對此反應最迅速的當屬在京的各大錢莊。   馮知孟所在的利萬和錢莊,專做替京兆各大寺廟放貸的生意,此時從朝中線人處得知阿教寺廟也是朝廷整頓的對象的消息,於是立刻派人將寺廟存銀轉移出京。   馮知孟的主顧,乃是位於上京西市外的從善寺。   從善寺擁田千畝,據說寺財以億計,僅興至二十一年就向全國各地放貸五千多筆,獲利數百萬錢。   馮知孟雖然隻做城東二十四坊的生意,但這些年也正是靠著從善寺的雄厚資金,跟著喝了不少湯,偶爾吃點肉,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這回得了消息,掌櫃的立刻差他帶著一隊鏢師,向檾門郡的分號押送存於莊內的部分銀兩,為了避人耳目,馮知孟讓鏢師專門挑小路,從上京到檾門,再從檾門去大蔡。   馮知孟所押的這部分銀子,原本就是要派給大蔡分號散存的,隻是事出突然,這才倉皇出發。   以往鏢局送銀從未出過岔子,所以馮知孟便頗為放心地把銀子交給了那幾個熟識的鏢師,自己則一鞭快馬先行到了大蔡,畢竟押鏢是個苦差事,他可不想跟著一起遭罪。   馮知孟動身動得比朝廷的信使還早,到達大蔡的時候,本地人對前兩日發生在上京的事還一無所知。   徐濟和馮知孟本是同鄉老友,大蔡的分號也是仰仗徐濟在背後照顧,故馮知孟每次到大蔡,必定先要和徐濟碰頭。   酒過兩杯,馮知孟就吐槽了起來:   “狗兒的米無遽,他手底下那些兒子、屬官、管家什麼的,每個拿個幾百萬銀子出來,軍餉不就有了麼!那堂上坐著的朱衣紫袍的不敢動,盡拿我們這些良民開刀!”   其實這些人有沒有錢,馮知孟自己也沒底,隻是刀架到脖子上,看誰都不如自己清白。   “米相還要靠這些人做事,所以隻能老兄找你們的麻煩。”聽著來自對桌的埋怨,徐濟做出一副感同身受地樣子附和道。   剛剛得知了大戶要遭殃的消息,徐濟雖然麵色平靜,實則內心無比激動,的確需要一些“痛苦”來平衡心緒。   畢竟那些大戶肥的流油,抄家的時候抽二成,哪怕一成的油水,加起來也是一筆不菲的橫財!   正這樣想著,卻聽馮知孟忽然又道:   “不過到底抄的不是咱家,咱該吃吃該喝喝,雖然往後掙得銀子少了一點,但如果南征軍要是守不住貔山,那一切才真的要完了蛋。我臨走時聽掌櫃的說,米無遽搞的那個什麼第二國策,那才真叫異想天開。”   “還有第二國策?”徐濟吃驚地問。   “沒錯,聽說是個什麼天什麼.....天什麼將?”   ......   卻說朱聚財差了人去各家報信,不到一個時辰,各家大戶都陸陸續續聚到朱家大院。   三言兩語招呼過,朱聚財讓傭人都看了座,沏了茶,咳出一口濃痰清了嗓,就開始講話:   “馬上要翻地了,百忙之中把大夥叫過來,朱某很是慚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是,俗話說‘百根柳條能紮笤帚,五個指頭能攥拳頭’,就今天這個事兒,咱們鄉裡鄉親必須一條心。李老三,你家的玉像,縣裡給你找回來了嗎?”   朱聚財看向前排的一個駝背小老頭。小老頭撅了噘嘴。   “張老幺,你東家的呢?”   朱聚財又看向另一個壯漢。壯漢搖了搖頭。   “你沒有,他沒有,我也沒有,大夥說說,憑什麼一座玉像都沒有找回,他張稟升就敢把那姓賈的給放了?他還不是是收了別人的好處,根本就沒想過要給咱做主!”   這麼一說,朱家院子立時就像一口炒瓜子的大鍋,劈裡啪啦響了起來。   “對!”   “狗官,平時吃拿卡要,這時又不辦事!”   “媽媽的,辦他!”   在一片咒罵聲中,一個老頭從座上吃力地起了身,杵著拐杖一瘸一拐地來到眾人麵前。   這老頭便是死者薑氏的父親陶木匠。   朱聚財看陶木匠上了前,便抬手示意大家消停片刻,眾人立馬收了聲兒。   陶木匠醞釀了一會兒,眸子裡噙著淚,悻悻道:   “大夥是丟了玉像,要找張縣丞和那姓賈的要賠償,隻有我是沒了女兒,要找那姓賈的索命!我陶二貴懇求大夥,一會兒一定要替我這個不中用的老東西,主持主持公道!”   還未說完,陶木匠就要跪在地上向眾人磕頭,一旁的朱聚財連忙將陶木匠扶起,滿口答應。趁著眾人拾柴火焰高,朱聚財將大手一揮,呼道:   “走!去縣城!討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