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喂,我聽到了什麼?!”李蔚玨腿蹲麻了,想起也起不來,就乾脆坐在地上感慨:“咱們竟然跟蹤了正主兒!” 文錦超已經走了,涼亭空空如也。 春光大好,來登山的人們總要各道觀都拜完了、沿途風景賞過了、花草該摘的摘、野菜該挖的挖,最後才會到山頂來。 胡澤胤把李蔚玨提溜到涼亭裡,讓他能好好舒展舒展。 “阿胤,這回咱不用告冀兗府一整個府城了,隻告文家就行!”李蔚玨說道:“這一路我還想著,對公打官司勝算不大,現在好了!” 如果找不到具體是誰家帶頭盜版,李蔚玨隻能寫訴狀,告冀兗府在《版權保護令》當頭的情況下頂風作案。 以私對公,而且不是本地人,將會直接遭到府城一級的官員抵製、拖延、甚至鎮壓,搞不好,還會替老家知縣大人惹禍呢。 胡澤胤沒理他,心思都飄到駱毅那邊了,他在想小丫頭去哪兒了,泰山太大,離遠了他就聽不到小丫頭的動靜。 “阿胤,我跟你說話呢,你身上還有肉乾沒?我的吃光了。”李蔚玨眼巴巴等著胡澤胤主動上交零食。 早上他可看見了,胡澤胤往懷裡揣了好多好吃的。 “沒了,我吃了。”胡澤胤說道,那些零食是給小丫頭準備的,臭小子別想占便宜。 李蔚玨想去胡澤胤身上翻找,他才不信他的話呢,越是長得帥的男人越會騙人! 可惜腿麻,一動就如千萬根針紮在腿上,李蔚玨痛得直齜牙。 就在這時,有小孩子的吵鬧聲傳上來,終於有遊客要登頂了。 “你背得不對,不是‘人之初,性皆純’,而是‘人之初,性本善’!”一個小孩子說。 另一個小孩子反駁:“就是‘人之初,性皆純’,你說的才是錯的!” 第三個孩子似乎大一些,說話聽起來比前兩個略為穩重:“表弟,確實是‘人之初,性本善’,是你背錯了!” 第二個孩子就急了,尋求大人幫助:“姑母,大表哥和二表哥欺負我,明明是他們錯了!” 接著一個女子的聲音傳來,很溫柔,也帶著疑惑:“郎兒,你從哪裡買的《三字經》,怎麼與哥哥們的不一樣?” 然後是一個男子聲音:“大姐,咱們冀兗府出的《三字經》,郎兒沒有背錯,你讓他背給你聽。” 幾人的聲音越來越近,郎兒背書的聲音越發清晰:“人之初,性皆純。染以習,性乃分。 本同源,習異路。教為先,德為礎。 幼而學,壯而行。德不孤,必有鄰。” 孩子們的耐心總是很短,郎兒的二表哥馬上就打斷他了:“就是錯的、就是錯的!應該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 這是弟弟招待回娘家的姐姐和兩個外甥來遊玩,姐弟倆的孩子年歲相差不大,都讀了《三字經》,但顯然,不是一個版本。 一家人說著話接近了涼亭,李蔚玨便拽著胡澤胤走去一邊,把涼亭空出來,好讓那一家人能在此停留,也好讓他聽個明白。 婦人似乎有些不知如何判斷,便讓侄子郎兒繼續背下去。 郎兒背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婦人的兩個兒子這才贊同:“對的,這裡是對的。” 再背下去,孩子們似乎就爭議不大了。 孩子們眼巴巴望著兩個大人,等待評判。 姐弟二人麵麵相覷,姐姐說道:“聽起來意思差不多。” 弟弟則問道:“但大外甥背的開頭更朗朗上口一些,姐,你們的《三字經》從哪兒得的?怎麼跟咱本地的不一樣?” 姐姐家的大兒子便從懷中掏出一本冊子遞過來:“舅舅請看。” 李蔚玨側頭看去,那孩子拿出的《三字經》與自家出版的一樣。 “郎兒,把你的書拿給姑母看看。”那男子說道。 郎兒看起來八九歲的樣子,小臉都漲紅了,因為他現在也覺得哥哥們背的似乎比自己的更押韻、更上口。 郎兒也從懷裡把書掏出來。 李蔚玨一直在旁觀,發現郎兒拿出的冊子,好像比自家出版的略小一圈,封皮顏色也不一樣,距離有些遠,看不太清楚。 胡澤胤傳音過來:“他那本封皮上寫的是《啟蒙三字經》,比咱家的小了一圈,與普通書籍一般大小。” 果然,這是盜版!李蔚玨眼睛亮了起來。 他們還沒來得及找書鋪去逛逛,不知冀兗府的《三字經》什麼樣,現在才見到。 “咦,姐,你買的這本,比我買的多了一頁‘牌記’,”弟弟認真對比兩本書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發現除了規格大小和封麵及書名不同,內頁也有不同。 “這上麵寫的是‘翻刻千裡必究’?”弟弟抬頭看向姐姐:“姐,這是什麼意思?” 姐姐說道:“這本《三字經》,是有官員拜訪我公爹時送來的,說是從西平府那邊傳過來的,還說進過宮裡、得皇上稱贊過呢; 據說有個什麼保護令,就是為這本書才製定的,你沒聽說?” 弟弟撓了撓頭:“姐,我就是個小商人,哪裡有姐夫走仕途眼界廣,你說的保護令是什麼?” 婦人平日相夫教子,重心放在丈夫和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家中庶務方麵,對外界事物關注不多,便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李蔚玨想仔細瞧瞧盜版《三字經》,便走過來接話:“是版權保護令,這事兒我聽說過。” 李蔚玨的西平府口音與冀兗府有差距,所以姐弟倆一聽便知是外地人。 但見李蔚玨年紀不大,形象卻好,氣質也甚佳,一看便是讀書人,便客氣地邀請他進涼亭敘話。 李蔚玨得了機會,認真翻看《啟蒙三字經》,發現除開頭部分不一樣外,其餘絕大部分幾乎沒有改動。 而且,因書冊規格尺寸與普通書籍無異,便顯得《啟蒙三字經》更為厚實一些。 “我們這個《啟蒙三字經》應該才是原著吧?你看,我們這本字更多,比那本《三字經》厚實呢。”弟弟說道。 李蔚玨想說,同樣一碗粥,放在小碗裡是滿滿一碗,放鍋裡連鍋底都蓋不住,書冊大小看不出來嗎?隻看到厚與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