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祖師(1 / 1)

男子的鬢角還殘餘著未乾的細汗,見有人比他先到聞道梯,小小驚訝一番,心緒難明,卻又很快被他壓下去。   他的聲音疏朗大方,“問心路與聞道梯不同,望這位道友勿要走馬觀花,錯過內裡乾坤。”   “內裡乾坤?”嚴朝歲瞇了瞇眼睛。   這世上好心的人雖多,卻也有著自己的心思和較量,大抵兩種,其一是另有所圖,其二是但求不愧於心。   嚴朝歲見慣了前者,倒分不清男子此言是否為後者。   男子琥珀色雙眼往她臉上一晃,似有著看穿人心的本事,如先前那般慷慨陳詞自己的所知:“昆侖聞道梯而今有六千三百三十五級,一步一道,俱是先人大能留下的雄渾道意,除開山收徒,鮮有機會入內,道友還且應多多珍惜,既可增添幾分見識感悟,亦能領略諸道不同。”   他說完,又怕其不信,“此為昆侖長者所言。”   “多謝道友。”   “不必如此,我隻是把道友日後該知道的事提前告知罷了。”男子謙虛作揖,“在下君中宵,”   “在下嚴朝歲。”   君中宵的視線落在宛如盤龍臥在青山間的長梯上,引路前輩的諄諄教誨猶在耳畔,倘若言走問心路求的是一個快字,那麼登聞道梯要的就是一個慢字。   他出身修仙世家嫡脈,得父輩餘蔭庇蒙,地位昂然,見識寬廣,自然而然能從問心幻境中輕易脫身。   換句話說,這算是一定意義上的作弊。   “且在聞道梯盡頭再會。”   交淺言深是為忌諱,他出言解釋全憑性格使然,除了心生結交之意,餘下是好奇作怪,以及一絲較量。   擦肩而過時,君中宵朝少女禮貌頷首,率先登上聞道梯,一彈指便是一級,身形逐漸縮小成黑點。   這般場景似乎與他之言南轅北轍,既然是領略諸道不同,自是需要輕嚼慢咽細細品味,如此行徑,其實是因為這些道意與他無關,而非故意欺騙。   道意此等玄之又玄的感覺,因人而異,各有千秋,同一種道可生無數種意,沒有對錯低賤之分。   蓋因聞道梯有秘法加持,每一級的道意竟可化為實質景象浮現眼前,人置身其中可直麵感受道意的存在。   嚴朝歲垂頭思索片刻,前世她遇到不懂或是不喜的道意投影就快快掠過,而今突發奇想自己能不能把所有景象都領略一番。   如此想著,她亦登上了石梯,而身後仍未有半分動靜。   嚴朝歲看見,仙樂陣陣,接引神光絢爛奪目。   雷劫之下,眾人注視,仙途坦蕩的修士每每進階輕而易舉,修煉於他來說信手拈來,眉宇間的自信不曾受過打擊,所悟所感仿若山河浩浩,氣勢磅礴,為乾坤道。   妖獸亂世,遍地殺機,少年肩扛起長槍撐起一方安土,直至靈力耗盡也不曾回頭,血與汗之下是少年人的驕傲,知難而上,百折不屈,赤子熾心難得,為普渡道。   紅顏傾城,懷璧其罪,柔弱女身不能抗起國亡的千斤重擔,嬌軟心腸無法抵住英主的百般嗬護,前生眾譏笑,後生情困苦,胭脂淚,相留醉,勘不悟。紅塵難破,七情之最,為癡情道。   智者千惑,白首窮經,於浩渺書海枯坐嘗一撇一捺而孜孜不倦,於山川異域行走聞異風異俗而樂此不疲,天上日月,地上萬物,世間種種之運行的邏輯,求知若渴,持之以恒,為聖人道。   可這些都不是她的道。   一千,兩千……六千……六千零五……還有三十級便是聞道梯盡頭,她轉身回望星星點點散落在石梯的人影,不知所思何物。   步履未停,穩穩地落在最後一級石梯上。   撲麵而來的氤氳道意迷人眼,恍若置身其中,真臨其境。   七情六欲,人之常倫,修行一事跳脫生死不入輪回,與天爭壽而遭天道責罰,天雷降下,地火焚身,淒風吹打,苦雨澆灌。老者遺世而獨立,閱盡世事之無常。太上忘情,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不為情所動,不為情所擾,為無情道。   嚴朝歲心中平靜如冬湖,不肖說泛起波瀾,更似結了厚厚一層冰,便是掄著大錘擊打也難生裂痕。   但她沒有動,如同前世那樣靜靜等待。   號角悠揚,眼前出現了一群身披獸皮的小人,手舞足蹈,高臺之上,巨人眉眼含笑,俯視眾生。   在巨人身後是一根高入雲霄的參天大樹,枝葉間流轉著綠瑩瑩的光芒。   他傳以農耕桑蠶,使人溫飽;傳以醫術藥草,使人去疾;傳以文字圖形,使人開智。   小人越來越多,起城墻,築祭臺,稽顙膜拜,為巨人獻上信仰。   忽一天,巨人陷入沉睡,天上日月迅速更迭,季節更替也被加速,天地間隻剩下一座巍峨山。   那是昆侖山。   傳言昆侖之墟,曾生建木,上銜青雲,修士登其可成仙。後建木倒塌,根基處生清泉潺潺,匯聚成河通往八荒,曰流光。   赤裸上身的八尺大漢從流光河中撈起一抹生機,融進鑄好的劍胚,他手中的鐵錘不斷抬起又落下,錘煉數以萬次,爐火的溫度將周圍的空間都燙得扭曲,流光劍淬火而生。   昆侖的祖師是一名劍修,關於他的事跡傳遍了修仙界,但鮮為人知的畫像上穿起衣服文質彬彬的祖師其實有著不亞於體修的身軀。   光是看著便讓人感到十足的安全。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祖師手捧流光劍,目光卻看向場景之外的人。   他臉上掛著和藹微笑:“你來了。”   嚴朝歲抱拳行禮,恭恭敬敬,“我回來了。”   “知心而求道,所謂道心也。”   “然大道三千難測,小道八百變幻。既有著無情道、因果道、殺戮道、乾坤道等人盡皆知的大道,亦有諸多不見經傳的小道。昆侖試煉,便是為了撥雲見日,指點迷津,讓試煉者明白自己的道心。”   “昆侖的弟子在仙途伊始明確了自己的道心,此後修煉就須以此為準繩,不偏不倚,持之以恒,證道求仙。”   她問了和前世一模一樣的疑問:“若是有人弄錯了自己的道心,這該如何是好?”   “心之所想,即為汝道。”   “那我現在很冷,需要衣物防寒,生火取暖。可是風雪不停,我就得一直挨凍受冷。”   祖師聲音淡淡,“你冷是因為天地的造化之力,外物的幫助隻是一時的,是以你心底想要的是雪停。”   “可雪停了,我的肚子餓了,想要食物。”   “吃飽了,但我身無分文,想要錢財。”   “有錢了,我又一介凡身,想要修仙。”   祖師依舊有問必答:“貧寒思飽暖,飽暖生貪欲。愈是得到滿足,所求愈多。”   “這樣的人,他的道心會變嗎?”   “你不是已經說出了答案。”   所有的貪婪欲念在身體困厄麵前不堪一擊,前者一旦遇上後者,便會被打回原形。   嚴朝歲再度恭敬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