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數學新進展》上王浩的證明是否是對的?” “王浩是否用第二種方法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還發布到了《數學學報》上?” 這兩個問題成為了學者們的熱議。 於此同時。 國內輿論也漸漸出現了討論聲。 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絕對是大事件,是數學界的大事件,是學術圈的大事件,影響迅速蔓延到學術圈以外。 這主要還是因為知名度。 實際上,王浩證明角穀猜想的數學方法,在數學領域來說,成果並不比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來的小,但普通人並不會關心,因為他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就很難造成多大影響。 好多人看了消息後,也就不在意的翻了過去,唯一的印象就是王浩完成了一個數學研究。 很厲害,僅此而已。 至於什麼可能會以此獲得菲爾茲,那麼就等獲得菲爾茲再來討論吧,總歸他們對於內容沒有多大興趣。 哥德巴赫猜想就不一樣了。 這是小學課本上都有的內容,陳景潤的‘1+2’證明被大力宣傳,他的研究走在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最前沿。 現在這個猜想被證明,還是被國內學者證明,自然會引起大量的討論。 當天晚上就已經有很多人注意到了,還是到了上班的時間,話題已經成為了輿論熱議。 早上七點二十九分。 楊海燕準時來到了政務樓的宣傳辦公室,正式上班時間是八點鐘,她來的早了半個小時,來了以後放下東西,就準備到學校餐廳吃個早飯。 這時候,辦公室的電話響了。 因為還沒有到上班時間,楊海燕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電話,就聽對麵說道,“這裡是首都電視臺,我是新聞記者張輝,請問能不能預約對王浩教授的專訪?” “王浩教授?” 楊海燕一聽對麵是首都電視臺記者,猶豫了一下說道,“行吧,我記下來,會幫你們問一下。” 她剛放下了電話,鈴聲又再次響了起來,“科學院數學所的孟教授?你想要王浩教授的聯係方式?” “這個……我還是要問問他本人,放心吧,我會和他說的。” 楊海燕輕呼了口氣,才剛放下電話,鈴聲又響了起來。 她有點無奈的拿起電話。 “什麼,東港大學的博士生,你說你是王浩的女粉絲。” “抱歉,這位……同學?這個事,我不能幫你問。如果你想要王浩的聯係方式,可以自己去找……” 楊海燕用力揉了揉額頭,一個小女生,都已經讀到博士了,怎麼還追星呢? 而且,追星就追星,還追到王浩身上了? 說起來,王浩長得也不差,但也沒有到明星的程度吧? “鈴鈴鈴……” 電話又響了。 楊海燕很無奈的拿起了電話,他就聽對麵說是中央教育頻道記者,也想對王浩進行專訪預約,她有點疑惑的問道,“你們怎麼都趕上今天打電話過來?” 對麵很驚訝的問道,“這位老師,您不知道嗎?” “王浩教授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 ” 楊海燕都聽愣了,她扯著嗓子喊道,“你說什麼?” “王浩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啊,真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工作的,這麼大的事情,竟然都不知道,還是你們學校的……” 楊海燕深吸了一口氣,被對方奚落了幾句,都根本沒放在心上。 她帶著深深的疑惑,走出門就聽到兩個學生說著,“你看新聞了嗎?王浩教授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不止是證明了,而且還是用兩種方法!” “這太牛-B了!” “我早上看到的時候都驚呆了……神了啊!” “……” 楊海燕頓時反應過來,飛速沖向了教五樓,直接跑進了科技處,氣喘籲籲的問向朱建華,“朱建榮,你知道王浩的事情嗎?” “什麼?” “哥德巴赫猜想啊!?” 朱建榮也聽愣了。 楊海燕乾脆打開了手機,找到一條最新的報道,然後給朱建榮遞了過去。 朱建榮看向了手機屏幕,隻見上麵有一行大標題-- 《國際數學界重大成果,王浩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 學校變的很熱鬧。 有些新聞記者已經趕來了,他們早上去上班,第一件被告知的工作,就是來西海大學做采訪。 現在能趕來的都是西海市的記者,而且都是臨近周邊的,稀稀拉拉也隻有十幾個,他們走在學校裡也並不顯眼。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前來的記者人數越來越多。 王浩也來到了學校。 前一天睡得比較遲,他七點半才爬起來,到餐廳買了份早餐,還遇到了好幾個學生。 “看!是王浩教授!” “是王老師!” “恭喜你,王老師!你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是真的吧?” 王浩輕笑著點頭確認。 他來餐廳的時間比較晚,裡麵的學生並不多,簡單吃了早餐以後,他就去了梅森數實驗室。 在進了主任辦公室以後,沖了杯咖啡坐下來,才想起打開了手機。 手機馬上響了。 “恭喜你了,王浩,真是沒有想到,你這麼快就完成了如此重大的研究!”打來電話的是邱成文。 邱成文的年紀大了,很早就起來工作,然後看到了新聞消息。 他的運氣不錯,打了兩次電話就接通了,“說實話,我真是感覺很意外,去年的這個時候,你證明了角穀猜想,而現在你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在解析數論領域,從今以後,再也沒人能和你相提並論了。” 邱成文感嘆著說完,又問道,“我還聽到一個消息,說你用兩種方法證明,還有一篇投稿給了《數學學報》?” 《獨步成仙》 “對,應該過兩天就發布了吧。” 邱成文沉默了許多,才說了句,“……恭喜了。” 王浩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已經很令人驚訝了,但考慮到王浩在解析數論上的天賦以及過去的成果。 其實某種程度上,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聽到說用兩種方法完成了證明,就連邱成文,第一個華人菲爾茲得主,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都感到非常的震驚。 這是難以想象的。 他一直都覺得自己非常天才,也在數學上取得了足夠高的成就,已經很少有數學方麵的成果能讓他驚訝了。 現在就發生了他無法理解的事情。 哥德巴赫猜想,一起發兩篇證明? 怎麼做到的? 王浩放下了電話以後,又連續接到了好幾個電話,都是學校的人打來的。 包括朱建榮、欒海平、周清源,等等。 他們打來電話就是確認消息,然後說上一聲帶有驚嘆的恭喜,似乎好多人情緒很復雜? 王浩不理解這種情緒,也隻能把其歸在驚訝裡。 這時候,房門忽然被推開了。 張誌強連門都沒敲,就直接走進來問道,“王浩,你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還用了兩種方法?” “對啊,你不是早知道嗎?”王浩奇怪的看過去。 “我早知道?” “我早就和你說過啊?” 張誌強仔細回想一下,似乎是有這麼一件事,當時他還以為王浩研究遇到了問題,根本沒想過是真用兩種方法去證明。 他愣在原地好半天,而後去了學生的工作間。 實驗室都在討論著這件事,幾個研究生、博士生也紮堆說著。 張誌強走到門口問了句,“你們都是什麼時候知道的?有人很早就知道嗎?” 其他人聽的有些疑惑。 海倫正抱著書本走進來,問道,“張老師,很早,具體指的是什麼時間?” “提前十天?半個月,或者更早?” 海倫聽的點點頭,“如果你指的是十五天前,我知道,那天王老師和我說了。” 一群人頓時看見了海倫。 張誌強聽的非常驚訝,他滿是不理解的問道,“那你為什麼不和別人說呢?” 海倫頓時滿臉迷茫,同樣滿是不解道,“別人,並沒有來問我啊?” 其他人聽罷麵色古怪,仔細思考著其中的邏輯關係。 知道了,沒人問,就不說? 但是,其他人也不知道你知道啊? …… 王浩沒有在辦公室待太久。 上午十點鐘,欒海平和楊海燕就找了過來,和他說起了學校對外宣傳以及記者采訪的事情。 這件事來的太倉促。 學校方麵沒有任何準備,他們都是早上才知道的消息。 但是,也不能怪王浩沒有說,他們仔細想一下,似乎王浩並沒有遮掩消息,他還特別去科技處問了一下朱建榮,隻不過內容實在太驚人,朱建榮沒有相信而已。 其他人也不相信。 所以要怪還怪大家不相信。 現在討論這個已經沒有意義,學校快速發布了重大成果公告,前來的記者越來越多,他們就來找王浩商量一下。 王浩同意了。 新聞發布會就被安排在了下午兩點鐘,到時候會有更多記者的前來參加。 至於後續到來的記者,就隻能說一聲對不起了。 他們不可能滿足所有記者的采訪要求,北疆省周邊的新聞媒體肯定是優先的。 其實後續來說,也不需要特別采訪,新聞方麵主要是想知道具體消息。 這需要王浩本人出麵來證實。 …… 下午兩點。 政務樓的大會議室,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 王浩坐在了最中心的位置上。 旁邊還坐著什麼院長,副校長之類,但根本吸引不了一個鏡頭。 所有的鏡頭都指向王浩。 宣傳辦公室主任楊海燕,先是證實了王浩對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的消息,隨後就直接進入到采訪提問時間。 有記者立刻問道,“請問,王浩教授,你是什麼時候完成的研究?” 王浩道,“《數學新進展》發表的這一篇證明,是在二十天前完成的;還有另一篇,投稿給了《數學學報》,是在半個月前完成的。” 記者問道,“能對兩種證明方法分別做一個簡單介紹嗎?” 王浩道,“那我就簡單說一下。《數學新進展》發布的這一篇,你們也能看到標題,是用覆蓋法做的證明。” “這個方法,就是證明素數兩兩結合可以覆蓋所有偶數,相對於另一種方法,我認為,這個方法的難度更高一些……” “另一個方法則是分析法,簡單直接,就是對偶數分成兩個素數進行分析,其中有一個是素數,分析另一個也肯定會存在素數……” “如果你們想深入理解,可以去看我的原版論文,應該再過幾天就有了。” 王浩並沒有說太過深入的內容。 臺下記者也很耐心的在聽,即便是有些內容聽不懂,他們也必須要記下來,因為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新聞。 記者繼續提問,“像是這種重大的證明,一般來說,審稿速度是很慢的,為什麼你的論文,隻用了半個月就完成了審稿?” 王浩笑道,“我覺得,這個問題你可以去采訪《數學新進展》或是《數學學報》的編輯部。” “不過我認為是正常的,因為論文的難度並不高。” “你所說的審稿速度慢,對比的可能是那些重大的研究,比如,1994年,懷爾斯對費馬猜想的證明。” “但是我的論文隻有30幾頁,另外一篇則隻有20幾頁,難度並沒有想象中的高,隻要有足夠的知識基礎,還是能理解的……” 王浩很澹定的接受著采訪,從容不迫的回答提問。 但是,記者們聽的卻很別扭,因為他們總是能聽到諸如‘簡單’、‘難度不高’之類的修飾詞。 哥德巴赫猜想? 簡單? 那可是持續280年,都沒有人能證明的超級數學難題! 可是再換個角度去想,王浩用兩種方法做出了證明,似乎對他來說確實很簡單? 於此同時。 西海大學校門口,幾個中老年人正站在那裡。 北風瑟瑟。 他們就是超導辦公室的專家,其中包括吳暉、鄧丙河等人,他們的感覺都很不好,今天是特別起了個大早,趕上飛機來了西海大學。 一路談著,到了校門口才發現了不對勁。 十幾個保安橫在門口,明確的表示非校內人員不允許進入。 等到了這裡以後,他們才知道王浩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心情也頓時復雜起來。 來的一路上,他們都在談著物理實驗室可能存在什麼問題,為什麼不能在月初來考察,還分析了各種各樣的可能,結果到了以後,就聽到了這麼一個震撼的消息。 “王浩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今天消息發布!” “這就是他們說月初很忙的原因?” 一群人都看向了鄧丙河,眼神中透露著一個意思--這就是你說的‘肯定有問題’? 鄧丙河有些羞臊,但又感覺很委屈。 這種事,誰能想到? 那可是哥德巴赫猜想,結果就被王浩證明出來了?他們還正趕上論文發布這一天來。早一天、晚一天都好啊! 他乾脆過去和保安交涉,最後還是被放行了。 這本來是一次突然襲擊。 他們最初的想法是,進了學校就直奔物理實驗室,來一個突然的行動,有什麼問題自然就發現了。 但最後,在學校門口停了一段時間,物理實驗的人早就知道了,何毅帶著幾個實驗室的人就等在門口。 這時候,專家組就很尷尬了。 他們隻能錯開不談‘突襲’的事情,就直接問起了實驗成果相關的問題。 何毅耐心的做著解釋,也說起了一些報告上的問題。 他是真正全程參與實驗的,即便不像是王浩了解一些理論上的內容,但針對實驗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見不到王浩本人,專家組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實驗基本沒有問題。 接下來怎麼辦? 他們過來一次,還想和王浩談一下項目研究方向的問題,結果根本見不到王浩。 即便是見到了本人,也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去討論。 這一趟白來了? “最少,我們確定了實驗沒有問題。”吳暉也稍稍有點鬱悶,同時,心裡也感到非常震撼,他還是安慰其他人道,“實驗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收獲,其他還是等後續討論再談吧!” 專家組一行人的旅程到此結束。 他們沒有時間去等專門等王浩,也不知道具體要等多久,隻不過想想,來一趟沒有見到王浩還是很鬱悶。 另一邊,王浩確實非常忙碌,他倒不是有什麼工作要做,而是接受著各種各樣的采訪、恭喜。 現在網絡輿論已經火熱起來。 當走在學校的路上,都會引起一大堆的圍觀。 所以王浩乾脆躲到了主任辦公室裡,悶在裡麵才終於清凈了一下。 手機響了。 王浩有些鬱悶的看向手機,發現是彭輝還是按下接聽鍵。 彭輝打來電話也一樣說了恭喜,“我今天聽到這個消息太驚訝了,不過,想想是你,也很正常啊!” 他的嗓門還是很大,說話口氣很敞亮。 “謝謝,你們那邊的項目怎麼樣了?” 王浩指的是金屬實驗室最新爭取的項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是武鋼集團公示的橫向項目。 去年後半年到現在,金屬實驗室都一直在爭取這個項目,武鋼集團的橫向項目,規模還是比較大的,保守估計贊助金額超過五千萬。 這種級別的項目,可以說是高校實驗室,所能爭取的最大項目了。 彭輝嘆了口氣,說道,“失敗了?可能吧,估計機會不大。”他的語調明顯有些落寞。 “失敗了?”王浩頓時感到很驚訝。 在科學基金會的時候,彭輝還很有信心的說,爭取項目完全沒有問題。 因為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東港大學合金實驗室出了問題,等於就沒有了競爭對手。 彭輝嘆氣的說道,“我還是輸了啊!陳建林,了不起!研發水平了不起,手段也很了不起。” 王浩皺眉問道,“最後項目還是給了合金實驗室?” “現在還沒確定,但我知道的消息說,那邊機會更大。”彭輝道,“他們提交的申請報告,做的太好了,我知道一點,自愧不如啊!” “隻是報告嗎?” “還有基礎研究!”彭輝道,“去年他們和武鋼合作進行的項目做的也很好,隻是中途突然被叫停了,而且他們還有其他底牌,包括一些以前的研究……” “總之,我們的機會不大。” “好吧,你也別太難過了,沒了這個,還可以爭取其他項目。” 王浩安慰了彭輝一句,他對結果還是感到很驚訝,本來以為彭輝的團隊肯定能爭取到,結果項目還是被陳建林搶走了? 陳建林,可真不是凡人啊! 最新網址:
第180章 消息傳開,記者會,王浩:陳建林真不是凡人…(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