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老師(1 / 1)

每年9月10日,是感念師恩的日子。你是否感受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點亮自我照耀他人的教師精神呢?   小時候,在成晨的眼裡,他總認為老師身上自帶光環,榮耀萬丈,無所不能,似乎是“神”,所以他對老師十分畢恭畢敬、百依百順。   後來,成晨發現,老師其實也是人。教師不過是萬千行業中一種特殊的職業,它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責。但成晨依舊對教師這一行業充滿敬畏之意。   成晨一心“好學習”,並未把心放在與外界交流上。但因為所謂的“成績好”,還是會和老師有一些交流。接下來的這幾件事讓成晨印象格外深刻,他們似乎在印證一個道理。   第一件事,Z老師居然被成晨班裡同學弄哭了。具體原因不記得了,似乎是班裡調皮的同學,包括成晨的同桌,上課太鬧騰,然後Z老師覺得自己身為班主任還管不了自己的班級,把自己給急哭了。當時,成晨見到這一場麵,不由得一驚,還是第一次看見老師哭。“做老師的,怎麼可以哭呢?”--不知道為什麼當初有這樣的想法。   第二件事,是一次英語期末考試,還沒考完,H老師走來和成晨討論最後一題閱讀理解的答案,最後成晨改成了H老師說的答案。沒想到,成晨原本答案才是對的。最後,H老師和成晨說:“是我害了你不能拿滿分,我給你改成滿分吧!反正是我的錯。”成晨當時愣了一下,還有這種操作?   第三件事,是W老師希望成晨當紅旗手。就是每周一升國旗的時候,站在升旗臺上、揮動國旗拉動國旗升起的過程。當時成晨死活都不想當這個升旗手,但是W老師就是這麼強硬地要求。最後,甚至把成晨給委屈得哭了才作罷。   第四件事,是成晨當數學課代表的那年,那年正是成晨對數學的熱愛達到巔峰的一年,甚至每次數學考試都是滿分。但有一次數學考試,恰逢數學老師L老師監考。成晨記得當時已經刷刷刷地把題做完了,看著身邊麵對試卷還摸不著頭腦的同學,他甚至有點洋洋得意。數學老師似乎也注意到了。他走下來,拿起成晨的試卷,似乎在幫成晨檢查。他很快就放下了試卷。成晨若有所思,也沒見L老師有什麼表情反應。隻見他走到黑板,用粉筆寫下兩行公式。恰巧成晨還沒有轉移對L老師的視線,看到了那兩行公式。L老師寫完之後,沒過2秒,就擦掉了。但是成晨可看見了,而且很奇妙的是,成晨瞬間就知道是自己哪道題犯了錯。當時,其實成晨很犯難。改還是不改呢?改了似乎是做了弊,但說是我後來檢查發現了也能安慰自己。不改嘛,又明明知道自己有錯,卻不糾正,分數肯定更低,一定不能滿分。最後,糾結糾結再糾結,昧著良心還是改了答案。最後結果如願,成晨一想到L老師就會想起這件事。這也真有點奇妙,就像“拈花一笑”一樣,當時真的是秒懂L老師的心意。   ....   成晨並沒有想要故意表達什麼,他隻是覺得發生在他身上的這些事很奇妙。他能領悟到原來老師也是人,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弱點和偏愛。而幸運的是,成晨在某幾次都獲得這樣的偏愛。成晨始終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或多或少都獲得過這樣的偏愛,所以他並不怕招人嫉妒。反而有一次,當他看見Z老師給班上另外一位同學買飲料時,心中莫名吃醋,現在想想當時到底為什麼要吃醋呢?   當然,既然老師也是人,而人也分好壞,那麼老師中也必定有好壞--並非所有老師都是好的。像網上說的比如性侵、毆打辱罵學生、暗中保護校園欺淩等等事情層出不窮。那些師德敗壞者,終將會自己的不恥行為而遭到世人乃至自己的唾棄。幸運的是,成晨似乎僥幸地繞過了這樣的壞老師。因為他更喜歡逃避人群,而且遇到像這類的人或老師,成晨更會避而遠之的,在他的印象中,雖然有遇到脾氣很差的老師,但是像這樣師德敗壞的老師,剛好是沒有碰見過的。   師者,最終目的是為了教會學生學習和成長。但同時,因材施教也很重要。根據每個人呈現出來的天賦和性格,分門別類地相互區別對待地來進行指導和教化,這才是師者教育的人性化。那些學生調皮搗蛋、愛吵鬧不愛學習,那麼作為師者,隻能勸其先靜下心來,再談學習。有些學生一心向學,作為師者,可以傾其所有對其傳授。看上去有所偏愛,但其實是沒分別的。人性化的教育,才是平等的教育,這樣的師者才是更好的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