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流年(四)(1 / 1)

昆侖劍俠傳記 v樂 3719 字 2024-03-17

時間流逝,昆侖虎大茸、小茸在幾個月裡身體長得很快,都快有他們的媽媽茸茸一般高了。   一日,李悅妮清晨起來,卻見山洞中茸茸一家全都不見了,連忙跑出來尋找。   見那遠遠的懸崖邊,小茸在那往來徘徊,很是興奮的樣子。   大茸依舊懶洋洋的臥在地上打著哈欠。   李悅妮急忙跑了過來,見小茸望向對麵那樣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明了他也想象茸茸一樣跨越這道寬闊無比的深澗。   小茸是一隻活潑精力旺盛的男老虎,而他的姐姐大茸卻總是偷懶,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打盹睡覺,有時候,連眼皮都懶得眨一下。   “嗷──”的一聲,茸茸的聲音卻從長達數百丈天塹,那一邊崖邊傳了過來。她似乎在鼓勵自己的兩個孩子,完成這次冒險。   小茸在那一會看看前方,一會彎腰伸爪,時而蹦跳了兩下,在做著熱身運動,可是就是沒見他下定決心起跳。   姐姐大茸臥在那,見弟弟的高大身影在她麵前晃來晃去,終於不耐煩了“嗷──”叫了一聲,緩緩站起身,轉過頭一步步向後走去,腳步穩健卻頗為優雅。   待走了二十幾步,她突然回轉身,奔跑至崖邊,飛身一躍,身子宛如一道白色長虹,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直落到了遙遠的對岸。   李悅妮看得呆了,很是為大茸捏了一把汗。當聽到大茸、茸茸那滿是欣喜、驕傲的吼叫聲傳來時,她不禁大聲的歡呼起來。   弟弟小茸一見姐姐那完美的初次飛躍,也深受鼓舞,振作精神,也在李悅妮還來不及眨眼的時間內,成功躍起落在對岸。   於是,從此後,大茸、小茸這兩隻一隻陪伴李悅妮,待在山洞裡的小老虎,全都能夠下山自由活動了。   精力充沛的小茸從此漫山遍野的溜達,時常不回山洞。   而懶洋洋的大茸卻逐漸接替了母親的工作,帶著李悅妮往返山洞、修煉高峰頂、田園、暖閣……   她雖然時常偷懶,但是卻很喜歡和李悅妮在一起。   而茸茸卻依舊經常找尋仙草朱果,給李悅妮及她的兩個孩子們吃。   逐漸的大茸、小茸也在茸茸的指導下學會了這項技術。   李悅妮跟隨楚瑜真人采藥學習禦氣之道,練習了數個月,驅使體內那愈來愈強的十二道氣流,堪堪能夠在禦劍的時候準確降落,不會摔得渾身酸痛。   她便開始拿出舒青宇送來的東昆侖劍譜練習起來。   東昆侖初級劍法隻有九式,十分簡單。   揮劍劃過的路徑仿佛起伏連綿的山巒,一劍刺出的劍花卻宛如瞬間綻放的雪蓮。   伴著東昆侖弟子那身白色高華的衣裳,劍勢揮灑間,姿態甚是優美飄逸。   每一式又都有各自不同的種種變化,九式之間相互憑依、取式又會有著無窮無盡的變招。   東昆侖劍法也正因此成為了最華麗,也是最變幻莫測的劍法之一。   這日李悅妮在山洞外的空地上照著那簡譜上的姿勢將九式一一演練。   身體中那十二道氣流又出來搗亂,他們掙脫了李悅妮的控製,呼嘯著四處亂竄。   於是當李悅妮的劍尖本要指東時,一道真氣自她的手心注入桃木劍,那劍猛地轉向,斜斜地向西邊刺去。   此時,茸茸和大茸都臥在旁邊,好奇的觀看,卻見李悅妮那劍法前後上下到處亂刺,看上去甚是驚險。   她們剛要離開,茸茸忽然“嗷──”一聲痛呼,竟被李悅妮的桃木劍刺在了左前腿上。   李悅妮大吃一驚,甚是關切,甚是抱歉,急得不知該怎麼做才好。   可是手上劍卻不聽使喚停不下來,“嗷──”大茸突然也慘叫了一聲,被桃木劍刺了一下。   好在那桃木劍劍尖都磨圓了沒有刃,傷不到肌膚,茸茸、大茸火速逃竄。   李悅妮的劍法也在這一日得名曰:“李氏不靠譜劍法。”   茸茸、大茸以後一聽到李悅妮說“練劍”二字,便立即逃的無影無蹤。   可憐毫不知情的小茸還滿懷好奇興致勃勃的看了一次李悅妮練劍。   結果不幸身中三劍,狼狽奔逃。   日後他一見到李悅妮拿起桃木劍便立即飛快逃走,隻留李悅妮一個人看著桃木劍發呆。   這期間李悅妮與蜀山的大哥哥齊宇軒一直保持著通信。   齊宇軒信中說最想觀賞一下李悅妮這套“李氏不靠譜劍法”是啥摸樣,究竟‘不靠譜’到什麼程度。   李悅妮自然就回道:“我經過這麼長時間仔細考證,證明大哥哥你絕對是頭小豬!”   東昆侖天才少年舒青宇給她反復指點糾正,魯濟、文馨也經常過來指正輔導。   甚至在一重天的艾盈,在繁忙工作之餘也過來看視。   因為她在一重天又經常被人問:   “聽說二重天那個‘不靠譜劍法’是你師妹啊?   然而,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很明顯大家的努力收效甚微。   甚至於師尊楚瑜真人也知道了這件事。   他命李悅妮在暖閣內,使了一遍東昆侖劍法初級九式,發現其不靠譜的程度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滿天飛花中,這位紅衣小女孩的那些數不盡的古怪劍招,引得楚瑜真人終於忍不住放聲大笑。   他很久很久都沒有這樣大笑過了,數日心情都極好。   “李氏不靠譜劍法”從此聞名東昆侖。   這幾個月,每逢月圓之夜,李悅妮便會想起在問心崖內洞後的那個獅麵大猩猩。   而她便也會在山洞前那一大片空地上以雙腳書寫他們曾經一起走過的詩篇。   她隨著紀若依學會的詩文日見增多,便將那些詩、詞、曲、賦、文,全都自然而然的用腳下草書寫了出來。   她隨意盡情書寫,身姿時而蹁躚柔婉,時而豪邁灑脫。   三隻昆侖虎有時候也好奇的加入進來,組成了他們四位的月色舞會。   李悅妮給這些“書法”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詩月漫步”。   自從她學會了東昆侖劍法初級九式,腳步在寫詩,手上無意中就使了出來。   她便握起桃木劍繼續書寫,奈何手上劍法依舊是“不靠譜”。   後來她便索性伴隨著腳下詩篇,手中隨意揮灑,一路下來自由如意卻也酣暢淋漓。   而在茸茸他們看來,她卻似一位月下獨自舞劍,深沈幽婉的少女,與平日的李悅妮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