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2023 10 先寫這一篇還是先寫上一篇,我產生了猶豫,對於母親的離去,我知之甚少,也不敢問,但我又總是想寫,想來想去,還是先寫我的上學路罷,這我知道的多。 我上學的歷史大約的確是走路的歷史。我沒有上幼稚園或是學前班,直接上的一年級,其時已經七八歲了,現在的孩子上小學才隻有六歲罷。學校離家,不近不遠,但要路過一道溝,對那時的我來說,覺得就像一道天塹,隱約記得剛上學時,我是被大一點的學生背著過那道溝的。現在想想自然是感謝得緊感激涕零啊。小學剛開始的那些日子已經模糊不清了,隻記得語文課本開篇是“日月水火,山石田土,人口目木竹馬鳥魚“的象形字演變圖了,以及後麵學會的第一首歌,歌詞是: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 印象最深的要數在教室外麵背書和畫字了,不管風和日麗還是陰天,在教室外背書,都是無所阻撓的,背生字,背拚音“a o e i uü ai ei ui ao ou iu……”畫字也是,坐在地上,拿個竹棍棍開始寫字,講究一點的,拿的石墨棒——從舊電池裡拆出來的碳棒,後端用紙包一下,這樣寫出來的字跡是黑的,也不至於弄臟手。還有數學,老師要求每人來的時候拿一個“算珠串”,用一節一節的竹棍棍,穿在一根繩上,用來計數,就跟寺廟裡的和尚手上的佛珠大約是一個道理罷。後來就是背九九乘法表,又是在教室外麵背,那時候記性是真好,一個時辰就背的爛熟了。 除了上課,每天都有大把時間用來活動,那時的遊戲項目也是豐富:跳繩,跳皮筋,踢毽子,打沙包,抓石子,跳房子,打啪嘰,滾彈珠,老鷹抓小雞……真真一天也列舉不完,我大抵是身體很差,大多遊戲玩不了,隻能看他們玩,不過我對彈珠情有獨鐘,贏了一大罐。 我常常一個人走在上學的路上,因為走得慢,加上路上也沒有同學一起走,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道溝,不管風吹日曬,刮風下雨,我都走在那條路上,夏天,溝底那條小溪寬了一些,得踩石頭才過得去;冬天,小溪結了冰,我又在上麵滑冰了。向那溝裡我也扔過我淘氣的證據,以為就此消滅了的。那時候真是傻得可以,在溝邊上麵往下邊滑,也不怕摔疼,但是有一回,在溝邊看到一頭牛,牛像是瘋了一樣,向我撞來,我拔腿就跑,最後竟然摔倒了,那次簡直駭破了膽,有人說我從小膽小,大抵就是因為這次被嚇著了罷。我有段時間也不想走路,中午就去同學家蹭飯或者乾脆待在學校不回家,這樣一段時間以後奶奶便告誡我,不可以不回家,說著說著她就哭了,我也哭了。有時中午他們就把飯帶到半路,我就在半路吃了,這樣我就少走一些路。有一天我照樣不想回,也不想去半路等,但想到了奶奶的話,我頓時感到一陣心酸,最後還是回了家。 我是有幾個要好的朋友的,我有時到他們家去玩或者吃飯,我們也常在一起玩各種遊戲,去他們家玩我很少見的手機或者電子遊戲機、新玩具等。有一回我們四個我到我家附近無人的宅子裡去,美其名曰探險,從墻上的缺口進去,出來時卻犯了難,因為要從五六米高的莊墻上跳下去,他們幾個都跳下去了,惟留我不敢跳。最終也跳下去了,但晚上腿疼得厲害,我不得不向家人說出了這次羞恥的“探險”。 就這樣到四年級,學校到支撐不下去的地步了,二年級的時候一個班還有二十幾人,三年級就還十幾人,到四年級時,一個年級就剩幾個人了,學校決定撤並,而我也要轉到別的學校去了。當時四年級就我們四個人,彼此都很熟悉的朋友,我還是我們當中學習最好的,甚至考試時我的卷子都給他們抄。上課就同別的班級在同一教室裡上課,或者我們幾個人到老師的宿舍上課。班主任很熱情,我們到他辦公室去,有暖暖的火爐,他還讓我們吃雞腿,有時可是烤的土豆……那學校後來我還去過,人去房空,隻剩舊址了。 到了新學校,離我們家太遠了,就要在校外住宿,奶奶同我和妹妹一起來的。新學校就是氣派,不僅有暫新的教室,還有教學樓和宿舍樓,水泥打的操場,不是我那土裡土氣的舊學校所能比的,而且是有好多人,一個班五十人,一個年級好幾個班。剛去就是買校服,第一年是綠色的校服,第二年校服款式變了,又買了紅色校服,第三年上初中了,又得買初中的藍色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