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魯班不是呂班(1 / 1)

最北方 紅·上弦月 6276 字 2024-03-17

七月,是的!   七月……燦爛若朝霞,皎皎如明月的七月。   七月,是那個被罵做狗都不吃的“小狗剩”的新名字。   在小狗剩六歲這年,一場血淋淋的戰爭之後,她擁有了選擇名字的權利,她叫“七月。”   雖然“小狗剩”這個名字不是很雅,甚至是又土又低級,七月也一度很反感甚至討厭這個名字,那是一個幼小孩童成長時期的憂傷和陣痛。   那時幼小的七月甚至討厭並憎恨每一個叫七月狗剩的人,經常選擇性耳聾。   當若乾年後,遠在他鄉早已成家立業的七月再回到那個叫“孫好幾”的小村莊,那些早已鬢發斑白、滿臉皺紋的老人緊握著七月的手,滿臉慈愛地親切叫七月“……狗剩、狗剩……回來了。”   那一瞬間,心頭有淚劃過,覺著“小狗剩”是如此的悅耳動聽……。   小狗剩這個名字成了七月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她是七月人生的開始,沒有她七月的人生沒有起點。   六歲那年的初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小七月提前一年上學了。   那時候鎮子周邊有很多的自然屯,每個屯子都有一二年級兩個教學班級。後來所有臨時班級都合並到了鎮中心小學,七月爸爸也就自然的調到鎮小學。   因為爸爸教學質量過硬,而且是學校的教學骨乾,他直接接手了五年級的畢業班。   鎮中心小學有個綠色的大木門,學校周圍砌著高高的土坯墻,墻上經常有巨大的豁口,那是一些淘氣的學生不想繞遠上學走近道扒開的“門”。   平時學校大門總是關的嚴嚴實實的。一共兩排磚瓦混合的小平房,前一排靠近東側的幾間房子是教師辦公室。旁邊挨著的是一二年級的教室,後邊一排是高年級的教室。   在兩棟平房之間是一大片寬闊平整的操場,其實說是操場也並不很貼切,因為那就是一大塊平整壓實的土地而已。   晴天還好,但一旦刮起風來全是灰,下起雨來全是泥。   但這已經是當時非常好的教學條件了和環境了。   以前每次路過這裡的時候,小小七月都會好奇地趴著門縫朝裡張望。   那高高的籃球架和水泥臺子邊的升旗桿,那站在操場上跳操、踢毽子、扇紙牌、彈玻璃球的學生們……,都吸引著七月的目光,一切是那麼新奇而遙遠。   白花花的太陽光時常在這個時候直直的照過來,刺的七月想流淚。   上學,是小七月想了無數個夏天的事。七月幻想著背著漂亮的小書包,坐在小書桌邊,桌上放著五顏六色的彩色鉛筆,藍色封麵的田字格小筆記本。想象著她會遇到多麼好的老師和同學,而自己也一定是一個乖巧聰明的好學生。   那年家裡添置了一個大件,一輛黑色的泛著光芒的28自行車。   為了買這輛自行車,媽媽把爸爸那點微薄的工資攢了又攢,省了又省,又從爸爸同事那借了點錢才買到了這輛自行車。   這也是那時七月家唯一一個帶輪子的東西。   爸媽對自行車比自己的孩子還愛惜,天天擦得油光鋥亮,媽媽更是給車座子和車子的所有架子管子都穿上了衣服。   早上,小七月和哥哥坐在爸爸的自行車大梁上去了學校。   七月坐在最前邊,興奮地用手撥弄著車鈴“叮鈴鈴、叮鈴鈴……,”清脆悅耳的自行車鈴聲如同她此刻的心情一樣快樂。   那天,小七月穿著媽媽用藍色綢子做的裙子,腳上是爸爸在供銷社給七月買的帆布小白鞋,梳著兩個小羊角辮,背著媽媽手工縫製的帆布書包,樂顛顛地跑進了一年一班的教室。   班級門口,一個戴著眼鏡的女老師正站在那裡,她梳著齊耳的短發,圓圓的臉龐上一雙溫柔的眼睛,她對每一個到來的學生點頭、微笑,那笑容就像三月的風,柔柔的,暖暖的。   微風吹過,她脖子上係著的一條白色紗巾隨風揚起,從窗口射來的光照在她身上,她被籠罩在一片光芒裡,那一刻,七月小小的心微微顫動著。   這是七月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也是她最難忘的一個老師。現在七月已經記不清她的長相了,但那個光暈裡的身影一直深刻在了七月的記憶中。   班主任叫李雅,是一位氣質嫻雅的女老師。小七月想她應該是跟七月媽媽年齡差不多大,因為她的孩子也在七月們學校,跟七月哥哥一個年級。   以前爸爸不在這裡上班,七月沒來過,所以開學是第一次和她見麵。   因為小七月上學早,在班級是最小的,所以李老師把七月安排坐在了第一排。   她坐在滿是裂痕的長條凳子上,後背挺直雙手使勁支撐著將將能夠到油漆斑駁的課桌,課桌上刻著亂七八糟的字和一條從中間筆直畫下的“三八線。”   李老師總是柔柔地笑著,很少見她發脾氣,她對每個同學都很好,七月也如其他同學一樣仰望著她。   李老師會說很好聽的普通話,她指著黑板教七月們念a、o、e時,半側著身子對著七月們,身體優雅地側彎著,她拿著教鞭一個個點著黑板上的拚音,就如同一個個跳動的音符。那時的七月就會偶爾走神想到了天上的仙女。   七月的同桌是個比她大兩歲的小姑娘,她叫齊學鳳。她圓圓的臉蛋,大大的眼睛,個子不高,很聰明。   她還有個弟弟叫齊學華,也在七月們班級,因為他長得胖胖的一個大腦袋,同學們都叫他“大頭”   她家在另外一個村子住,距離七月家大概有二裡路的距離。   她爸爸是村裡的會計,很聰明的一個人。大兒子齊學貴是當時整個鎮子裡唯一的一個大學生,老齊家在十裡八鄉都很有名氣。他家裡四個男孩,分別以“榮、華、富、貴”做了名字,不得不說她爸爸比七月爸爸會起名字。   從上學的第一天她倆就成了好朋友,她像個大姐姐一樣照顧七月,七月不會削鉛筆她就幫七月削,七月夠不到桌子上的書本她就幫七月墊高椅墊,從家裡的帶好吃的也分給七月一半。   小七月很幸運第一個同桌是她,她幫七月解決了許多七月難題和尷尬,她是一個很好的小姑娘,她雖然很努力,學習成績卻一直不怎麼好。   可是反差很大的是他的弟弟,大頭跟七月同歲。因為有姐姐照顧的原因也提前上了學,不由不感嘆一句那時候的入學條件的寬鬆,整個入學新生年齡參差不齊。   大頭很聰明,相比於小時候村裡人叫七月“神童”而言,七月覺著他才是真正的神童。   他平時上課很少聽課,總是趴在桌子上睡覺。為這李老師拿著教鞭敲打過、拿著粉筆頭扔過;罰過站、罰過抄寫……,但他上課還是睡覺,從來不聽老師講課啥課都睡。   但就是這樣每次隻要老師提問他就能回答上,啥難題都會,而且每次考試幾乎都是滿分。同學幾乎都懷疑他有第三隻耳朵或者是暗處長了兩個腦袋,一個用來學習,一個用來睡覺。   大頭是小七月學校的名人,比七月出名很多的名人。   他從小學一路睡到了初中,本來七月以為像他這樣的天才將來一定比他大哥厲害,一定會考清華進北大,可是他卻在初中二年級那年自殺了。   雖然無法得知真像,但七月想可能天才都是寂寞或與眾不同的吧?   一年級的小豆包都對上學充滿了幻想,也對老師或敬畏或崇拜。小七月是後者,可能是有爸爸在的緣故,老師們對七月也或多或少的多了些照顧和偏愛,所以七月並不怕老師。   那段時間裡七月對李老師很癡迷,她不同於七月小時候接觸到的農家婦女。她高雅、睿智、博學、溫柔……,是七月夢想中長大想要成為的樣子。   為了贏得她喜愛的目光,得到她的誇獎,七月賣力的學習,賣力地在她麵前裝成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   她是能感受到的,她經常用溫暖的手撫摸著七月的頭說“七月,你真聰明……”;“七月,你真棒……”;“七月,加油哦……”   所以努力的七月一直考試都是雙百,一直是第一名。   那時候一年級二年級隻有兩個班級,老師們也是在教學成績上互相較著勁的。都想著辦法自己班的學生考的分數更高一點,自己班的孩子更優秀一些。   二年級的時候,開了一科考試是百字小考,一般半學期考一次,七月得益於爸爸的熏陶,從小認字就多,所以這科新開的考試對七月來講更是小事一樁。   又是一個期中考試,語文數學考完後,開始考百字讀寫。這個考試得老師拿著百字的卷子一個一個學生的考,當時七月們班級和二年二班都分別派了三個老師,三個老師再每人分十五個學生一個一個的讀,然後根據正確率打分。   七月是排在後邊的,李老師考試的間隙一直查看著成績單,她臉色不是很好看。輪到七月時,她緊張地站在七月旁邊聽著……。   當七月把三百個字全讀完,考試的老師用紅筆給七月畫了個大大的100分的時候,李老師興奮地一把抱起七月來親了一下七月的臉頰:“七月,太棒了,你是兩個班的唯一一個100分啊。”   她異常的激動。   七月也很開心,看著李老師的笑容心裡癢癢的如羽毛劃過。   考試結束,李老師一手夾著卷子,一手拉著七月到了教師辦公室。   “我班有個100分啊。”她揚起手中的卷子激動地對著其他老師顯擺說。   “我班最高96”一個老師說   “我班兩個最高98,都錯了倆字”另一個老師也說   “我班最高99”、“我班97”老師們互相報著分數。   這時爸爸也下課進來了,他手裡抱著一摞厚厚的作文本。   “王老師,你快過來,七月這次識字又是滿分,”李老師把七月拉到爸爸麵前獻寶似的說。   爸爸一聽也很高興,因為他知道這個識字考試的難度,全對考滿分的孩子實在是太少了。因為這張考卷除了平時正常學的課本字之外,還有很多超綱的漢字,想全對幾乎不可能。   爸爸麵露欣喜地看著七月笑了。   “七月,給老師們再讀一遍,”李老師信心百倍意氣風發地拉過七月。   麵對著十來雙大大小小的如同看著獵物的老師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七月心裡有點發毛。那一刻七月感覺嗓子眼發緊,心撲通撲通亂跳,七月眨巴著無辜的大眼睛呆呆愣在那好半天。   “七月,讀吧,別緊張,”李老師走到七月身邊蹲下身子。   小七月咽了口吐沫開始讀起來:“宜、除、牽、擁、尤其……”七月語聲清脆地讀著,越來越流暢越來越自然。   終於到了倒數第二個字“lv”七月讀了一遍,爸爸愣了一下,看著字以為自己聽錯了。   他拿著卷子又看了看:“七月你再讀一遍。”   “lu”魯班的“呂,”七月又讀了了一遍李老師這回聽清楚了七月的讀音,她臉色慢慢暗淡了下來。   “七月,你讀錯了,這個字念“lu”不念“l”,”爸爸糾正到。   七月一瞬間隻覺著小臉漲的通紅,手足無措,不敢抬頭,怕看到李老師失望的目光。   七月一直以為那個“魯”字就是念“呂”的,漢語拚音“u”字頭上沒有眼睛,頭上是帶著兩個點的念“淤”,原來是七月一直把魯的拚音讀成了“呂”。   因為這一個錯字,小七月錯失了第一名,沒有給李老師掙到流動紅旗。七月心裡一直深深的內疚和自責。   小學太久遠,很多的記憶都模糊了,但隻有這個“魯”字深深印在了七月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這個教訓也給七月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後來學習做事都及其認真,甚至過於苛刻追求完美。   這可能就是那個沒有滿分的字所教會七月的道理。