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呼嘯,冰雪覆蓋著雙岔河,寒冷的冬天又來了。 張姥爺微駝著背領著兩個兒子站在背風處,他們正忙著整理著打魚的工具。他穿著滿是補丁的厚棉襖,戴著一頂破舊的絨線帽,手凍的通紅。 寒風吹來,他凍得打了個哆嗦,更快速地忙碌著手上的活。 農村冬天都閑了下來,河麵結冰了就可以去打魚了。他今天就是準備帶著幾個大孩子去河上打魚貼補家用。 那時候的北大荒人口不多,沒有現代化的機器破壞,更沒有各種汙染源。 農村到處都是森林茂盛,河水清澈,沒有人為的破壞,自然資源好的不得了。 人們吃著沒有化肥農藥的糧食蔬菜,喝著清澈甘甜的深井水,連空氣都帶著花香。 雖然糧食沒有化肥農藥產量極低,將將能填飽肚子,但農民們生活卻自得其樂,有一種簡單至極的幸福和滿足。 有個俗語形容過北大荒,叫“棒打麅子瓢舀魚。” 夏天農閑時能打魚摸蝦采摘野果野菜,冬天更能鑿冰打魚。運氣好的還能找到魚群,一打就是大豐收。還有會打獵的,循著雪天的腳印就能逮到野兔、袍子、野雞。 雙岔河是一條不太寬闊的小河,雖河麵不寬水流不大,但河裡的魚的品種還真不少。 鯉魚草魚鯽魚泥鰍都有,特別是夏天還有更驚喜的收獲。 小孩子一個猛子紮進水裡去,在水裡摸索一會浮出水麵,手裡就會舉著一個肥美的大河蚌。 摸找一下午孩子能帶著滿滿一大筐河蚌回去,大人們開殼取肉,或煮了或炒著或用來包餃子吃,那鮮美的味道簡直是美極了。 張姥姥家的幾個兒子從小就學會了夏天紮猛子摸河蚌,冬天拿著冰川(打魚工具)打魚的技能。 一年又一年,冬天家裡也就靠著打來的魚來改善夥食,增添營養。 張姥姥惦念女兒和外孫,每次打完魚都會叫人給小狗剩家送去一些。 小狗剩和哥哥都特別愛吃媽媽燉的醬泥鰍,拇指粗的泥鰍帶著滿滿一肚子的籽,混合著醬香一口咬到嘴裡,那味道簡直讓人口水直流。 每年張姥姥張姥爺都會帶著孩子們去冰麵上打魚,從未間斷過。 張姥爺整理完工具,正要帶著孩子們出發。 “孩她爸,你等我一下,”伴隨著張姥姥的說話聲,屋裡人“咳咳、咳咳”劇烈咳嗽起來。 張姥姥剛張嘴說了一句話,一陣劇烈的咳嗦使她的臉憋得通紅。 她捂住嘴,使勁緩了口氣,捶了捶雙腿腿從炕上緩緩坐起。 “奶奶,奶奶,你腿又疼了?我給你捶捶”小華小靜聽到咳嗽聲,心疼地從外麵跑過來給奶奶捶著腿。 這倆孩子長大了不少,離開父母在奶奶家變得更乖巧懂事了。小華稍微大點還好,剛剛五歲多的小靜也學會了察言觀色。 唉!沒媽的孩子難吶。 即使是生活在奶奶家還是很拘謹和小心翼翼。 “沒事,沒事,奶奶腿不疼,天冷了你們倆多穿點,別感冒了。”張姥姥慈愛地摸了摸倆孩子凍得冰涼的小臉蛋。 她從炕上爬起來下了地,穿好厚厚的棉襖戴上厚手套轉身出了門。 “孩他娘,你咋出來了?你這腿風濕疼得厲害就在熱炕上躺著,你出來乾啥?”張姥爺有些著急地問。 “是呀,媽,你腿疼就老老實實在炕上待著,有啥跑腿的事叫小華去就行,你別再涼著了。”四兒子張田也跟著勸到。 “不行啊,今天打魚我得跟著你們一道去,上次我發現了一個魚窩,那個地方魚賊多,我不帶你們去你們找不到地方。” 農村的生活條件艱苦,農活繁重,醫療條件又很落後,張姥姥患上了很嚴重的風濕病。 再加上生了這麼多的孩子也沒有條件補充營養,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 今年天氣尤其寒冷,她的腿也疼的厲害,好幾天都疼的走不了路,在熱炕上烙幾天才敢出來。 “走,我帶你們去那個魚多的地方,要是我腿疼忍不住我就早點回來。” 張姥姥知道家裡人心疼她,但還是決定跟著一起去打魚。 她心裡想著多打點魚孩子們就能多吃些,也能補充點營養改善一下夥食。 好幾個半大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大冬天見不到一點肉腥難熬啊。 冰凍的河麵上更冷了,兇猛的北風嗷嗷嚎叫著,撕咬著人們身上已經不能再厚的棉衣,手腳也凍得麻木。 張姥姥一家人顧不得寒冷,來到打魚的位置上紛紛忙碌著手裡的活計。 他們找到魚群的位置花上一個大大的圓圈做記號,然後力氣大的孩子拿著冰川一下一下鑿擊著冰麵打眼。 厚厚的冰層被尖尖的冰川破開,漸漸出現一個小的孔洞,再然後慢慢鑿開擴大使冰層碎裂。其他人就拿著鐵鍬一鍬鍬的挖起碎冰扔到遠處,清理乾凈後,用冰川繼續鑿擊再繼續清理,孔眼打了大概有一個小時終於穿透了冰麵,河水一下冒了出來。 看冰眼夠大了,張姥爺拿著大兜網伸進冰水緩緩攪動著,水裡的魚兒受到了驚嚇爭相恐後跑出來。 看到魚兒冒頭了,張姥爺眼疾手快,用大網兜使勁一兜魚往冰麵上一扔。活蹦亂跳的大大小小的魚就被扔到冰麵上,魚兒離開了水使勁撲騰著,可沒撲騰幾下了就被凍僵了,老老實實的躺在冰麵上一動不動。 今天的魚真不少,張姥姥和孩子們忘記了寒冷,每個人都帶著喜悅的心情,挑選這些魚分裝到筐裡。 有一尺多長的大鯉魚、有胖乎乎的草魚、有體型較小的鯽魚、有黑乎乎手指粗的泥鰍,還有一大堆肚子肥的流油的大蛤蟆……。 看著這豐厚的收獲,張姥姥很高興。 “這些魚夠吃一陣子了,冬天孩子們不會挨餓了,”她心裡想著,手上忙個不停。 “老四,你快把手套帶上,一會手都凍壞了。” “老五,你的耳朵是不想要了嗎?帽子都掉了。” “孩子他爸,你小心點,別紮到腿……。” 她挨個囑咐著絮叨著。 語氣聽著嚴厲但充滿了關心。 “哎,知道了,知道了,”大人孩子都齊聲答應著,紛紛帶好了帽子手套。 “快點撿,大的放大筐裡,把泥鰍單獨挑出來裝到塑料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蛤蟆單獨挑出來留著賣錢……。”張姥姥邊說邊高高興興地忙著挑揀著魚。 她撿了一條大鯉魚剛要往筐裡放,隻覺膝蓋一陣刺痛,雙腿跟麵條一樣軟軟的,忽然一下子沒了力氣。她站立不穩一個趔趄摔倒在了冰麵上。 張姥姥使勁用雙手支撐住冰麵努力爬起來,冰麵太滑,雙腿也跟灌了鉛一樣沒有知覺,努力了好幾下,怎麼也站不起來。 看到張姥姥摔倒,大家一聲驚呼放下手裡的活沖了過來。 “孩子他媽,你沒事吧?” “媽,你怎麼了,快起來,地上涼……”大家七手八腳趕緊上去攙扶起張姥姥。 張姥姥在攙扶下勉強站了起來,她稍一用力隻覺雙腿鉆心的疼,大冷的天疼出了一身冷汗。 “孩他爸,我這腿一點勁都沒有,站不起來了”她沮喪地跟張姥爺說,難掩焦慮和不安。 “快,快,老五老六,你倆把這裡的東西帶回去,老四背著你媽,咱們趕緊去醫院。”張姥爺顧不得打魚了,急忙吩咐到,平時慢吞吞的老好人這回真是急了。 就這樣張田背著他媽一路小跑,回了村子。從大河打魚的位置走到村子裡最快也得四十多分鐘,張田背著一個成年人頂著大北風呼哧帶喘,用了二十多分鐘就跑回了村子。 等放下張姥姥坐上馬車,張田累的差點沒休克過去,足足喘了好幾分鐘才緩過勁來。 張姥爺從家裡拿了最後的棉被來鋪在馬車上,又給張姥姥身上也蓋了一床棉被,坐著楊大鞭子的馬車一路疾馳去了鎮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