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喵姑娘一開始不是我養的,是母親從鄰居家抱來的。 鄰居家大貓是散養,一胎生了五隻白白的、毛絨絨的小團子。毛球們才一個月大,鄰居就開始張羅著給它們找新家。我母親挑了最活潑的小毛球,也就是喵姑娘。後來,在我養貓知識充足後才知道,收養幼貓以兩個月左右為最佳。它們會完全繼承母貓的先天免疫力,於一生的身心大有益處。 剛剛滿月的喵姑娘一進門,我和母親就張羅著給她洗澡。 她小小一隻,四仰朝天,被我一隻手攏在手心裡,輕若無物。我可以感受到她溫熱的體溫,歡快的心跳。洗澡的過程中,我用另一隻手和母親的兩隻手一起招呼在她小小的身體上,硫磺皂洗出她身上好多跳蚤。她則閉著眼睛,一動不動,一聲不吭的聽天由命。 我擔心的跟母親說,你看她怎麼連動都不動一下,該不會死了吧? 我話音剛落,不等母親反應,喵姑娘就睜開水靈靈的大眼睛眨了眨,意思是說:你說啥呢,我活著呢! 我當時就笑了,心動的瞬間啊! 洗完澡,吹乾,然後帶著她認貓砂盆、認貓碗,認水碗。真的是隻教了一次,她就全部掌握。可人疼的小毛團子啊!! 我對喵姑娘幼兒時期的記憶就這麼多。此後,我回了BJ。再見她是半年後,我父母和父親回老家探親,我把她接了過來。 頭一次換地方的喵姑娘膽小如鼠,除了吃喝拉撒,其他時候都鉆在被子裡不出來,直到第三天才小心翼翼的探索她的新家,但稍微聽到點兒動靜就又藏回被子裡。淩晨,我迷迷糊糊中感覺到後背熱乎乎的,無意識的摸了一把,摸到毛茸茸的一團,這才發現是喵姑娘依偎著我在大睡特睡。這是她從小到大頭一次主動親近我,也是我倆最親密接觸的開始。此後,被喵姑娘睡了的我很快讓出一家之主的位置。 7個月的喵姑娘相當於人類的12歲,正是少女初長成,探索一切,好奇所有的青春好年華,精力旺盛,讓我歡喜讓我憂,好在她算是仁義的,除了對沙發地毯的執念,其他地方還算好。哦,我默默的把魚缸挪到了冰箱上麵,把窗臺上的花盆做了加固處理。嗯,喵姑娘,你高興,你願意,你無憂無慮就好!! 喵姑娘以及之前提過的飛飛,它倆不是我頭一次近距離接觸貓咪。 我記事兒很早,乃至於可以追溯到自己還不大會走路。那時,我和母親暫時住在姥姥家。 姥姥家養了一隻貍花貓,專門用來抓老鼠。貍花貓的個頭幾乎跟我一樣大,晝伏夜出,靠著它或者摟著它睡覺都特別暖和。貍花貓脾氣好,我還騎過它。它自然是馱不動我的,被跌倒的我砸的“嗷”一嗓子逃了。 貍花貓是母貓,生小孩的時候就躲在柴房裡。我好奇,特別想看,扒著門縫使勁往裡麵黑暗處看,可什麼也看不到。然後大人們就告訴我說,貓咪生孩子不能看,不然,它會把孩子們都吃掉。那柴房、那生孩子的貍花貓對幼兒時期的我來說是那麼的神秘,那麼的不可思議,以至我至今仍然記得那種感覺。 後來,我聽說貍花貓不見了,總共在姥姥家待了四五年而已。大家還說,貓咪養不熟,基本上都是養著養著就不見了。 如今,我知道,不見了的貍花貓應該是死了。農村抓老鼠的貓咪都是散養,吃剩飯喝臟水,能活四五歲就算長壽,跟城市裡的流浪貓境遇類似。 所謂“貓咪養不熟,養著養著就不見了”的薄情評價,其實是對貓咪的誤解。 動物在身體虛弱、病痛、臨死前為了防止自己被攻擊都會本能的找個地方藏起來。如果我們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人類死後是閉眼睛,但絕大多數動物死後,眼睛都是睜著的。那是它們對危機的最後的反抗、對自己最後的保護!!! (本節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