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雲蕭心中一喜,就要伸手拿起來賞析。 郭立護食一般的擋在前麵“不行,你等下次。” “如何不行?這次不是開出來了?剛好兩副。” 郭立一臉的為難“我已經答應了別人,你等下次。” 邱雲蕭聞言驚奇不已“是誰還要海棠紅的盞托?也是兩副?” “我收了個小徒弟,她有急事去回鄉探親了。我答應了這次開窯給她留副上好的瓷器,既開出了海棠紅的盞托,自然要留給她了。” 邱雲蕭詫異的看向郭立,“竟能讓你收他為徒,想必一定天分頗高。” “也不算正式拜師,隻是跟著我學窯變罷了。”郭立擺擺手。 邱雲蕭聞言更驚訝。能讓這位郭先生收為徒弟的人不多,既出現了能成他徒弟的人,卻沒收他為徒更另他嘖嘖稱奇。一時好奇不已。 “到底是何人能另你這般上心?不收為徒還能傾囊相授?” “反正這次的盞托你就別想了,不給不給。” 邱雲蕭失笑“你隻這一個徒弟留兩副盞托做何?這次我先求一副,留一副給你的小徒弟可好?” “那你一人不也是求兩副?”郭立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 邱雲蕭知他憋著氣,略一思索“家中還有收藏的‘龍鳳團茶’,若是先生不嫌,待回去就派人給先生送來。” 郭立眼睛瞬間瞪的老大,“龍鳳團茶”可遇不可求,他生平沒別的愛好,就愛製瓷喝茶。若得“龍鳳團茶”那真是此生無憾了。 “隻有一副。”郭立不情不願道。 “謝先生割愛。”邱雲蕭笑瞇瞇的彎腰作揖,取走了一副海棠紅的盞托。 郭立滿眼心疼,想到“龍鳳團茶”才好受些。忙擺擺手“趕緊走、趕緊走。” “雲蕭告辭。”邱雲蕭離開“景明瓷窯”就坐上了回陵州的馬車,看著手中精致的盞托嘆了口氣。 回到邱府已經傍晚,邱雲如早已等著邱雲蕭了,一見兄長回來就趕忙迎了上去“阿兄,都收拾好了。母親也已交代好了家中事物。咱們何時出發?” “明日一早。” “好。那我去母親那裡一趟。阿兄今日早些歇息,免的路上舟車勞頓身體吃不消。” “嗯。” 邱雲如轉身離開去了主院。邱雲蕭拿出收藏的“龍鳳團茶”吩咐了心腹,讓其明日一早就將此茶親手送往清溪郡“景明瓷窯”帶給郭立郭先生手中。 寧安縣 餘府老太太睡到了傍晚總算醒了,一睜眼看到眼前的外孫女還以為是在夢中。 “祖母”林婉清坐在床邊紅了眼眶,抓緊了餘老太太的手。餘老太太不敢置信的回握住孫女的手就要抬頭起來“清兒,你怎麼來了?”林婉清趕緊按下餘老太太要起身的動作,“祖母快躺下別慌起來。” “何時到的?你一個人怎麼過來的?”餘老太太急得咳嗽。 林婉清趕緊安撫餘老太太,“我想祖母了,就過來看您了。祖母不想孫女嗎?” “自是想的,可陵州太遠,祖母不中用了,不能去陵州看我的清兒。” 林婉清又落下淚來,嗓子酸澀的發緊“所以孫女來看祖母了。”說著跪坐在地上將頭歪在了餘老太太的懷裡,抱著她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在祖母懷裡撒嬌的日子。 “祖母沒事,這身老骨頭跑到閻王殿轉了一圈,閻王老爺嫌我不中用不肯收呢。”餘老太太拍拍林婉清的背安慰她。“怎麼還和小時候一樣愛哭鼻子了?” “才沒呢早不愛哭了。”嗡聲嗡氣的話從懷中傳來。 “讓我瞧瞧。”餘老太太打趣她。林婉清這才抬起頭笑了出來。 “一個人過來的?” “還有蓮瓣。慕琰也隨我一道來了。父親不在家中,母親派了兩個護院一路護送我們過來的。一路上很太平。” 餘老太太點點頭,“你母親待你很好這我就放心了,即便有天我真去了,也能安心去見你娘了。” 林婉清如鯁在喉。她記不得她娘的樣子,隻知道父親的書房中還有娘的掛像。 幼時也不懂什麼叫去世了。常常跟同齡的玩伴在一起淘氣,爭執推搡了就有孩子罵她是沒娘養的,她不懂就楞楞的站在原地。小夥伴們就結伴同行,獨獨把她撇下,說她是有娘生沒娘養的壞孩子,推搡人。可明明是別人先推搡了她,她才推回去的。 之前她從不覺得沒娘有什麼不好。父親常年做生意不常在家中,總是家裡的嬤嬤照顧她。跟同齡的孩子一同去玩時,他們都不敢玩的太晚怕回去被娘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她還沾沾自喜幸虧她沒有娘,想玩多久都可以,一點也不用擔心回去被罵。嬤嬤隻敢在一旁勸她卻從不罵她。那時她認為沒娘真好。 那次被罵了才知,她這樣沒娘的孩子是不被喜歡的。她心中委屈回去便向父親哭訴,說自己也想要娘。父親問了緣由後怒不可遏,去找了那些孩子的爹娘。直到他們都領著自家孩子給她登門道歉,她才明白他們對她說了最最惡毒的話。 從那之後她就再也不願意跟這些玩伴一起玩耍了。 父親覺得虧欠她,所以對她分外嬌縱,可她再不跟人玩,隻愛自己在家倒騰父親經商售賣的瓷器。 父親後來問她給她娶個母親回來好不好,她若是願意可以叫她娘,她沒說話。 她雖然小,但經歷了此事後就有些敏感早慧,也知道娶回來的母親跟她的娘是不一樣的。但還是有些期待。 後來沒多久吳氏就進了門,她耐心又細致對她也不錯,心裡雖然有些別扭但也接受了她做她的母親。 第二年慕琰就出生了,這個弟弟從小就黏著她,她也喜歡這個小尾巴,所以從不讓小夥伴有機會欺負他,她雖然沒有娘,可慕琰有,她絕不讓別人有機會罵慕言是沒娘養的孩子。 父親總覺得虧欠他,對她越發縱容,她卻仿佛找到了自得自樂的東西。每次看到漂亮的瓷器就驚嘆不已,從好奇燒製的人到驚嘆燒製的技藝,她著迷了似的整日鉆研。所以後麵去清溪郡學窯變時父親雖然嘴上不允但到底同意了。母親吳氏頗有微詞也是出於對一個女兒家的名聲著想,她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