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雷這人,乍看起來十分隨和,但做起事來卻十分認真。他看這兩個孩子誠心想習武,又是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才,於是就打算領他們入門。一般尋常的武林人物都是講究什麼門派,師徒的。傳授武藝,首先是要拜師。老雷不這樣做,他覺得習武之人隻有一個老師,那就是武戒、武德,或者說是武學的精神。對於武學,老雷不僅技藝精湛,而且還有一套自己深刻的理解。 世人習武,多是為自己考慮。或是借此安身立命,謀個差事;或是為的強身健體,防衛安全;還有的是存心不良,為了好勇鬥狠。為真俠義而習武者,少之又少。老雷算是其中之一,他讓孩子們恪守武戒,正是出於這種精神。未曾學藝先立德,無戒無德之人,還不如不學無才。 孩童啟蒙,第一課尤為重要。恰如一片白地,種下什麼就是什麼。小六和小衛於墳場中得遇老雷出手相助,而今又能跟他學習絕世武功,算的上是人生之幸運奇遇,不過這也應了那句老話:自助者,天恒助之。 宣講過武戒之後,老雷正式開始對兩個孩子進行武藝的傳授。三人回到空地,老雷隨即開講:“咱們正式開始,學武之前,我再問你們一個小問題。”小衛聞言,不禁沖小六吐吐舌頭,低聲嘀咕:“咱們這個雷老師問題可真多啊。”小六忍住不笑。老雷佯做不知,繼續提問:“你們覺得一個武林高手,最厲害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倒不像開頭那個好人壞人的問題那樣艱澀,男孩不等小六,搶先回答:“我知道,我知道。一個武林高手,最厲害的是力量和速度。”邊說還邊比劃。小六在一旁補充:“還有招數,要打得準。” 老雷嗬嗬一笑,說道:“那你們覺得學武的人需要識字嗎?” “不需要,識字是文人的事,要的是腦子好使;練武要的是手腳靈活,用的是力氣。”小衛自信地答道。 “你說呢,小六?” 小六略加思索,慢慢說道:“大概是這樣,不過學武也需要識字,才能看懂武功秘籍。” 老雷聞言大笑:“武功秘籍?你這都是聽誰說的?我練了大半輩子的武,也沒見過一本武功秘籍。” “我聽評書說的,難道他們說的是假的?” “那我再問你們,一個普通人和一個習武的人對打,差距在哪裡?” “在力量,速度,和招數。”小衛把剛才小六的補充也加進自己的觀點。 “還有體力,看誰打的時間長。”小六繼續補充。 “對,還有體力。” “不錯,你們剛說的這些都很重要,但是還沒說到根本。”老雷似乎要揭曉答案。 “那最根本的是什麼呢?”兩位少年都瞪大眼睛,支楞起耳朵。 老雷意味深長地指了指自己的頭,又指了指他們倆的小腦瓜,樂嗬嗬一字一頓地說道:“練武和識字一樣,最根本的都是這個。” “腦袋?” “對!” “為什麼呢?”少年表示不解。 “別著急,聽我慢慢說。力量和速度自不必說,這都是一個人習武的基礎。但是要想成為高手,打敗敵人,最重要就是兩條:高手的進攻和防禦。而怎麼進攻,怎麼防禦,都需要動腦子。力量和速度就像是你的武器,但要用好它,卻是看腦力。比方說,你什麼時候該進攻,該進攻哪裡,用什麼招數進攻,這都是腦子來做出判斷。” 兩人聽著老雷的講解,似乎有點明白,又沒有全部明白。 “再比如,敵人來進攻你,你是閃避還是硬抗,如果要閃避,要考慮往哪閃,什麼時候閃,閃出多遠,閃出之後怎麼反攻,這也都需要計算。”老雷繼續講道,“其實武學並不一定是要用人的身體。武器也是武學,你們的柴刀,火藥,這都是武學。隻要是能夠讓你打贏敵人的,都可以叫武學...”. 多年的武學鉆研,老雷不僅武功卓絕,理論也很深厚。 “若單論力量和速度,人不如獅子、老虎這些野獸。但是人能夠戰勝它們,靠的是手裡的武器和智謀,說到根本上就是腦力。所以習武跟識字一樣,你們要用功的,核心的就是發展你們的腦力。” “那我們該怎麼練呢?我不識字,是不是學起來就很難了?”小六很是擔心,因為她沒上過學,不認識幾個字。 老雷拍了拍小六聰明的小腦瓜,繼續說道:“不用擔心,丫頭,腦力並不是說你認識幾個字,它要的是你的觀察力,計算力,判斷力和反應力,這才是你們真正需要的力量。而且真正的知識並不是那個文字本身,而是文字後麵代表的實實在在的東西...” “真正的武學沒有止境,是因為人類的觀察和發現沒有止境。從現在開始,你們就要注意觀察一切,觀察周圍的一草一木,飛禽走獸,也要觀察自身,多多的思考,鳥兒是怎麼飛的,魚兒是怎麼遊的,馬兒是怎麼跑的,等等等等。你想的越多,你們的腦力就發展地越快...” “觀察自身?觀察哪裡?”小衛不明白。 “你們想不想知道我為什麼能在土裡睡覺?”老雷沒有直接回答小衛,反而問了這個問題。 “難道跟觀察自身有關係?”小六說道。 “你們先想想人為什麼不能在土裡睡覺?” “因為在土裡沒辦法喘氣,會憋死的。”小衛誇張地說。 “錯!那我為什麼沒有憋死?” “這,不知道。”少年百思不得其解。 “那蚯蚓為什麼能在土裡睡覺?地裡的蟲子為什麼也能在土裡睡覺?” 兩人答不上來。 “我再問你們,魚兒為什麼能在水裡?人能像魚兒一樣整個身體在水底活動嗎?” “不能。” “為什麼不能?” 兩人又是搖搖頭。 老雷看著這一對迷惑的少年,微微一笑,緩緩說道:“其實這些事,道理都是一樣的。我能在土裡睡覺,就像蚯蚓生活在土裡,魚兒生活在水裡一樣。我們在地麵上喘氣,它們也能在土裡喘氣,在水裡喘氣。土裡、水裡跟地麵上一樣,也有我們需要的氣。” “啊?”老雷講的這些,讓兩個少年完全顛覆認知。“土裡和水裡也有氣嗎?那氣藏在哪裡了呢?”他們想不明白。“如果土裡和水裡沒有氣,那蚯蚓和魚兒也沒辦法喘氣,那看來老雷說的又是對的。”他們又似乎有些明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為什麼我在水裡沒辦法喘氣呢?魚跟人喘氣的地方是不是不一樣?”小六的大腦在飛速地旋轉。 “這就是我所說的觀察。要明白這個道理,你們就需要觀察魚,觀察自身,在觀察中思考。” “我懂了,你一定是知道魚在水裡是怎麼喘氣的,所以就知道怎麼在土裡喘氣。”小衛似有所悟。 “停,你們一直說的喘氣,你有沒有觀察過,人的喘氣是什麼樣的?” “就是一下吸氣,又一下呼氣。”少年一邊說,一邊觀察自己的呼吸。 “對,喘氣就是呼吸,吸進來,呼出去。我再問你們,咱們是用哪裡吸氣,哪裡呼氣?” “鼻子,還有嘴。可是鼻子和嘴張開,不會嗆水嗎?也會吃一嘴土啊。” “那就把嘴和鼻子都閉上嘍。”老雷神秘地說道。 “那還怎麼喘氣,哦,怎麼呼吸呢?” “你們想一想,你們在出生之前,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是怎麼呼吸的呢?” 這個問題再一次難住兩人,顯然又超出了他們的知識範圍。 “你是說,除了嘴和鼻子,人身上還有別的地方能呼吸?”小六眼睛一亮,似乎接近了答案。 “肚臍眼?對,我們用肚臍眼呼吸!”小衛歡快地說,他好像發現了什麼驚天大秘密。 老雷哈哈一笑:“好了,告訴你們吧,我之所以能在土裡睡覺,是因為我可以用皮膚呼吸。” “啊?真的啊?”小六和小衛聞聽此言,不覺都驚掉了下巴,久久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