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府的附近有很多野生的柿子樹,到了成熟的季節,大家就會去采摘一些,除了留一些鮮吃,其他的都做成柿子餅,留到冬天水果匱乏的季節來吃。 今年的柿子是個豐收季,熟透的果實像一個個小紅燈籠高高掛在樹上,把枝頭都壓得彎彎的。 吳同揚劉盡然當然也要去湊熱鬧玩兒。柿子樹通常都很高,而且不好爬,柿子跟棗不一樣,打下來就摔爛了。於是人們發明了采摘柿子神器,隻見大家一人拿一個帶網兜的長長桿子,套住選中的柿子,左轉轉,右轉轉,柿子就完整地落在網兜裡麵。 吳同揚套下一個熟透的紅柿子,擰下柿子蒂,遞給劉盡然。柿子的味道鮮美醇厚,綿軟可口,帶有濃鬱的果糖甜香。大家飽了口福以後接著采摘,采柿子一般都是挑在陽光明媚的天氣,天氣涼爽舒適,大家曬著秋日的太陽,心情很是舒暢。 劉盡然特意留了幾個比較生硬的柿子放在書房的書桌上麵觀賞,柿子的外形飽滿圓潤,色澤艷麗,猶如晶瑩剔透的紅寶石,自古就是事事如意的象征。 神都城裡的銀杏黃了,金燦燦的。這天,吳同揚帶劉盡然去附近一個園林欣賞那裡的古老銀杏樹,和各種各樣的菊花。 園林離吳府大概10分鐘車程,下了馬車,前麵有一個很大的公眾園林,還沒有走進去,就已經隱隱聞到了菊花的清香。 吳同揚和劉盡然手牽手漫步在園林裡麵,園林的綠化很好,種了非常多的花草樹木。現在已是深秋,樹葉大多數已經變黃了,地上的草也有些枯黃了,而盛開的花朵除了零星一些月季花,就是一叢叢嬌嫩的菊花了。 菊花一朵緊挨一朵地盛開著,密密的花瓣潤如玉、輕如紗、層層疊疊,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開來。菊花有多種不同的顏色,從鮮麗的紅色到柔媚的黃色,從純潔的白色到淡雅的紫色,每一種顏色都獨具特色。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劉盡然腦子裡不自覺的就冒出這首詩來,忍不住輕聲吟誦出來。吳同揚笑道:“盡然,陶淵明這首詩真的很應景啊。” 劉盡然此刻忽然發現吳同揚和自己現在過的,就是陶淵明筆下那種與世無爭的,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呢,隻不過是來到了1300年前的大唐過這樣的田園生活。 劉盡然以前就經常想,如果所有的人類都能過這樣簡單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那這個世界多麼美好啊。可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總有些人權利欲很大,渴望成為人上人,哪怕會犧牲很多人的利益。這樣的人從來都不會滿足,欲望沒有上限,控製欲也很強。而劉盡然上學的時候,心理學教授曾經講過:一個家庭裡麵但凡有一個控製欲極其強的人,先不論這個人能力如何,這個家庭基本上就很難和諧。 再往前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兩個人拐過一片樹林,劉盡然看到前方有一個幽靜的小小道觀,聽吳同揚說這裡並不對外開放,不過院子是可以去參觀的,吳同揚帶劉盡然走進院子,院子裡麵有兩棵很大的銀杏樹,吳同揚說這兩顆銀杏樹一雌一雄是同時摘種的,現在差不多快700多年了。 兩個人走到其中一棵的樹底下,抬頭望去,金黃色的銀杏葉宛如一把把小扇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燦爛的光芒,襯托在湛藍湛藍的天空下,有一種脫離了時空般的不真實。 劉盡然撫摸著銀杏,在心裡算了一下兒,那這兩棵銀杏樹差不多種在公元元年。這兩棵樹就這麼相互守望了700多年呢。據說全世界最老的銀杏樹截止到2000年已經差不多4000歲了,銀杏真是神奇的樹種啊,不知道1300年後,這兩棵樹還在不在這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