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進入講武堂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軍中子弟,從小跟著父兄,耳濡目染,對於軍事方麵的知識和技能,都會有些基礎。像是騎馬、射箭、摔跤、格鬥這些基本的科目,差不多都學過一些。所以講武堂的課程起點都非常高,是為了選拔出更優秀的苗子。 這預科三班的二十名學員之中,例外情況隻有小六和小衛兩個。他們從小在農家長大,雖然身體各方麵底子不差,但這專業的軍事技能卻沒機會學習。不過,天生的一股驕傲,令他們不願意就此認輸。“先看看再說,看能不能現學現用。雖然沒騎過馬,但卻牽過馬,沒射過箭,也玩過彈弓。”二人因為是新生,所以排到最後才出場比試,小衛分到馬隊,小六分到弓隊,他們全神貫注,觀察著其他學員的動作。 從秋天入學到現在,已經有三個月的時間,所以這十八名學員的基本功都是有的。上馬、變向、提速,減速、回旋、搭弓、射箭...這些基本的動作都會,差別隻是有的熟練,有的生疏一些。 對於箭術都不太精通的預科班來說,弓與馬的對抗,馬更占優勢。因為大部分人之前練習的都是射箭靶,而箭靶不會像馬一樣移動。所以即便是平時射術還可以的學員,也難以射到快速奔跑,能夠變線變向、左右躲閃的馬。不出所料,前邊幾對比試,清一色都是馬隊獲勝,隻有一人射中一名完全跑直線的馬,而那匹馬正是小衛的坐騎。 輪到小六上場了,對麵那人顯然沒把她放在眼裡。不光是他,其實場上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比試,隻是等著快點結束,好進行下一個環節的訓練。小六舉起弓箭,示意對方可以開始,隻見那人就毫不客氣地沖了過來。前邊幾組往往在這時已經匆忙放箭,因為百米的距離,對於疾速奔跑的馬來說,不過是一眨眼的事。可是小六沒有著急放箭,而是快步跳到圈外,同時閉上了眼睛! 這一下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啊?什麼情況?這是表示認輸嗎?”但是她手裡還緊緊地握著弓箭,隻是沒有麵向敵人,而是對準自己本該站立的那個圈子。“不對,她是要等著最後一刻出箭!”“那她閉眼又是乾什麼?難道要盲射嗎?”“莫非她之前練過箭法,看樣子不像啊......”眾人交頭接耳,在小聲地議論。 對麵那人也不知小六是什麼打算,反倒有些慌神兒。見小六並不向他瞄準,也就不知道如何駕馭馬匹的行進路線,兩隻眼睛隻顧盯著小六的動靜,生怕她搞什麼突然襲擊。70米,50米,30米,距離越來越近,小六還是沒有動靜,仍然閉著眼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20米,15米,眼看就要到達目的地了,隻要馬踏入這個圈子,就算是弓手輸掉比試。 這時,大家都以為小六隻是故弄玄虛,馬上那人也放鬆了警惕,心說“這小丫頭片子,搞什麼名堂,害我擔心半天,原來是一場虛驚。”不料就在這馬靠近圈子將近10米的時候,小六突然睜開了眼睛,緊跟著手中這支箭也飛了出去,隻聽馬上男孩‘哎呀’一聲,已經來不急躲閃,一箭正好射在大腿上,雖然這箭是木製的頭,但那人連驚帶嚇,也從馬上栽下,剛好掉在了圈外。 場內頓時一片寂靜,隻剩下一雙雙驚訝和不相信的眼神...... 這一幕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包括那個冷麵教官,也是難得一見的露出一絲微笑。“這是個天生的戰士!”他重新打量著這個麵容秀麗卻英姿颯爽的軍中小女將。 若論真正的射擊技術,小六並不擅長,甚至隻能是這二十人中最差的一個,但是她充分利用了她的冷靜、鎮定、臨危不亂和隨機應變的能力。通過前邊的觀察,她發現大部分弓手都是發箭過早。這一百米的騎行距離,允許弓手發箭的機會隻有一次,發箭過早就意味著難度更大;而發箭越晚,則意味著最有可能射中。每種武器都有它最佳的射程和使用距離,小六正是準確地把握了這一點。 而她之所以開始跳離圈子,也是巧妙地利用了比賽規則。教官隻說在圈子之外射中騎兵即可獲勝,但並沒有要求一定要固定在圈子內發射。況且真正的戰場之上,也不可能要求射箭的人一動不動,那豈不是倒先成了對方的活靶子?領會了這一點,她就可以以靜製動。對方要想取勝,必然會跑入這個圈子,而這個圈子就變成了一個固定的箭靶,相較於射擊快速移動的騎兵來說,這難度又降低了幾個量級。這樣一來,小六的任務就變成了射中這個十米開外的箭靶就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十米的距離,要射中一人一馬任意的一點,這並不難。難就難在出箭的時機。 這就是她閉上眼睛的原因。一般情況下,眼睛的觀察力要強於聽力,但今天這個情況,卻不一樣。首先場上情況十分復雜,連人帶馬有許多目標,視線很難完全跟得上快速奔跑的騎兵。所以這時聽力反而成了最佳選擇。在剛才觀察前幾個人比試的時候,小六已經發現,弓手麵對快速沖鋒的騎兵都會不由自主的慌亂,從而在緊張中錯誤地做出決定,而她又發現,這比試過程中,最明顯的聲音就是馬蹄落地的聲音,隻要鎖定這個聲音,就能像眼睛一樣判定它與自己之間的距離。這既得益於她能夠排除乾擾,用心一處的天賦,更得益於老雷對她們當初的訓練,屏氣凝神,這正是潛水閉氣功的基本訓練內容。 使用聽力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乾擾對手。所謂的馬術,就是根據對方的情況靈活應變,但當一個騎兵沒有對手的時候,就好像一個人獨自在趕路。而一個既沒有追兵、又沒有攔截的騎兵,是不知道怎麼變化自己的行進路線的,因為它怎麼跑都可能是錯的。這就是武學裡至關重要的一條法則:敵不動我不動,先動者,就失了先機。 誰也不會想到,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丫頭,竟然有如此縝密的思維和快速的學習能力。愣了半響之後,才出現小衛的一聲呼喊:“吳小六!”緊接著,整個操練場上,就出現了“吳小六、吳小六”的吶喊聲!從此,這個姑娘一戰成名,再也不是那個隻會哭哭啼啼、又有點話癆的燒火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