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難關(1 / 1)

僭神 鼠標揍鍵盤 3131 字 2024-03-17

米無遽心思縝密,謀定而後動,連這次舉會也是他精心設計的一部分。   在會上,他先是將大司農肖萬緡向鄔國公呈報的一封《與國公諫議書》公開給了在場的群臣。   百官傳看了抄本後,都麵色凝重,心事重重。   諫議書裡寫的沒別的,就兩個字:   “搞錢。”   其實朝野的官員多少都知道國家為了打仗,國庫已經見底,但具體怎麼個見底法,心裡都沒數。直到這次看了來自大司農的諫議書,才讓所有人都暗暗捏了一把汗。   即便扣下滿朝文武的俸祿不發,國庫最多還能維持前線各軍四個月零五天。   以往的籌餉集會,百官都說為公,實則暗地裡都夾帶私貨,推諉扯皮,仿佛遠在千裡之外的戰事和這上京沒什麼關係。今天米無遽把諫議書拿出來,就是告訴上京乃至整個鄔國,現在是生死存亡之際,必須舉國齊心才有一線生機。   接下來,米無遽又公布了全國各地漏收的稅銀統計:   “興至二十一年,稅收糧、油、布、金、銀、銅等各類實物,折銀共計三百六十四萬兩。”此時經過了兩年的全國土地清丈、核查脫漏,最終查明該年少收“各類實物折銀共計三百三十一萬七千四百四十三兩三錢兩分兩厘。”   也就是說,僅僅因為田產瞞報少報,朝廷每年就至少損失了近一半的稅收。這些少收的稅銀沒有憑空蒸發,而是大多進了地方豪強的腰包。   鄔國公曲世榮在殿上坐了一會兒,忽然托辭殿內空氣有些悶濁,便起身去了殿外。   米無遽領會其意,於是鄭重地和盤托出了他的一整套“整頓豪強,稅製改革,籌集軍費,抵禦外敵”的十六字國策。   在這十六字中,“整頓豪強”無疑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步。   過去兩年,被派往各地清丈土地的官員“順便”向朝廷報告了盤踞於各地的豪強、宗族勢力的具體實情,米無遽令人將這些收集到的材料製成一本《鄉賢名錄》,把各路地方勢力的人脈關係、田產多寡一一羅列,為的就是這一刻的改革。   瓦解地方豪強勢力,米無遽的計劃分為兩步:   一,參軍納捐,二選其一。南征兩年以來,依照《鄉賢名錄》中記載的附庸關係,朝廷就陸續以南方戰事的名義征召豪強豢養的地痞打手入軍。為了順利推行此策,朝廷下令讓田產百畝以上的地主在納捐和遣丁參軍之間做選擇,並許以軍功厚報。由此逐步將大量的地方豪強武裝瓦解,並為南征提供了兵源。   二,計口均田,重訂地界。凡是在土地清丈中被查出有瞞報少報的大、中地主,一律沒收維持生計所需之外的田地,按人口分配給無田、少田的農民。小地主、富農同樣按人口贈授田地。得益於兩年來“參軍納捐二選其一”的計策持續施行,各地豪強武裝已經遭到重大削弱,難以再掀起什麼風浪。在小地主、富農和廣大普通農民的支持下,“計口均田”勢必得以實行。   如果“整頓豪強”這一步能夠順利實行,那麼剩下的財政、軍需諸問題也一定會迎刃而解。   聽完了米無遽的計策,百官嘩然。   殿中所坐許多都是米無遽一黨,都紛紛表示贊同,但也有人覺得漏洞百出,不敢茍同。   此時,禦史大夫(檢察長)沈光胄向在座的大司農肖萬緡提了個問題:   “‘興至二十一年,少收各類實物折銀共計三百三十一萬七千四百四十三兩三錢兩分兩厘。’請問肖大人,這串數字到底是怎麼來的,甚至算到了厘?”   大司農(農業兼財政部部長)肖萬緡看了一眼下屬度支使(財稅局局長)呂田,呂田立時起身作揖,答道:   “回大人,這是根據去年土地清丈的結果,在我國畝均產糧的基礎上做出的計算。”   “哦,那你聽一下我有沒有理解錯——大概就是實丈田畝麵積乘以畝均產量,再減去年實收稅糧,最後折成銀兩。是這樣嗎?”   “是的,大體如此。”   “全國平均畝產有多少?”   “去年豐收,據各地農事監所報,全國平均畝產糧米三石二鬥。”呂田對答如流。   這時,沈光胄皺了皺眉頭,迅速而不為人察覺地瞥了一眼米無遽。沉吟片刻,沈光胄忽然有些沉重地說道:   “去年,尚書臺收到了許多彈劾地方官的奏疏,被彈劾者都有虛報政績的通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其中最常見虛報的一項,大家不妨都猜猜是什麼?”   百官沒有敢接話的。   米無遽在一旁沉默了許久,聽出了了沈光胄的意思,這時招手示意呂田坐下。   有些話等著別人來問,不如主動揭開,於是米無遽攬過話來:   “沈大人的意思,是說各地官員往往有意無意地虛報糧食產量。也就是說,就算咱們把漏掉的稅都收上來,也很有可能根本就沒那麼多。有三百萬兩那最好不過,但如果隻有一百萬兩,甚至幾十萬兩呢?要是前線的將士餓了肚子,咱們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說到這裡,米無遽站了起來,沿著巽寧殿整齊的地磚縫向外踱步而思。朝陽掠過巽寧殿翼角,日光如矢透過朱窗,在米無遽的紫袍上射下一道金痕。   “西平現在的想法就是拖死咱,越是這樣,咱們的錢糧就越要跟上。實話和諸位講,在今天的這套國策之外,我們還準備了第二套國策,隻是時機未到,細節還不便公開。既然沈大人替大家表達了擔憂,那我就明確地告訴你們,這個第二國策,我們也已經完成了將近七成。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能夠籌到足夠的軍餉。”   群臣聽了,一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米無遽身居丞相,很少會把話說絕,尤其是此時當著百官的麵。   聽到丞相這樣自信,群臣的質疑聲也逐漸小了下來,畢竟如果真的沒湊夠軍餉導致貔山失守,在座的人也不會有找米無遽算賬的機會。   就在這時,原本在殿外豎著耳朵聽會的鄔國公走到門前,舉目掃了一眼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